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2018-04-28穆森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公信力公众基层

摘 要: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社会己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公信力在自媒体时代面临机遇和挑战。基层政府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建设其公信力,怎样利用自媒体,怎样约束自身行为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基层政府公信力

一、基层政府公信力

(一)基层政府公信力定义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与政府的一种互动关系,政府有能力代表公众利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实质上是对代表自己利益的代表人的信任。政府公信力应该是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府获得信任的能力,又包括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基层政府是指与公众接触最多,连接最紧密的区政府以及县、乡镇政府。基层政府公信力指基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获得公众信任和支持的能力,也是公众对政府的主观价值评判。

(二)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构成要素

1.基层政府。基层政府一方面代表管辖区内人民的利益,负责把公众的需求和意愿传递给上级政府,是公众权益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是政府的最低层,是上级政府权力的延伸,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和领导,是上级政府的代理人。

2.沟通媒介。沟通媒介既包括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媒体是政府和公众的沟通桥梁,为双方传递信息。作为媒介,反应的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公信力。

3.公众。把基层政府看成公众的代理人,那么公众就是公共权力的委托人,作为委托人,有义务监督政府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基层政府公信力最终要依靠公众来评判以及感知。公众对政府的评判依靠其主观意识上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认同。

二、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一)自媒体时代的机遇

1.增强政府透明性。自媒体时代下,政府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政府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亦是传播者,所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也变大,政府变得更加透明。利用自媒体,基层政府可以宣传政府政策、宣传政府形象、解读国家政策,只要可以,政府的每一个举动都能通过自媒体展示给公众,让公众更加了解政府。

2.拓宽民众参与渠道。传统媒体时期,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受地位、教育、历史因素的限制,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公众基本上很少有参政议政的渠道,公众大部分时间只能当国家政策的接收者,没能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随着自媒体的广泛使用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平台,普通公众和政治精英阶层同样拥有了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话语权,只要愿意,就可以利用自媒体发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

(二)自媒体时代的挑战

1挑战政府回应性。自媒体受众广,信息传播呈几何倍数增长,所以它像个放大镜一样,把政府的行为放大曝光,公众对于政府的某个行为的讨论极易形成舆情。舆情成为了社会情绪和社会动态的窗口,面对社会舆论,政府对事件的解释、处理是否及时有效以及是否满足公众期待,影响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信任。

2挑战公众价值判断。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信息发布的追责问题变得困难,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网民在发布的信息是不需要经过审核的,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导致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一些利益群体为了获得利益会在網上发布虚假信息,一些网民会信以为真并以赞同的态度评论并转发。对于虚假信息的扩散也是如此,所以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挑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辨别和判断。

三、自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自身建设不足

自媒体时代,某件事或者某则新闻通过传播极易形成舆论,政府的回应性欠缺,公众想知道的信息没有报道,导致各种谣言传播,影响政府在公众中塑造的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自媒体时代出现种种政府行为失范、公共服务提供的满意度下降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行政理念滞后、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政府回应性欠缺。

(二)自媒体存在缺陷

自媒体本身具有使用门槛低,受众范围广等特点,这些特点降低信息传播成本,促进信息传播,但是在大量信息传播的过程,纷繁复杂的信息让基层政府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的时候受到一定干扰。并且大量信息中虚假信息泛滥,不仅给政府和公众辨别信息真伪带来了困难,而且会造成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误会,扰乱社会秩序,损害政府公信力。

(三)公众缺乏理性

自媒体时代公众在利用自媒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观盲目的传递信息,不管这个信息真假与否、可靠与否,只要他们愿意就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传递发布,并且在看到别人的观点时,不加思考人云亦云,甚至盲目听信谣言,对评估感受政府服务造成消极影响。公众对信息的接收以及传递缺乏理性会造成公众对政府的直接感受缺乏理性,进而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四、自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途径

(一)基层政府加强建设

首先,在基层政府强化服务理念可以从公众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更好的保障公众权益,为公众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解决公众最迫切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体现政府行政宗旨,促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其次,自媒体对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来说是以把双刃剑。政府足够重视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自媒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则会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提升公信力。

(二)规范自媒体

建立网络管控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依法规范网络参与者的言行,进而规范网络信息,保障网络的良性循环。在自媒体平台上,要加强伦理规范。但是,我国公众在自媒体平台上的道德自律尚未成型,因此,引导自媒体平台道德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就显得及其重要。

(三)提升公民素质

基层政府在自媒体时代下要迅速引导公众适应“数字化生存”方式,必须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在自媒体平台上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的能力,这样公众才能在海量信息中避免被谣言误导。政府要积极普及自媒体以及网络知识,把伦理道德教育与自媒体的日常使用相结合,培养公众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网络上发言有道德感、责任感,对事情的传播新闻的发布具有理性冷静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发泄不良情绪。塑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余飞.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D].南京大学,2015.

[2]俞可平.引论: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17.

[3]张旭霞,李慧媛.网络舆情视域下政府公信力的重塑与提升[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05):19-28.

作者简介

穆森(1991-),女,汉语,山西大同人,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伦理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公信力公众基层
基层巡览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