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五四时代的《努力周报》观察

2018-04-28罗梓晗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

摘 要:《努力周报》是1922年由胡适、丁文江、高一涵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份同人报刊。由于20世纪20年代初特殊的政治氛围与舆论环境,《努力周报》对当时时局政治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付诸于政治实践,同时,《努力周报》也延续了《新青年》的启蒙事业。然而,这份周报在高销量的背后,处境并不佳,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宣告停刊。观察《努力周报》,不难发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印迹,也能更全面了解20世纪20年代初的风云变幻。

关键词:《努力周报》;自由主义;好人政府

上世纪20年代,压迫的政治空气弥漫国内,社会性愚昧的沉疴痼疾急需一批医国能手,新文化運动的洗礼亟待深入,报刊活动成为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战场,舆论成为他们社会理想表达的重要武器。

《努力周报》发行于于1922-1923年,主要编辑有胡适、高一涵、陶孟和等,除了这几人外,丁文江、张慰慈、任鸿隽、陈衡哲等人亦是写文章的主力军,这份周报以论政和启蒙为主题,集中体现了后五四时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与思想主张。

一、“好政府主义”的倡议与破灭

《努力周报》于第二期刊登长文《我们的主张》,提出“好政府主义”,从而开始论政的探索。四个月后,北洋政府就由《主张》的联名人王宠惠为内阁总理组阁,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好人政府”,然而,这一政治实践仅仅存在了两个月又十天,即宣告破产。

1.“好政府主义”的提出

好政府主义,是胡适这一时期最为典型的政治思想。这一政治理念来源于其留美后期,并受到了杜威实验主义哲学的启发。胡适认为,好政府主义包括两个重要环节:“好人政府”和“有计划的政治”。所谓“好人政府”,即是好人不能自命清高,使得“好人笼着手,恶人背着走”,“凡是社会上优秀分子,应该为自卫计,为社会国家计,出来和恶势力奋斗。”那“好人”的标准是什么,胡适认为,“好人”需要“人格上可靠,能力上可以有为”。对于“有计划的政治”,胡适等人提出“计划是效率的源头”。而“宪政”与“公开”则是“好人政府”的原则。胡适等人总结“好人政府”的意义道:“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徇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在积极的方面可以是两点:(1)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2)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

2.“好人政府”的上台与倒台

由于直奉战争中直系胜利,标榜“法统”的吴佩孚希望以“好人政府”来粉饰门面,1921年9月19日,在《主张》中联名的王宠惠出任内阁总理,罗文干出任财政总长,汤尔和出任教育总长,时称“好人政府”。《努力》第20期中发出忠告:“没有计划而来,没有计划而去,是可耻的事。”胡适还以W·G·T为笔名,发表了一篇“读者来稿”《假使我们做了今日的国务总理?》,提出“有计划的政治”的详细方案。此后,直至“好人政府”垮台,《努力》每一期都要对其出谋划策。

然而北洋政府只是把王宠惠内阁作为对民众的幌子,对政敌的手牌,《努力》建议的实现宪政、整顿国务、公开政务一件都没能推行,王宠惠更是唯吴佩孚是从。曹锟、吴景濂等直系保派对王宠惠不满,积极倒阁。由于“好人”财政总长罗文干在签订“华义借款”时,没有经过国会和总统的批准,11月18日,吴景濂等人攻击罗文干在借款中受贿,要求大总统黎元洪下令将其逮捕,11月29日,王宠惠辞职,“好人内阁”倒台。

“好政府主义”的破产,给同人论政浇了一盆冷水,《努力》在经过一段时间对北洋军阀黑暗政治的大力揭露后,心灰意冷,开始转向以启蒙为中心。

二、论政与启蒙的摇摆

《努力》的创办是以启蒙为目的,但是《我们的政治主张》巨大的社会反响,使得胡适不得不把《努力》转向论政为主。是启蒙还是论政?从《努力》创办之初就是一个问题。

在《努力》第4期,展开了第一次讨论。《努力》创办后,办报方针的摇摆就被一些读者看出来了,他们致信《努力》编辑部,希望《努力》能坚定论政的路线,并对《努力》前几期的内容提出批评。胡适将这些信刊登在《努力》上,并作出回应。

王伯秋,孙文女婿,时为国立东南大学政法经济科主任,《我们的政治主张》16位联名人之一。王伯秋直言:“如你的《红楼梦考证》与《新文学》等等的主张,且不要在这个报上发表,免得别人误会说我们没有充分的政治知识和材料,特地拿些旁的东西来敷衍篇幅的。”傅斯稜也提出《努力》有两点不能令人满意,一是“无充分的精力”,认为刊登的新闻学、宗教史、红楼梦考证等文章属于“无用的文艺”;二是“偏重于空泛的学理”。胡适作出回应,称论政只是《努力》的一个方向,“我们的希望是:讨论活的问题,提倡活的思想,介绍活的文学”。

尽管胡适在回复中坚持启蒙的重要性,但时局推动和读者要求,《努力》逐渐把重心全放在论政上,《努力》第6期,并无一篇启蒙的文章。几乎在同时,与胡适私人关系较为密切的梅光迪、孙伏园、常乃惪也致信胡适,希望《努力》能坚定论政的方向,不赞成《努力》谈思想文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梅光迪为当时《学衡》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孙伏园则是《晨报副刊》的编辑。

胡适对这些疑问与建议做了一个统一的回应,在《努力》第7期刊登了通讯《我的歧路》。胡适在文中回顾了自己注意政治的情节与重视思想文化的原因,着重提到了自己对于当时舆论界的怪状的种种不满,回应道,自己谈政治也只是为了应用实验主义哲学,提倡实验主义的方法。当然,《努力》已经不得不要转型为论政报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胡适回答的很圆滑“我的朋友,我不会‘变节,我的态度是如故的,只是我的材料与实例变了。”,胡适站在哲学高度,巧妙的统一了论政与启蒙,这也为《努力》接下来持续论政在学理上自圆其说。

三、夹缝间的自由

《努力周报》是这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同人报刊,在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好政府主义”是当时自由主义改良派对于当时北洋政府政治提出的一份具体方案,并且还进行了第一次参政的实践,这标志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介入到上层政治当中。

通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哪怕是再反动的军阀,也不敢公开反对“民主”与“科学”,胡适认为,中国的官吏“没有胆子与能力可干涉我们”。这话并非虚妄,军阀们的反动统治看似强大实则薄弱,军阀们没有自己的政党、没有自己的权力网络,也难以通过舆论来控制民众思想,而且各系军阀明争暗斗。軍阀们需要去拉拢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装出尊重舆论的开明模样。

但这种自由终究只是假象,《努力》在创办期间就常常遭受来自《晨报》等其它派系报刊的攻击和嘲讽。报馆间的笔仗尚是民国舆论界的常现象,但军阀们却敢于暗处直接开枪。《努力》第18期刊登了牟震西的文章,批评阎锡山的所谓“新政”是在政治上搞复古倒退。结果仅仅数日后,阎锡山就把牟震西的哥哥兴县知事的职位给免职了。

尽管《努力》周报仅仅存在了一年半,却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走出的重要一步。《努力》继承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自由主义传统,更开创了《现代评论》、《独立评论》、《新月》等自由主义刊物“论政启蒙双轨路线”实践的新模式。“好人政府”尽管倒台,但“学者从政”也成为潮流,自由主义不再是停留在象牙塔的高深理论,成为了一股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

这种自由主义信念的坚守,给政治专制的近代中国带来了一丝光明,尽管处境艰难,这种价值信念也被历史证明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但这种第三力量推动了中国政治与思想的现代化,并为当今的自由主义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耿云志:《胡适年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 沈毅:《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日正当中,1917-1927)》,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 谢泳:《独立评论文选》,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 Yongzhen Jiang:《Social Enaineering and Social Science in China,1919-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7] 刘椿:《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论政实践——<努力周报>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8] 郑伟康等:《论政还是启蒙:<努力周报>创办目的再探究》,《传播与版权》2014年第5期

作者简介

罗梓晗 1993.12 女 湖北省鄂州市 研究生(学硕)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
反对自由主义
毛泽东同志《反对自由主义》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国际新自由主义动向回顾
沈逸:特朗普胜出,新自由主义再遭挫败
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几点思考
新自由主义
“左翼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
林登.约翰逊:古典自由主义的终结者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