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股票市场“高送转”现象研究

2018-04-28吴运龙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投资行为股票市场

摘 要: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国家以及国际股票市场来说,我国股票市场主要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只是为了在股票市场中谋取短期的利益,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以及长远的眼光,导致了部分“非理性”投资的存在,这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存在“高送转”现象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中国股票市场的“高送转”现象出发,分别从投资者以及管理者两个角度来针对“高送转”的现象进行分析,而后为企业投资以及个人投资者提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建议。

关键词:股票市场;高送转;投资行为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通过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股权现状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我国的上市公司更加青睐股票股利的制度,尤其是高比例送股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被称为“高送转”现象。从“高送转”本身不难理解,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发行之后,采取了大比例的送股制度,股票价格下跌,个人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持续上涨,从而抬高股价。由于我国股票市场“高送转”形象严重,已经引起了金融行业人士的强烈关注。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中的“高送转”现象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具有极高的意义和价值。

一、“高送转”的概念

“高送转”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之后,采取的大比例送红股行为,部分公司也会采取以公积金的形式对股票进行转增,是一种对股票的“炒作”现象。由于“高送转”现象主要的获益者是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在股票购买的时候风险较大,而个人投资者往往更加倾向于购买“高送转”的股份,导致了该现象的屡次发生。从理论上来看,“高送转”的现象应该是股票市场应该规避的,在股价大幅度下跌的同时,是不会出现个人投资者大幅度增加持股数量提高股价的现象。中国股票市场理论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种“高送转”的矛盾现象值得金融研究学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1]。

二、从投资者行为看“高送转”现象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有两个群体,一是机构或者企业投资者,二是个人投资者。中国股票市场主要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看准了中国的股票市场,试图在股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然而机构和企业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有所不同,机构投资者更加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个人投资者的股票购买具有非理性因素。从国外的股票市场来看,具有一定金融知识基础以及专业素养的个人投资者,对“高送转”的现象是排斥的,基本上不认可“高送转”能够带来的投资利益[2]。但是在中国的股票市场来说,个人投资者缺少专业的金融知识,在股票的购买和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在投资的过程中更加容易被煽动,极少考虑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股票发行的时候,会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心理,来进行“煽动”,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来将公司的股价太高,增加股票的流动性。

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具有一定的“群羊效应”,即一旦有一点風声,一只羊跑起来,所有的羊都会盲目的跟着跑起来。这种个人投资者的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高送转”现象的产生,上市公司对在股票低价的时期适当放出一点消息,而后个人投资者一旦有人跟风购买,就会造成“高送转”现象。个人投资者为了提高股票购买中获得的利益,一般采取低价收购高价抛出的做法,因此也就早就了一定的低价购买心理,在选择股票的时候,对价格较低但是看似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的“高送转”股票数量大幅度购买,从而抬高股价。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因素,是导致“高送转”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从管理者利益分配机制看“高送转”现象

上市公司在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中的非理性投资因素。因此,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进行股票利益分配机制的时候,对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采取了刻意的“迎合”,这种迎合的做法进一步促使了“高送转”现象的发生。从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角度来看,在股票市场采取适当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为了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高送转”的要求,“高送转”会将企业的利益推向新的高峰,因此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促使“高送转”现象的发生,提高企业的根本利益。然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时间的疯买低价股票,将股价抬高能够带来一些利益,然而并不利于长期投资,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错误估计,容易导致后期股价下跌[3]。后期股价的下跌在一定的程度上证明了“高送转”现象的错误存在。

四、“高送转”对企业投资与监管的启示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企业或者相关机构的投资相对来说较为理性,能够根据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决定购买或者投资的股票数量,而个人投资者在中国股市中扮演着较为不理性的角色,不理性投资直接导致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迎合”和“投机”,促使了“高送转”现象的发生。为了减少“高送转”现象的发生,促使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个人投资者盲目跟风的非理性投资,要提高个人投资者的警惕性。对正确的金融知识以及股票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意识,同时推进监管机构的检查措施,对上市公司的“高转送”现象进行密切的关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送转”是上市公司所决定的股票价格以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应该过多的干预。然而从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上考虑,需要对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进行规范,需要上市公司对“高送转”的行为做出说明并承诺承担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坚决抵制大面积的以及“高送转”泛滥现象,推动我国股票投资交易制度的完善。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股票市场具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高送转”现象的存在引导了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尽管目前中国股票市场“高送转”情况严重,也并不是所有的“高送转”上市公司完全是迎合个人投资者,更多的上市公司都将信息完全公布,具有着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的态度,在公司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来客观的采取“高送转”,实现个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双赢的目的。然而我国依旧需要特定的监管部门,对中国股市中的“高送转”现象进行管制,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怡群,徐皓.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的公告效应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7(05):35-38.

[2]朱铭铮.中国股票“高送转”现象的分析研究[J].中国商论,2017(03):28-29.

[3]张颖.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动机及影响分析[J].经贸实践,2017(07):36-37.

作者简介

吴运龙(1989-6),男,江苏省徐州市人,民 族:汉 职称:无,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与期货。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投资行为股票市场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者心理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者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