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率的区域比较研究
2018-04-28罗川
摘 要: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2-2013年,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占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平均比重为34.25%,城乡转移收入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转移性收入起着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基于区域视角,运用相对差距系数分析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
一、研究背景
转移性收入是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对居民的各类转移性支付和发生在家庭之间的收入转移,是再分配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的转移性收入:一是个人从各级政府所获得转移性收入,如价格补贴、社会救济费、离退休金;二是个人从企业事业单位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住房公积金、事业保险、医疗保险;三是从其他家庭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如赠送、亲友搭伙费等。
二、贡献率的区域比较
相对收入差距可以借助于相对差距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系数的测算方法如下:令城乡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系数为H,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则有: (1)
和,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根据收入相对差距系数——(1)式的计算方法,城乡转移性收入相对差距系数可以表示为:
(2)
(3)
(4)
由(1)、(2)相对差距系数算式,同理,对于居民的每一个分项收入i,可得其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系数,如(3)式所示。由(1)式和本部分的(3)式可得(4)式,其表示了可支配收入的城乡相对差距系数各个收入项目城乡相对差距系数之间的关系。城乡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系数等于各分项目城乡收入差距系数经过加权之后的总和。权重和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各分项收入占整体可支配收入比重的开方、农村居民人均各分项收入占整体纯收入比重的开方。基于(4)式,可定义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令表示城乡转移性收入的相对差距系数,,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用表示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则有: (5)
相对差距系数不仅可以测算城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各个分项收入的城乡相对差距,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测算出每一个分项目收入对整体收入城乡差距的贡献度。贡献率越大,则意味着,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程度越大,即造成转移性收入城乡差距的原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力越强。
表1-1 2004-2015东中西部地区城乡
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测算而得。
分区域观测城乡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如表1-2显示,东部地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最大,但是转移性收入对其的贡献率却相对最小,样本期间平均贡献率为29.83%;中部地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相对最小,转移性收入的贡献率最大,样本期间的平均贡献率为35.13%,且2004-2015阶段均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无论是城乡总收入的绝对规模还是贡献率,均处在中等位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后,西部地区的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上升到了第一位。
三、政策建议
消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再分配制度。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完善再分配制度,应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业生产、教育、工商以及養老保险等农村保障制度,提高新农合的医疗补贴标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制度,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转移支付待遇。
参考文献
[1]曾国安,胡晶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及原因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7(06):26-30.
[2]刘渝琳,陈玲.教育投入与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联合影响[J].人口学刊,2012(02):10-20.
[3]徐倩,李放.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异与结构:1998~2009年[J].改革,2012(02):47-52.
[4]朱德云,董迎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01):74-81.
作者简介
罗川(1989.03-今)男,汉族,四川泸州市,硕士研究生,农村经济改革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