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背景下数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及完善研究

2018-04-28张延利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农村数学

摘 要: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应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以素质教育为主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加强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培养适应现阶段农村学校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师资人才。

關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自2016年9月开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农村“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资班,其目标是在2016-2018年三年中[1],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录取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生,为合江县、叙永县和古蔺县免费每年定向培养300名乡村小学教师,补充乡村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支持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的教育师资。在近两年的培养过程中,数学课程的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都经历了契合实际的调整和完善,尽可能的达到科学育人的目的。但是,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1 数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认识的完整性欠缺

对于小学教育师资班的学生来说,部分同学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认识性不足,课程学习目标的整体认识欠缺。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还是停留在学会课堂知识,考试合格即可的水平,导致自己不能随着老师的讲解深入课堂,融入教学。

(2)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数学课程的学习除了课堂,还有部分时间在课下。因为,“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资班开设的课程较多,而数学的学习又较为枯燥,致使一些同学对数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上,课下学习时间不足,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3)学习手段单一

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在不断发展,但是很多课程辅助教学方式却没有对课程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学院开通了“学习通”教学平台,学生只要在线注册便可进入平台开展学习。但是,很多同学并没有充分利用该平台,部分同学仅仅是注册了账号却不使用,导致学习素材和资源相对单一,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不高。

(4)师资短缺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科型”小学教育的7个师资班的单门数学课程仅仅有一位教师承担,造成教师课时量过大。为克服师资短缺的问题,教研室只能将7个班合成4个班进行上课。课堂人数较多,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5)授课教师年龄偏大

担任“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资班的教师均在50岁以上,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他们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应用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方式在很多时候仅仅停留用“黑板+粉笔”。对于较为抽象的内容不能灵活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现给学生,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6)师生交流方式缺乏

目前,师生间的交流还仅仅停留在课堂,交流的问题大多是数学问题的解答,对于数学教学方式的交流相对很少。也就是说,老师并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展,也不能灵活调整学习进程,造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效果偏弱。

2 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数学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数学教师[2]。培养理念设定为“必需、够用、灵活、发散、严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案例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不从理论出发,而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构建数学课程体系。因此,对于数学课程可采用如下设置方式。

3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

小教专业的学生是经过三年的学习,分配到工作岗位后胜任数学教师这一岗位,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教授数学课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3]。

(1)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充分利用“学习通”、“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4]。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资源后台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学习进度,便于调整教学方式。

(2)拓展师生交流平台

利用微信、qq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积极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充分重视,从而形成隐形的学习动力,还能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利于师生的相互交流。

(3)以赛促练,以赛促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开展学生说课、讲课比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体验教学。在整个的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缺陷,提高自己。同时,在比赛过程中老师也能掌握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便于今后的教学。

(4)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数学知识,而是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入分析、抽象概括,弄清问题的解决过程,了解知识点的用途和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5)活学活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的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6)开展数学竞赛,拓展数学课堂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像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积极开展数学专题调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信息汇总与分析能力,丰富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同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参赛流程和方法,便于工作中开展类似的工作。

4 总结

对于全科型小教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与改进是泸州教育发展的新征程,数学课程的教育教育务必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在课程建设、功能定位、知识的传授方式及教师角色等方面改革力度不断深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与时俱进的社会有用之才[5]。

参考文献

[1]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6-3-16]http://www.luzhou.gov.cn/GovPublicInfo/Detailed.aspx?Id=20160317165700-546837-00-000.

[2] 史贞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现状与教学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8.

[3] 李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1,4.

[4] 陈广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J].大众科技,2010,12.

[5] 张丽颖,蔡瑾.定岗双元模式下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基金项目: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院级教改项目(JG-201504);泸州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度研究课题(LZJY-2016-18)

作者简介

张延利(1980.9-),男,山东莱芜人,硕士,讲师,从事高等数学教学

(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小学农村数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