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委婉处听惊雷
2018-04-28张开香
张开香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侮辱,凭借聪明智慧巧妙地回击楚王,维护了齐国和自己尊严的故事。晏子的话具有“于委婉处听惊雷”的语言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读懂晏子的语言艺术,既有利于他们深入把握晏子的形象,又有利于提升其语言品析能力。
走进文本,把握语言的特点
文章通过晏子与楚王的三次斗智,集中表现了晏子精于辞令、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及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讽刺了楚王的狂妄自大、傲慢无理和自作聪明。
第一次斗智:巧用推论进城门。面对楚王让晏子钻狗洞的侮辱,晏子将计就计,巧用推论回击楚王,将楚王置于难堪的境地。“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这是一个带有假设条件的三段论。大前提是“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小前提有两个:一个是“我访问的是‘狗国”,另一个是“我访问的不是‘狗国”。用第一个小前提推出的结论是,“所以我从狗洞进去”,用第二个小前提推出的结论是,“所以我不能从狗洞进去”。很明显,晏子把“皮球”踢给了楚王——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晏子就钻狗洞;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该打开城门。
第二次斗智:假因溯果贬楚王。面对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齐国无人才的侮辱,晏子假因溯果,采用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的方式,大义凛然地回击了楚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段话的因是“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果是“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整段话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来表述,即“因为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是下等人,所以只能访问下等的国家”。晏子顺着楚王的思路,以退为进,既顺理成章地推导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又使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三次斗智:妙用类比讽楚王。面对楚王嘲笑齐国人做盗贼、“没出息”的侮辱,晏子运用类比推理,反讽楚王治国无方、楚国民风不正。“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用南橘北枳的自然现象推出齐楚两国民风不同,是逻辑推理中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其结果具有或然性。也就是说,类比推理中,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直接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晏子巧妙地利用这种或然性,推出了一个虽不可靠但让楚王难以争辩的结论,达到了反讽楚王的语言效果。
巧设问题,找到感悟的路径
晏子的三处语言都具有含而不露的特点,学生只有细心品味,才能发现它们的妙处。教师巧妙地设置探究问题,能让学生找到感悟的路径,进而品味出这些语言的言外之意。
学习第一次斗智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晏子推理的巧妙,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通俗地向学生介绍一点三段论的基本格式,如“凡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就是典型的三段论。然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晏子所说的几句话的大前提是什么,小前提是什么?小前提中包含着哪几种假设,分别能推导出怎样的结论,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什么?
学习第二次斗智时,为了让学生深入感悟晏子假因溯果回击楚王的巧妙,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晏子是齐国“最不中用”的人吗,他为什么要贬低自己?将这段话改变成“因为……所以……”的形式,可以怎样说?站在楚王的角度思考,这段话可以做出晏子“中用”或“不中用”两种解答,楚王只能选择哪种答案,为什么?
学习第三次斗智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品味晏子类比的精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类比推理,然后这样设问:晏子用什么类比什么,这种类比推出的结果是必然的吗?晏子知不知道仅从逻辑上讲,这种推导站不住脚,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楚王知道吗,他为什么不反驳?
学完三次斗智后,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教师还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面对楚王肆无忌惮、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为什么不直接反击?他是害怕楚王吗?《晏子使楚》的故事出自《晏子春秋》,教材中选用的是改写版,没有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这势必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的问题,把晏子与楚王的斗智斗勇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能促使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晏子的语言,创造性的思考问题,让教学走向深入。
涵泳咀嚼,理解语言的精妙
问题是为教学服务的。问题预设得再好,教学中如果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其价值就会打折扣。上述预设的问题都是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而展开的,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能让他们感悟到这些语言的精妙。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写了第一次斗智的情况。教师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理出这个小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然后运用三段论推理的方式,重点研读晏子的话。研读可以围绕上述分析和问题而展开。学生初步了解了三段论,理清了晏子所说的话的大前提、小前提及小前提中包含的两种假设后,很容易明白两种假设的终极目的都是楚王命人打开城门,让晏子从城门进去,因为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于楚王而言是不可能的事,他别无选择。
课文第4自然段具体写了第二次斗智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语言的精妙。教师出示“敝国有个规矩……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段话,问学生“最不中用”“下等人”是什么意思,晏子是不是齐国“最不中用”的人。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没有读过《晏子春秋》,对晏子及这个故事的背景不熟悉,教师可以简要地做一些介绍(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中做介绍),让学生知道晏子非但不是齐国“最不中用”的人,反而是齐国的英才。有了这样的背景铺垫,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探究晏子这样说的原因。为了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教师抓住另一个词“所以”,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段话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明白,晏子自我贬损的目的是以退为进,贬低楚国。
课文第5自然段具体写了第三次斗智的情况。考虑到教学至此,学生已经有了疲惫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即兴表演,然后通过现场采访的方式引导他们体悟晏子语言的精妙。这个部分的学习有两个重点: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运用晏子的方法类比推理出的结论不是必然的,晏子对此心知肚明,这可以从“也许”这个词看出来;二是楚王也知道这个推理存在漏洞,但他无法辩驳,因为这个推论具有表面的关联性,不能直接予以否认,更重要的是,这是现场应答,考验的是人的机敏与智慧,楚王一时之间寻找不到合适的答词,也合情合理,而这正是让楚王感到尴尬,“只好赔不是”的原因。在学生对此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他们表演,着重表现出晏子表面犹疑而内心淡定、楚王强装笑脸而内心无比尴尬的神态,他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个人物的形象。
在分别理解了三次斗智中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处于当时的情境,如果是你,会用怎样的话来回答?大多数学生可能会选择直截了当的方式,因为这样更容易宣泄心中的不满,表达心中的情绪。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比较: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在学生充分表达出想法后,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故事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晏子出使楚国的目的:当时,齐国受到了晋国的攻击,情势危急,如果不能联楚抗晋,后果不堪设想;晏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担负出使楚国使命的。
知道了这个背景,学生就容易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是有求于人,而且此行的目的能否达成,事关齐国的生死存亡,所以面对侮辱,他不能发作,只能保持克制;不过,晏子的克制是有底线的,那就是既维护齊国的利益、个人的尊严,又有力地回击秦王,且给秦王留足脸面,以免损伤了和气。从整个故事来看,晏子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既显示出他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有些情况下,委婉的表达比直截了当的驳斥具有更好的言语表达效果。
(作者单位:襄阳市保康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