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自己的嘴
2018-04-28何捷
何捷
“学习性课堂”是以儿童自觉主动地学习为根本的课堂。学习性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双方围绕核心问题开展学习、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共同成长。构建“学习性课堂”的要义是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嘴,最直接的方法是硬性规定教师讲的时间。我曾经以“教师话语时间”为尺度给自己界定了评价标准:10分钟之内是优秀,15分钟左右是良好,超过20分钟为不合格。从物理时间来“管住自己的嘴”是容易失守的,因为物理时间在心理、习惯面前常常显得微不足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习性课堂。
因需要而出发,以问题为关键启动学习
“目标学习法”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问题的解决就是学习目标的达成,只要有最佳的教学目标,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多数学生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因此,好问题是最佳的教学工具。
好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维度、明晰的指向性,要有明确的知识维度、丰富的内容含量,还要有明确的认知维度,能促进学习不断迈向最近发展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过程的维度划分为六种: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不论是哪一维度的问题,都不能问在儿童认知的原点上,而要靠近他们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让其经过思考、付出努力后才能解决。2012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作文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主讲的《写作文,要合理》围绕“取经回家后,如何给唐僧师徒四人安排合适的工作”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写工作安排、求职申请、岗位职责和拒绝安排的理由。学生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激发下,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周全而切实地思考,并以文字呈现出思考结果,写下了一个个有趣、有思考含量的片段。内容包括师徒四人性格的分析、岗位的匹配以及工作场景的设想等,语言幽默生动,让人爱读。
在学习性课堂中,问题的设计不可随意,不能以“管理类”“记忆类”“简单回应类”问题取代“探索类”问题,也不要为问题而设计问题,而应坚持一切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的原则。当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主动探索、很少顾及教师的言说时,教师也就管住了自己的嘴。
在过程中着力,以思维为主导推进学习
课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思维参与并发展的过程,不论是对话、练笔还是活动,其核心支柱都是思维。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少一点自我言说,多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并注重思维参与的质量、状况、水平。当学生思维成为课堂主导并占据有效教学时空后,教师过多的表达就被挤出了课堂,管住自己的嘴就得以实现。
1.打破思维定势,点燃创造性思维火花
当学生急着表达时,请他们再思考;当学生的观点集中在一处时,鼓励他们另辟蹊径,尝试不同的方法、思路;当学生的思考暂时还没有结果时,教师耐心等待。这些都是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有效举措。在《写心里话》习作指导中,我让学生确定三个可以述说心里话的对象,要求“对象来自不同的朋友圈”,“至少有一个让人感到意外”。这个要求具有强烈的求异思维引导意识。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学生设定了对玩具、小伙伴、自己等说心里话的情境。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得以体现。
2.优化思维方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当遇到抽象且相对静止的沉思、总结、深度探讨等思维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活动,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发展。这样既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活动的增加管住教师的嘴。教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我很快乐》时,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出示“笑”的图片诱发快乐;呈现描写快乐的语句,示范表达快乐;结合生活,模仿句式,自由书写快乐。三个教学环节由直观模仿到想象联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同时,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他们乐于参加学习,教师的过多言语只能让位。
3.注重评价的促进作用,推动思维积极参与
评价学生的言说,不能一味鼓励,因为廉价的表扬会让思维停滞,让学生停留在思维原点而不思进取。优质的评价简短扼要,却能让学生的思维在原有表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评价可以是对思维独特性的鼓励。这样的鼓励对所有学生都是一种启示——请自己思考,发表属于你的观点。教学低年段写话《读绘本故事,练习说话写话》时,教师让学生阅读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并学习用“我爸爸会……”的句式说话。大部分学生都是模仿绘本中的例句说话。教师评价时既肯定模仿的有效,又鼓励学生“说自己爸爸的本事”,还引导他们用“我爸爸能……”“我爸爸敢……”“我爸爸是……”等句式变化着说话。学生的思维在句式的变化表达中得到锻炼。
评价还可以是对思维方法的点拨,话不在多,讲清楚就行,意图在于让学生知道——我可以这么想,我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还是以《我爸爸》的教学为例。当学生言语阻塞时,教师可以提示:聯系生活想一想,爸爸平时都爱做什么?你的爸爸和绘本中布朗的爸爸有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同?你最希望爸爸变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联想思维、差异思维、演绎思维,它们对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都有辅助作用。
4.从形式上改变,立“合作”为主流
“学习性课堂”教学要凸显“合作”为主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探索、共同进步,获得个体学习难以达到的效果。当学生充分合作、广泛介入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就因此而管住了自己的嘴。
合作学习应注重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提出的,包含三个层面:其一,师生以及生生之间成为共同体,这是课堂内的共同体;其二,教师之间的共同体,这是课堂外、学校内的共同体;其三,家长、市民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共同体,这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体。这三个层面,“学习性课堂”的合作学习中都有所涉及。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学习形式,让合作式学习成为课堂最重要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成为学习的“同盟军”。既然是“同盟”,就不可能是教师独霸讲台、过度言说了。同时,学习性课堂教学还要兼顾课内外结合、校际联动,要充分考虑地区资源、地域特色,让合作学习更有文化背景,更有体系依存,比如举办“作文互品会”,建立班级间的互访、共享、交流活动,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同伴的品鉴中获得提升。此外,学习性课堂教学还应将家庭因素考虑在内,如在高年级《调查报告》写作指导中,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针对校园周边小吃店的营业情况走访卫生局、工商局、教育局,以获得“官方”资料、“权威”说法,让调查报告更具专业色彩。
合作学习还应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学习性课堂特别注重儿童个体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自我成长,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具体地说,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如给予每个成员言说的机会与权力,让小组领头人主动发现并呈报精彩的个性化观点;二是开辟合作成果展示渠道,如通过“学习单”“小贴士”“争鸣台”“热点关注”等方式,鼓励个体发表观点;三是在课后延伸中听取不同意见,在课后反思中采集各方观点,在下节课的衔接设计中涉及对观点的评述与回应,等等。
曾子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用这句话来描述学习性课堂特别适切:“用师者王”指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说多听,谦虚好学,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能,善于发现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成长;“用友者霸”指教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如兄弟朋友一般平等相处,从而让学生大胆展示,各尽其才,充分发展;“用徒者亡”则是反面提醒,当学生成为言听计从、唯唯诺诺、一味听教师讲解的人时,课堂教学一定是失败的。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儿童写作实用教学法的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fjjkxb17-218.】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江师专福州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