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支持研究

2018-04-28付卫星

时代金融 2018年9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农村金融

付卫星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阐述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再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与实际,围绕政策支持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更科学、更全面的推进农村金融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村金融 三个发展阶段 路径选择 政策支持效果

一、剖析农村金融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前

农村金融理论主导地位始终是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据了解,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主张“农村居民余闲资金匮乏,储蓄能力不高”的观点,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环节资金不足已是常态困境,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便无法在农民储贷行为的帮助下自行化解资金匮乏的问题。

(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

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引进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该理论是在农信贷补贴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兴起的用于强调市场作用,杜絕政府干预的新一种理论形式。在这一理论主导下,其认为农村金融存在明显的资金短缺问题,而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未形成一套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而并非农民自身不具备资金储蓄能力。政策性金融干预扰乱市场秩序,低融资利率又打破市场平衡,此时选择市场化利率策略能够调动农村金融结构活跃度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农村总储蓄量,激发农村资金储蓄行为,最终为形成长期的均衡性融资机制提供条件。

(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推行自由化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并未取得预期想要的成效,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资金问题,想要通过市场自行调节来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显然不可能,此时急需非市场要素入驻,即不完全性竞争市场理论产生。

二、解读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自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影响下农村金融显现出十分浓重的计划经济特征。时间来到一九七八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紧接着农村金融开始独立且活跃起来,直到最后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农村金融恢复期开始于一九七九年(国内第一家专业银行成立—中国农业银行),结束于一九八四年(农村信用社出现),在这一时段内共建立县联社一千一百多家。

农村金融发展期开始于一九八五年(全国推行邮政储蓄业务),结束于一九九五年,在这一时段内国内共建立农村信用社五万多个,共建立县级联社两千多个。与此同事,政府支持各专业银行之间增强一定竞争关系,因适度竞争能够消除固有“统收统支”供给制格局,作用在于为各农村服务和专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发展渠道。随后便出现了“工行银行下乡、中国银行上岸、建设银行进厂与农业银行进城”良性竞争格局。查阅相关资料,自一九八六年后,以交通银行为领导的多个商业银行逐渐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期开始于一九九六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决定》,指出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的隶属关系);结束于二零零三年(提出“增强服务功能,地方政府负责,明细产权关系、国家适当支持和强化约束机制”的总体要求)。在这一时期内第一次把产权问题归纳到金融改革中,说明农村金融改革将功能设计局限性打破,慢慢转移到机制、产权等领域当中,简单说便是为农村信用社深入改革、可持续发展、业务拓展以及功能完善等提供理论支撑。

农村金融创新期开始于二零零六年(先前的农村金融组织存在着服务错位、管理混乱以及政府集权等问题,与正规金融相比,非正规金融的出现更加契合农村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国内农村金融一直处于创新时期。早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中国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开始推行“以城促乡,以工补农”策略;二零一零年由中央财政部出面颁布《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如此进一步完善与拓展农村金融机构,即形成新的一种农村金融机构形式。据了解,到二零一四年截至国内已成立农村机构(新型)一千两百多家,其中涉及到的村镇银行约一千一百多家。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后,把更多的创新性发展思路提供给农村金融,如此不仅强化了正规金融存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环节的参与度,而且还更好的为非正规金融发展提供合法路径。简单说便是为多元化农村金融的形成提供条件。

三、探讨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实际上指的是农村地区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的总和,其发挥出的主要功能在于优化配置农村地区资源,为农村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现阶段,农村金融虽在发展环节已取得一些效果,但同国外农村经济发展相比,农村金融还没有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经济助推器。

结合已有经验,只有不断加深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才能够为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减城乡差距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基于此,便需要熟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间的关系,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态势后,才能为农村金融体制的行程以及整体发展提供动力。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与实际可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两者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相关性检验,进一步对这一关系予以验证。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间的相关系数0.9940;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同农村金融发展间的相关系数为0.9875,可见它们均经过了显著性检验(1%)。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范围内,我国的农村金融都被限制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下,目的是想要让其成为向工业及城市发展输入资金的“管道”,这样一来便违背农村经济发展初衷,即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性。也正因此如此,政府便逐步增大了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理论、农村经济发展间关系紧密。农村金融实则是支撑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核心的支持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能提高农村收入,拉近城乡距离,而且还能帮助构建科学且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基于此,文章便从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以及政策支持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江美芳.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11.

[2]李景波,尹义坤,胡胜德等.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2010,(12):80-81.

[3]李劲松,邓永良.从新型农村金融发展看农村金融的重构[J].经济问题探索,2012,(9):93-96.

[4]李海鹏.新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D].河北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