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课程再构探究

2018-04-28陆晶晶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语音绘本

陆晶晶

随着各级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学英语教学也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当学生核心素养、阅读素养概念的提出后,教师们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有了新的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去听世界、读世界、说世界、写世界,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需要尝试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再构。再构是一种补充,是一种整合,更是一种思维。

根据有关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论述,为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我们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再构研究。

对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整合再构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师教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学的中心内容。有了基本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核心能力,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再构。

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小学低段(三四年级)主要是以听力、模仿为主。小学高段(五六年级)主要是以阅读、表达为主。根据语言习得规律,想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之前,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输入,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量接触语言材料,在理解语言信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能力,在一定的量变之后达到质变。这就是常说低段的“磨耳朵”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都需要给学生补充足够量的、适当的、多种文体的并且让他们有身临其境感受的听读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生动性和学这门语言的必要性。足够量的听读资源要具备三个特点:

1.地道的发音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五大要素。对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语音的模仿是语言表达的第一步。所以听读资源,首要的要求是原版的,即纯正地道的模仿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的美感。其次语音语调夸张,有现场感,学生一听就喜欢。只有纯正地道的“语言输入”,学生才会得到纯正地道的“语言输出”。

实践表明,现在提倡的分级阅读要选择合适,原版录音的语音、语调、语速等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且绘本中的语言较教材上的词汇和功能句式的语言更为真实、地道、丰富。

2.有趣的内容

兴趣是英语课堂教学首要目标之一。教师在选择听读资源时更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强烈的欲望去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对听读内容有了兴趣,就能产生语音模仿的兴趣,语言模仿能力也能随之提高。

3. 丰富多彩的形式

想让学生乐于模仿朗读,必须有丰富多彩的形式,绘本里有些故事词汇很押韵,学生可以朗朗上口吟诵;绘本里的故事有角色分配,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角色,合作朗读,或者旁白介绍;绘本里的故事还可以搬上舞台,学生表演英文课本剧。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朗读表演形式,孩子可以默默地感受英语的词汇、语法、固定搭配,潜移默化地掌握。

我区内的实验学校根据学校的情况对听读资源的补充,教材内容的再构进行了尝试研究。

江汉区华苑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英语的自然拼读(Phonics)课程。《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二级标准描述中指出:“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语音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是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形成一般规律的发音反射。

如何将枯燥单调的语音教学落实并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选择适合有趣的语音绘本加入教学无疑是一条途径。华苑小学将绘本资源引入、整合到校本课程中,升级了3.0版《自然拼读》校本课程读本,拓宽语言学习的通道。尝试实践语音课中的绘本教学,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1.在情境中系统学习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孤立地学习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孩子很难建立情境对应,容易遗忘。孩子天生喜欢故事,内容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会很自然地把孩子带入情境之中。

2. 用有“意义”的拼读活动强化对发音规律的掌握

培养英语思维,建立情境对应,还体现在拼读活动中。学拼读,是为了让孩子跨越读音障碍,更多地关注意义,何况最容易激发孩子兴趣的一定是“意义”。因此,孩子需要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练习拼读技能,做到音、形、义结合。

3. 在阅读中巩固拼读能力,实现自主阅读

学拼读,要回归阅读,拼读能力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得到提升,而拼读能力的提升又能帮助阅读能力实现更大飞跃,从而顺利过渡到自主阅读。对于学拼读来讲,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才能事半功倍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故事图文并茂,有意思、有生活、有思想、有情感,同时又系统地呈现拼读规律,这样的材料最能吸引孩子。

绘本故事很多,但要把绘本故事有效融入课型特别的语音课中,华苑小学的英语教师课前做了思考与准备:绘本的选择、解读、绘本语音教学的有效活动设计等。

江汉区汉口辅仁小学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提出多媒介整合再构,学校英语组率先将英语课程同信息技术资源、课外绘本资源进行整合,研究教材内容整合再构,根据单元主题选择适合的、不同文体的英文绘本阅读资源,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或利用互联网推送给学生听读。教材、绘本、信息技术,这些元素都在帮助辅仁小学英语多元提效。

小学英语阅读方式的破局再构

课程的再构有了学习内容的变化后,随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改变和再构。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里有限的时间了。

1.课堂40分钟内推进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体验

教学内容再构后,为学生整合补充了以图画输入为先的绘本,或以图画文字并列的故事,学生通过图画解读词义、句意,甚至是整个故事。

学生在阅读绘本时,从对图像的感知展开想象与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召唤相关的思维来响应图像的信息,提高情感与思维的参与度,阅读就能从外而内发展成心智活动,弥补对于小学生而言,文字阅读只训练字词句理解的单一性。而低段繪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复现频率非常高,这也是国外学者提出“picture walk”(图片环游)的道理所在,让学生从图片出发,习词、读句、猜想、表达,推进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体验。

2.课后3A模式发展学生英语阅读的广度

除了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需要改变外,还要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为学生搭建一个系统广阔的英语阅读网状框架。孩子的学习方式应该是3A模式:任何人(Anybody)、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互联网提供了方便获取、学习、听读原版英语绘本的渠道。

经过对英语课程内容的再构,补充了绘本阅读资源。对阅读方式的再构,将课上课下相结合,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将绘本引入英语课程的功能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讲故事,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讲道理,发展儿童的说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心智发展,发展认知能力(尤其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促进思维品质提升,提升判断能力。所以绘本阅读不只是有利于语言教学,而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小学英语阅读评价方式的研究展望

课程的三要素包括内容、方式和评价。课程再构后的阅读教学评价不适用传统词汇、句型、语法的英语教学评价模式,而应以鼓励学生阅读兴趣的建立,地道语音、良好语感的培养和阅读素养能力的提升为主,最后是具有导向性的评价。

评价指标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与策略、阅读品格、努力程度等多方面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构建评估框架,力求探究和建立多元化的英语绘本阅读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养成,进而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助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语音绘本
绘本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绘本
绘本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