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
2018-04-28方修波
方修波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生成性教学则是让其落地的重要抓手。
核心素养落地路径窄化的原因分析
这里所说的核心素养落地指教学中,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结合较好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有效的措施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除了国家意志的强制性外,还必须运用一定的教学理念以推动过程的自觉完成。生成性教学正好具备这一特质,因为生成性教学关注教学变化发展的过程,尤其关注创新性思维形成和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而这正是核心素养落地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与生成性教学理念相违背的现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養的达成,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
第一,指向知识的教学不能生成核心素养。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如教学《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时,教师要求学生记住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及相应的义务,而对公民为什么要具有这些权利和义务不讲解,不引导,学生就难以形成“政治认同”的素养。
第二,指向解题技巧的教学不能生成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的评价,目前主要是通过高考来做最终评价。单一的评价体系使课堂成了讲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讲堂。如果教学中只有方法与技巧的讲解而没有精神取向的培育,也不能生成核心素养。
第三,指向知识运用的教学不能生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应强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但只有运用不能生成核心素养。上述《政治生活》的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会做相应的题目,如果在生活中不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就不能说他们生成了“法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
第四,不重视社会实践的教学不能有效生成核心素养。教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活动课及社会实践课,而它们也是达成生成目标、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核心素养落地路径多样化探究
上述四种方式难以培育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那么培育的路径在哪里呢?在生成性教学上。生成性教学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及知识内涵、意义的领悟与探究,注重在学科经验积累与归纳提升的基础上认识学科价值、社会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而这一过程正是核心素养生成与落地的过程。
首先,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核心价值观,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既要落实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又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精神体系,提高能力和觉悟。
其次,采用弹性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素养生成做好预设。生成性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要结合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弹性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前提,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期工作。
再次,在生成性教学中要实施灵动性的教学策略。所谓灵动性的教学策略是指教学过程要具有一定的变通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妥善地处理生成。
第四,核心素养要在社会实践中落地。核心素养的落地还需要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单一学科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捉襟见肘,而综合实践活动打通了学科边界,能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核心素养要在多维评价中落地。多维评价主要包括高考评价、学科教学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要保持高度的教育理性,发挥其积极作用,而不要被其拖入误区。
(作者单位:天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