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基于福建自贸区高职院校的分析
2018-04-28曾靓
曾 靓
(福建商学院 马尾校区, 福建 福州 350016)
一、引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它催生了“新经济模式”、颠覆了传统贸易和世界经济格局,促进我国传统外贸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6万亿元,2012年约为2万亿元,2013年突破3.1万亿元,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同比增长33.3%,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已经超过5 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规模达4.49万亿元,跨境进口交易规模达9 072亿元。2016年交易额预计增至6.3万亿元,同比增长23.5%。预计2017年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将增至7.5万亿元。
与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我国跨境电商专门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规格与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脱节。为了适应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很多学者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开始进行方方面面的研究。楼淑娟(2013)经探析认为: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领域的蓝海,发展前景巨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能缓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却很难适应其发展需要。梅蒋巧(2014)等学者认为:跨境电商是一种“订单碎片化”的微贸易形式,有着许多传统外贸形式无法媲美的优点,外贸企业需要适时借助跨境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从全球供应链中获得发展空间。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通晓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运营和管理,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策划、网络营销、国际物流、跨境支付、跨国管理,更需要良好的外语沟通水平,要有国内外产品行业背景,要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如了解消费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消费喜好、思维方式、法律等,还要有国际电子营销技能。陈旭华(2014)认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行业为纽带;吉永峰(2014)也从本地化的视角,研究了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对人才的依赖。要发展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加速传统外贸的转型升级,需加大对懂电商、懂市场、懂外贸的高端复合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育。华国振(2015)系统总结了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异常活跃的义乌市的本土化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加大宣传,鼓励高校扩大社会化培训,加强对接、完善配套、留住人才。
本文旨在我国跨境电商行业飞速发展、跨境电商企业的建立呈现井喷态势的经济背景下,深入调查分析福建自贸区内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特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以高等院校和企业为人才培养主体,构建务实有效、科学合理的跨境电子商务实操型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培养懂电商、懂市场、懂外贸的高端复合管理与技术人才,服务于福建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满足他们的用人需求,更好地推动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与发展。
二、福建自贸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规格
福建省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后,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增长迅速:2014年,来自福建的跨境电商经营企业在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数量中占4%,居第四。2015年,福建的跨境电商经营企业在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数量中占9.4%,虽然还是位列全国第四,但是其企业数量成倍上升,行业发展壮大的态势喜人。
图1 2015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数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建立,这是福建的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机遇,福建跨境电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为福建跨境电商行业、企业输送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专门人才的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福建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包括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等十几家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位于福建自贸区的跨境电商经营业者的走访调查,总结福建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规格如下:
(一)知识规格
1. 掌握国际贸易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方法、政策和法律常识;2.熟悉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功能、自贸区设立公司的要求、各项优惠政策内涵;3.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电子营销理论和知识;4.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消费者心理学等基础知识。
(二)技能规格
1.具备一个以上主流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如网上开设店铺、装修店铺,推广引流、客服售后等基本操作能力;2.具备熟练运用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能力;3.具备国际物流规划和操作能力;4.能够运用常见的图像处理工具对图片进行拍摄、美化和其他简单的图片处理;5.具备跨文化思考和沟通协调能力;6.熟练掌握至少一门以上外语(小语种为宜)。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多元化,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呈现“跨界化”、多线性的需求特点,对跨境电商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作为支撑。
三、“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通过对福建省跨境电商经营业者的走访调研发现,对跨境电商相关岗位具有人才需求的企业不仅有新兴的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还有大量的传统外贸企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复苏阶段不断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加的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福建大量传统外贸企业正在经受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他们不得不积极地寻求新的出路和转型的突破口。跨境电商这种中间环节少、频次高、碎片化的新型贸易形式非常适合福建传统小微外贸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所以,福建传统外贸企业也急需大量既懂外贸经营知识又能够从事跨境电商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传统的外贸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基础上,开展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就是最契合福建省外贸企业转型需求的因应之道。
(一)“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其他高校跨境电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制定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敬业、有责任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市场经济、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制度、法律环境,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
掌握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技能和跨境电商业务运营流程,熟悉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掌握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物流、跨境金融、现代信息科学等基础知识,熟悉电子商务平台开发语言和工具、数据分析与优化理论、技术和工具;掌握消费心理学理论,熟悉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熟悉跨境电子商务跨文化设计与沟通;具备互联网思维,具备跨境电商创业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能在传统外贸、工贸转型企业中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包括B2B、B2b、B2C等业务)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1.“双能驱动”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体
结合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和职业教育特别发达的浙江省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认为,由于跨境电子商务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不长,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充分的行业背景和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展开。跨境电子商务的碎片性、虚拟性和实践性都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不能离开企业和行业而在校园中孤立地进行。
“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地以高职院校和跨境电商企业为双人才培养主体,具备校内和企业两个人才培养场所,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虚拟化的特点,以远程会议、SKYPE、POLYCOM等高技术软硬件设施实现现实教室和虚拟网络两个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一能从事传统贸易、二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三能帮助传统外贸企业转型的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1)教学进程无缝对接,课程结构最优整合
鉴于跨境电商行业本身要求的知识和素养多元化、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首先由高等院校和跨境电商经营业者共同深入地研讨和采证,调查相应企业尤其是寻求向跨境电商转型的广大传统外贸企业的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充分考虑到校企双方在教学资源上的最优配置,形成能反映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其次,根据校企各自在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合理安排学生在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指导下各阶段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校企各彰其长,并有效利用现代高效的网络和通讯资源,突破地理区划的阻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企业助学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深入完善
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创新机制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办学,通过企业尤其是积极寻求自身转型升级的传统外贸企业充分介入甚至主导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非常有助于建立相对深入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跨境电商的实践性非常强,企业通过分享阿里巴巴账号或其他B2B电商平台账号,让学生直接在校内上网接订单洽谈合作,获得真实的企业电商实战经验。学生将企业真实的行业背景、产品背景代入到真实的跨境电商市场竞争中,随着企业工作人员一起,创建企业的跨境电商经营体系,发现企业在跨境电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本着解决问题、发展企业的目标一边学习、一边成长,能真正学习到校园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反哺企业达到双赢。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基于校企对接的无缝教学之上,又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校内外产学实训基地和校友企业的力量,使学生在校企交替学习期间能够深入到转型中外贸企业实习,了解跨境电商创业和经营氛围,将校企“两个课堂”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
(3)校企联合办学,工学结合凸显成效,毕业就业零距离
在这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跨境电商经营企业在不影响公司日常运营的前提下,作为该学生校外实训基地,接纳一定比例的学生开展各项实训。学生不仅能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得到高等院校教师和学者的教导,还能深入到不同的企业中进行切合实际的锻炼,无论是从理论素养还是职业技能上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企业可以在双向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优先挑选录用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不仅具备了一般外贸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了跨境电商经营系统化、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在企业实践的经历,其就业机会将远远高于一般的外贸类专业毕业生。公司也可以提前网罗到一批既有行业从业经验又不需要培训而可以直接上岗上手的员工。
2.“蛛网覆盖”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系统课程
图2 “蛛网式”跨境电商课程示意图
“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改传统的线性课程体系逻辑和轨迹为蛛网式、放射型的课程网络,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包罗万象的技能和知识需求。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通晓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国际物流、跨境支付、跨国管理的能力,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外语沟通水平;不仅要有国内外产品行业背景,而且要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还要有国际电子营销技能。依靠传统的工序化、流线型的课程编排逻辑已经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而改为蛛网式、放射型、知识节点脉络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不仅能更好地引入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高效的课程组织形式,也能更好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多线性知识点的贯穿和人才专业技能的提升。
蛛网式、放射型的课程网络改变原来外贸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模块化、程序化的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的思路由工作程序导向改为问题解决导向。课程设置首先由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汇集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整理和分类,归纳出六大跨境电商问题,打散既往外贸类课程和电子商务类课程内容和知识要点,基于问题导向原则,分散地注入各问题解决课程中,重构课程体系模式。
图3解决六大跨境电商问题对应课程示意图
例如:在解决跨境电商中典型工作场景——选品遇到的选品难、打造爆款难、跟卖难问题时,通过编写讲义和教材、教师集体备课等方式,将分散于《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商品学》《网络消费心理学》《跨国经营管理》等几门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集中归纳到《跨境电商卖品选择》系列课程中,让学生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蛛网式、放射型的课程网络体系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更开放、发散和更具创造力的角度去探索和发掘克服困难的途径。
3.“推店及人”的外贸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效果考核体系
商贸类人才培养的效果一直很难进行标准化和量化考核,结合跨境电商本身的可操作性,“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将学生在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中创立店铺的经营成效作为该人才模式的考核指标之一,将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部分量化,以提高外贸类跨境电商经营人才培养效果考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下表为结合某主流平台店铺经营服务等级标准开发的学生在校期间跨境电商经营效果的量化指标。
表1 学生在校期间跨境电商经营的量化指标
通过店铺经营指标来衡量人才培养的效果只是人才培养成效考核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该人才培养模式在非量化考核部分还是在保持传统外贸类人才培养效果考核方法——双证书、多技能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不断寻求更科学、更规范、更标准、更公平的人才培养考核办法和途径,让人才培养考核体系能更准确反映人才培养的效果,以此来督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四、“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改革
从2013年开始,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紧贴外贸行业发展变化的最新趋势,邀请敦煌大学讲师、布波商学院副院长郑华锋等多位企业教师为主要师资,于2012级经贸系学生当中开办了首个跨境电商实操训练营。首期训练营一共培训了80人,成功销售货物逾400件,总价累计超过12 000美元。参与首个训练营的学生受到了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青睐,其中,已有8人进入Ebay中国十大卖家的福州纵腾科技公司工作,14人因为有跨境电商操作的初步能力,被深圳瑞华兆丰有限公司以订单班的形式全部提前订走,能力备受肯定成为储备干部。2014年,第二个跨境电商实战训练营共培训相关专业学生255人次,成功销售货物800件,总价累计超过24 000美元。第二个跨境电商训练营在既有的“敦煌班”基础上,增设“邮政班”,学生的跨平台业务操作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2015年,第三个跨境电商训练营又加强与阿里巴巴的合作,首次开设“速卖通班”,受训学员获得福州首届高校学生跨境电商创业大赛第四名,校际创业PK奖第三名,成为福州高校学生跨境电商创业大赛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2016年,改培优创新性质的跨境电商实战训练营为普及开展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与跨境电商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培养关系。学生在开展系统的跨境电商专业技能学习后,取得了第一届全国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最佳运营单项奖以及总分二等奖的佳绩,是福建自贸区唯一获奖院校。2017年6月,在全国首届“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中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经过四年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建立和初步实践,“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虽然取得了如上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与企业开展合作方式难、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次、深入培养容易引发很多难以避免的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等困境。更重要的是,由于跨境电商行业之于传统外贸行业还是全新的领域,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既多且广,变化迅速。国家的各项管理和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尤其是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建立以后,自贸区对区内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尤其是进口跨境电商的蓬勃开展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这将对区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途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这些都有赖于“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的更多改变和创新。
五、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门槛低、效率高、中间环节少等传统贸易无法媲美的优点,可以帮助中国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产品创新寻求对外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现阶段外贸发展的首要课题。目前制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困境就是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赶不上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跨境电商专门人才的匮乏导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动力。截至目前,我国的高职专业目录当中,仍未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专业,高职阶段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一般都挂靠在传统的国际商务、商务外语、电子商务专业之下开展试点培养培训,仍处于起步摸索、未成体系的阶段,在人才培养和培育上还呈现分散、点状、实验性的状态,形成一个标准化、科学化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双驱动、蛛网式”外贸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的创立和实践就是因应社会需求而生的产物。校企共同深化合作一起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通过放射型、蛛网式结构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再辅以量化指标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成效进行科学评价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当然,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日新月异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建立后就一劳永逸,应该随着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随着国家政府政策的走向不断地进行反复考评、调整和完善。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2016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②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福建福州一家以电子商务为经营模式的综合型国际贸易企业,是2013年eBay全球最大的卖家,一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十个亿。
③调研对象:此次走访调研一共面向14家福建省内跨境电商经营单位,包括5家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和9家传统外贸转型企业,其中8家位于福建省福州市,2家位于福建省厦门市,4家位于福建省泉州市。
参考文献:
[1]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30-32.
[2]梅蒋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4(5):119-120.
[3]陈旭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价格月刊,2014(3):66-68.
[4]吉永峰.对培育跨境电商促苏州外贸增长转型对策的研究[J].经济师,2014(7):89-93.
[5]华国振.高职跨境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