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生猪养殖转变及对策

2018-04-28钱欣如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畜牧局464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猪种猪病信阳

钱欣如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畜牧局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地处中原大地是我国传统农业大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发展变化迅速,当地生猪养殖业也在经历和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为了解信阳本地生猪养殖的变化情况,作者通过对信阳农村生猪养殖情况的调查,阐述信阳当地生猪养殖业变化情况,揭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信阳生猪养殖变化情况

1.1 当地生猪散养农户数下降,规模养殖场数量增加

作者2017年底对河南信阳生猪养殖情况调查发现,本地生猪养殖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千家万户都养猪的情况已难觅,现实情况是十户九户都空圈,88%以上的村民家已不在养猪,有的甚至一个自然村都看不到一户养猪。从本次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来看,最近8年本地散养户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生猪养殖场的数量逐步增加,参见附表。

1.2 生猪养殖量的下降导致肉价和猪价上扬

通过在当地抽样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尽管近几年生猪规模养殖量有所增加,但因85%左右的村民家庭不再养猪,导致生猪饲养量实质减少。另外,根据信阳地区生猪防疫用疫苗量也可以计算出当地生猪存栏数量有所下降,和该地官方统计数据有差距。从2016年一月份开始,当地猪肉和生猪价格不断上扬,生猪市场供应紧俏,个别地方每千克猪肉的价格比前一年提高10元,活猪价格最高达每100千克2180元,生猪饲养量的减少是当地生猪价格上扬的重要原因。

1.3 猪病防控越来越难,猪病种类不断增多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农户将猪病防控难的问题列为停止生猪养殖的重要理由。2000年以前,猪病主要是猪瘟、丹毒散发,防疫也比较简单,而进入本世纪以后,猪病危害日益严重,老病有加重迹象,新的猪病逐渐增加,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疫苗注射品种不断增加,以前只需要注射猪瘟和猪丹毒二联苗,而目前的生猪养殖户要注射7~8种疫苗,猪病种类不断增多,猪病防控越来越难。

附表 信阳市2010~2017年养猪变化情况表

1.4 生猪养殖模式的改变,导致养殖投入的增加

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导致养猪成本增加,规模养殖通常要建设标准化猪舍,对猪舍建设要求较高,夏季凉爽,冬季保温,按照2017年的物价,年出栏1000头育肥猪的规模场其猪舍的建设成本就高达52万元。同时,猪场饲养方式也由过去的粗放式饲养改为目前的标准化饲养管理,如今全价饲料替代过去的糠麸菜皮。饲料成本约占养猪成本的58~65%,饲料成本增加直接导致养猪整体投入的增加,所以,生猪养殖成本在不断的增加。

1.5 养殖方式的改变导致养殖污染的增加

生猪养殖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猪转变,导致养猪业对本地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作者调查,规模养猪场家畜粪便和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峻,生猪养殖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已严重制约生猪养殖的发展。由于散养户在减少,当地农户以前用来喂猪的各种农作物下脚料及多种秸秆藤蔓被抛弃或焚烧,造成生物质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对水和空气造成污染,因此,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下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1]。

2 信阳生猪养殖转变原因分析

2.1 外来物种入侵

调查过程中,尽管有许多农村养殖户说不愿继续散养生猪主要是由于猪病较多,然而,根据作者多年畜牧工作实践分析认为,外来猪种入侵导致生猪品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是重要原因。从上世纪末的90年代开始,生猪品种改良崇洋媚外,引进外来生猪品种作为种公猪,对当地猪种进行杂交,从而提高瘦肉率及其生长速度,原来的地方猪种已基本消灭,引进外来生猪品种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猪病品种,所以本世纪开始到现在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疗,越来越难防控,农村散养户无法应对越来越多的猪病。

2.2 就业渠道增多,养殖从业人员减少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有农村从事养殖的村民纷纷外出进城,从事非畜牧业工作,由于零散养殖收入微薄,不少年轻人不甘寂寞,也不愿在远离城市的养殖场工作,纷纷放弃传统养殖业外出务工,农村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就业渠道增多,养殖从业人员减少,也是传统养猪迅速减少的重要原因。

2.3 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养猪效益相对较低

由于通货膨胀导致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使饲料成本增加,倘若按照2~6年为一个周期计算,出栏一头猪平均只赢利90~190元。一般的散养农户按照每户年出栏10头育肥猪计算,每年的利润也就是900~1900元左右,而如果劳动力外出务工,则每月的工资大约2500~4000元,年工资可达3~5万元。

2.4 传统散养农户缺乏竞争力

传统散养农户养猪基础设施及环境等条件较差,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其所散养的猪生长速度缓慢,有时防疫工作不到位,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缺乏规模养殖场的资金、人才、技术和抗风险能力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抗拒疫病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3 对策

3.1 加强地方猪种的保护,控制外来品种的引进

地方猪种适合农户散养,可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对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尽快建立地方猪种的保种基地,划几个县区作为地方猪种保护基地,扩大地方猪种种群,同时要控制外来品种的引进。

3.2 提高地方猪种规模养殖比重,增加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

建议信阳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促进地方猪种的规模养殖比重的提高,提高科学养殖地方猪种的技术水平,提高地方猪种的养殖效益,提高养殖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保证养殖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3.3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建议每年定期在各地开展生猪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养殖和防疫的科技水平,提高其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保障地方养殖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法成,江浩军,朱柳燕,等.江苏淮安生猪产业污染现状及环保对策[J].中国猪业,2012(5):45-47.

猜你喜欢

猪种猪病信阳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场种质资源图谱》手册2022 征集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赤子心 信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