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密度对毕节白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018-04-27吴长友陈柏原

上海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蒜头毕节市毕节

邱 炼 吴长友 陈柏原 查 岭

(贵州省毕节市农村能源与环境监测办公室,贵州毕节551700)

毕节白蒜是贵州省毕节市的地方良种,因其蒜头大、肉质厚、色泽洁白、香味浓郁而驰名国内外,是毕节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和我国港澳地区。毕节市常年种植白蒜2 300 hm2以上,产量4 500 t以上。种植密度对白蒜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白蒜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毕节市有些蒜农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加大种植密度,虽然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但蒜头直径变小、单株蒜头重量降低,经济效益低下。为此,我们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毕节白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以确定毕节白蒜的合理种植密度,为指导广大蒜农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毕节白蒜,蒜种百瓣重500 g左右,平均单瓣重5 g。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魏家屯村碧秀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地块,试验地海拔1 709 m,地势平坦,阳光充足,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辣椒。试验设8个不同种植密度的处理,分别为1.2万株/667 m2、1.6万株/667 m2、2.0万株/667 m2、2.4万株/667 m2、2.8万株/667 m2、3.2万株/667 m2、3.6万株/667 m2、4.0万株/667 m2,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重复间设走道宽50 cm,小区面积24 m2,共24个小区。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2 000 kg、氮肥(N)3~5 kg、磷肥(P2O5)6~8 kg、钾肥(K2O)6~8 kg作基肥。2016年9月27日单粒播种,每穴播2粒,播后整平厢面,行距22.2 cm,穴距根据种植密度分别为41.7 cm、31.3 cm、25.0 cm、20.8 cm、17.9 cm、15.6 cm、13.9 cm、12.5 cm。2017年6月15日收获蒜头。

1.3 田间管理

播种后1周左右,幼芽开始出土,蒜苗3片叶后,视土壤墒情浇水,每667 m2施尿素10 kg作齐苗肥;出苗后视土壤墒情浇1次水(注意控制水量,如土壤湿度过大,大蒜会提前烂母),每667 m2施氮磷钾复混肥(15-15-15)50 kg作腊肥,以利苗全;次年开春,越冬蒜苗进入返青期,蒜薹、蒜头开始分化,视墒情浇水,每667 m2随水施尿素10 kg作春肥,促使植株生长;抽薹期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抽薹后,鳞茎进入生长盛期,应视天气情况5~6 d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每667 m2随水施尿素15 kg作抽薹肥;生长后期,为防止植株早衰,延长后期功能叶的寿命,每667 m2施尿素15 kg作长头肥。在整个生育期内,应适期中耕除草,防治病虫草害。

1.4 调查方法

采取五点取样法,每小区每点调查2株共10株观察记载白蒜的生育性状,每周定期观察苗情1次;在冬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5个节气之日测量株高、茎粗,调查记载每株绿叶数量;收获后进行蒜头测产,鉴定蒜头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毕节白蒜生育性状的影响

据观察,越冬前气温低,白蒜苗体小,生长缓慢,各处理间白蒜生育性状表现差异不大;越冬后随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大蒜生长逐渐加快。由表1可知,各处理白蒜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单株绿叶数量在同一季节差异不大,但惊蛰后茎粗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呈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变小的趋势。

表1 各处理毕节白蒜的生育性状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蒜头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蒜头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4.0万株/667 m2处理蒜头的产量最高,达810.41 kg/667 m2;1.2万株/667 m2处理蒜头的产量最低,只有445.78 kg/667 m2。对产量进行方差统计分析,在5%的水平下,不同种植密度处理间蒜头产量达显著差异;在1%的水平下,除1.6万株/667 m2和2.0万株/667 m2处理间产量无极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间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

表2 各处理蒜头的产量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蒜头质量的影响

商品蒜比例与蒜头直径、单粒蒜头重量、裂蒜比例等质量指标密切相关。收获时对蒜头进行质量指标鉴定,由表3可知,各处理蒜头的平均直径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4.0万株/667 m2处理无直径5 cm以上的蒜头,其余处理蒜头直径5 cm以上的产量分别占23.4%、17.50%、7.80%、6.70%、4.50%、4.00%和3.20%;各处理直径4~4.99 cm的蒜头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状即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为2.4万株/667 m2时达最高;各处理直径4 cm以下的蒜头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试验中,由于植株生长后期浇水过多,导致蒜头长势过快,裂蒜比例增加,出现裂蒜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表3 各处理蒜头的质量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蒜头产值的影响

蒜头产值高低主要取决于直径4 cm以上蒜头的产量,直径4 cm以上的蒜头质量较好,商品性较高。由表4可知,蒜头总产值以3.2万株/667 m2处理最高,达4 915.15元/667 m2,2.8万株/667 m2、3.6万株/667 m2、2.4万株/667 m2、2.0万株/667 m2处理的蒜头总产值为4 559.40元/667 m2、4 371.02元/667 m2、4 272.74元/667 m2、4 111.06元/667 m2,其余处理产值均在4 000元/667 m2以下。

表4 各处理蒜头的产值

3 小结

(1)越冬前不同种植密度的白蒜苗情差异不大,主要是因为越冬前温度较低,植株生长缓慢,种植密度对幼苗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植株生长较快,茎粗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小。种植密度高,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光合能力不足,影响了植株生长,直径4 cm以下的小蒜比例增加。(2)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1.2万~4.0万株/667 m2)对蒜头产量影响较为明显,蒜头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直径4 cm以上的蒜头重量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商品蒜比例降低。(3)种植密度2.0万~3.6万株/667 m2范围内,蒜头产值在4 000元/667 m2以上,种植密度3.2万株/667 m2产值最高,达4 915.15元/667 m2。从经济效益考虑,种植密度以2.0万~3.6万株/667 m2为宜,尤以3.2万株/667 m2为佳。

猜你喜欢

蒜头毕节市毕节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寻味贵州——毕节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游洞——毕节织金洞
My Best Friend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