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比较

2018-04-27陈圣丽黄兹高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拉汀阿戈氮平

陈圣丽,黄兹高,洪 亮,林 荫

睡眠障碍不仅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1],还是影响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米氮平是临床治疗抑郁症伴失眠常用药物之一,大量研究也证实其抗抑郁及改善睡眠疗效确切[3-4]。阿戈美拉汀是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和5-HT2c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好抗抑郁疗效[5],且能够改善患者睡眠情况,也可用于伴发失眠的抑郁症的治疗。但是目前还缺乏这两种药物的对比研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药物抗抑郁效果及改善睡眠情况,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以医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6]的抑郁症诊断标准且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其他精神疾病、妊娠期妇女以及近期使用过安眠药的患者。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85例,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28~65(43.7±9.5)岁。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43例)和米氮平组(4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入组患者均被告知研究程序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案 米氮平组口服米氮平(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0020601),起始剂量为15mg/d;1 w后若无严重不良反应则逐步加量至30 mg/d。阿戈美拉汀组口服阿戈美拉汀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75)治疗,起始剂量为25mg/d,1 w后逐步加量至50 mg/d。两组均治疗8 w,所有患者在本研究治疗期间均不能使用其他镇静、安眠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治疗前及治疗第4、8 w末,采用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期间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7]。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抗抑郁疗效 治疗4 w后,两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8 w后,两组HAMD评分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HAMD-17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17评分变化

2.2 两组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比较 治疗4 w后,两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8 w后,两组PSQI总分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PSQI总分无明显差异(P> 0.05,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米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困倦(3 例)、体重增加(4 例)、食欲增加(2 例)、口干(3例)、恶心(2例)等;阿戈美拉汀组则为头疼(3例)、恶心(3 例)、腹泻(2 例)、口干(2 例)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TESS评分均降低,但在同一时间点,阿戈美拉汀组的TESS评分均低于米氮平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变化

表3 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

3 讨论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40‰的成年人在过去1年内有抑郁发作(MDE),其中83.60%存在睡眠紊乱[8]。严保平等[9]研究也表明,抑郁症患者低睡眠质量发生率约为70%。睡眠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造成患者记忆、认知功能损害以及抗抑郁治疗效果降低[10-11]。而且,持续的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6]。因此,抗抑郁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抑郁药与苯二氮卓类(BZD)药物联用仍是较多指南推荐的伴睡眠障碍抑郁症首选治疗方案之一[1,6],但BZD类药物成瘾性较高,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大量研究表明,米氮平不仅抗抑郁疗效确切,起效快,副反应小,而且还能增加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觉醒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深睡眠比例等,达到有效改善失眠,适用于各种抑郁症,特别是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3,12,13]。

阿戈美拉汀是神经褪黑激素激动剂和选择性5-羟色胺2C受体抑制剂,抗抑郁疗效确切,Goodwin等[5]研究证实,阿戈美拉汀25~50 mg/d能有效控制抑郁症症状;杨志等[14]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改善抑郁症状起效更快,且疗效优于文拉法辛;么宪伟等[15]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阿戈美拉汀与舍曲林疗效相当,但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优于舍曲林;况雷雨等[16]通过meta分析证实,阿戈美拉汀的安全性好于帕罗西汀,失眠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的安全性各有利弊,提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和米氮平均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情况,治疗后HAMD评分及PSQI总分均逐步降低,且两药的治疗效果相当。治疗期间两组治疗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在治疗4 w末及8 w末时,阿戈美拉汀组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米氮平组。上述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和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但阿戈美拉汀的总体耐受性方面优于米氮平。

综上所述,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均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失眠状态,但患者对阿戈美拉汀的总体耐受性可能优于米氮平,可能增加患者对治疗计划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2):908-917.

[2]刘平,苏宁,姜树军,等.老年患者失眠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3):240-241.

[3]程文桃,林文盛,林力,等.症状群因子的早期改善对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的预测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4):336-339.

[4]韩惠民,崔光成,赵阿勐,等.米氮平对早醒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9):818-820.

[5]Goodwin G.Agomelatine:demonstrated efficacy on the complete rang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J].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9,19:S719-S719.

[6]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抑郁障碍防治新指南导读[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16):35-42.

[7]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8-203.

[8]余灿清,吕筠,陈怡平,等.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国30~79岁成年人抑郁发作的地区及人群分布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52-56.

[9]严保平,孙秀丽,桑文华,等.双重抑郁症与单一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8-100.

[10]吴晓平,戴兢,张许来,等.原发性失眠患者工作记忆的相关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1):27-30.

[11]王彦芳,杜巧荣,李素萍,等.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2):71-75.

[12]张迎黎,何影,张红梅,等.米氮平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严重躯体症状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4(6):136-137.

[13]詹淑琴,沈扬,王玉平,等.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早期睡眠多导图改变[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11):766-769.

[14]杨志,迟强,栾中山.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4):356-357.

[15]么宪伟,于志军,李滟岚,等.阿戈美拉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患者卒中后抑郁的比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4,22(12):907-910.

[16]况雷雨,谷传正,吉峰.阿戈美拉汀与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6):565-571.

猜你喜欢

美拉汀阿戈氮平
阿戈美拉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阿戈美拉汀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戈美拉汀舌下片的效果评价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