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用亚麻新品种“内亚十号”的选育

2018-04-27周宇张辉贾霄云高凤云斯钦巴特尔伊六喜陈明哲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油用张辉亚麻酸

周宇,张辉*,贾霄云,高凤云,斯钦巴特尔,伊六喜,陈明哲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锡林郭勒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太仆寺旗026000)

油用亚麻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油料作物。内蒙古是我国油用亚麻主产区之一,其油用亚麻总产量约占全国的20%~25%(居第二位)[1-2]。亚麻具有耐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性[3-6]。亚麻油作为北方人喜爱的食用油和工业用油,其富含的α-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止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作用,被誉为“高山上的深海鱼油”、“血管清道夫”[7-9]。亚麻用油、亚麻籽、亚麻籽粉、亚麻油胶囊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消费者青睐[10]。目前我国亚麻品种的选育以丰产、抗病为主,对品质育种不够重视,故本研究开展了亚麻优质、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研究,为企业培育加工专用型品种,这对于提升亚麻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民健康,保障国家油料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亚麻新品种“内亚十号”(NM-12-7)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以核不育材料192为母本、高亚麻酸材料新18为父本进行杂交,再以杂交后代分离出的不育材料做母本,与父本新18进行回交,连续3年回交后,经单株、株行、株系、品系观察、鉴定等试验选育出新品系“48”号,而后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病圃抗病鉴定,于201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将新品系“48”号命名为“内亚十号”(编号:蒙认麻2015001号)。

1 选育目标及选育程序

1.1 选育目标

选育丰产性能好,α-亚麻酸含量>53%,抗枯萎病,适宜水旱地种植的丰产、优质加工专用新品种。

1.2 选育方法及程序

以雄性显性核不育亚麻成对材料进行回交转育,2001年以2000年选育出的核不育两用材料192号为母本,选择定西的高亚麻酸材料新18为父本进行杂交;2002、2003、2004年连续3年以杂交后代分离出的不育材料做母本,与父本新18进行回交;2005年种植回交后代分离出的衍生可育株,选择优良单株;2006年进入株行、株系、品系3个阶段的观察鉴定;2011年筛选出了丰产性好、亚麻酸含量高的新品系“48”号。新品系“48”号于2012~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2013~2014年同步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同时进行病圃抗病鉴定。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状

生育期90~110 d。籽粒种皮褐色,千粒重6.5 g左右。株高66.91 cm,工艺长度45.15 cm,分枝数3~5个,全株有效果数15~20个,花蓝色。生长整齐,成熟一致,落黄好,不贪青。

2.2 品质优

由农业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对该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分析。“内亚十号”α-亚麻酸含量平均为53.1%,比对照“陇亚八号”(48.78%)和“晋亚七号”(49.0%)分别高4.32和4.1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内亚十号”油脂的亚麻酸含量Tab.1 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Neiya No.10” %

2.3 中抗枯萎病

抗病鉴定采用的方法是:将供试品种种在病圃内(亚麻连作35年的病圃),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份材料种5行,统计枞形期到青果期的总枯死株数并计算总枯死株率(N)。

枯死株率(N,%)=3次调查枯死株总数/总株数×100%

抗枯萎病程度按总枯死株率(N)值大小划分为5个级别: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枯萎病鉴定结果表明,“内亚十号”平均枯死率为13.77%,表现为中抗枯萎病(见表2)。

表2 “内亚十号”抗枯萎病的病圃调查结果Tab.2 Investigation of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of“Neiya No.10”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

2012~2014年3年14个试点中,“内亚十号”平均产量1667.1 kg/hm2,与对照“陇亚八号”相比,8个试点增产,6个试点减产,平均比“陇亚八号”(1581.9 kg/hm2)增产5.39%;与对照“晋亚七号”相比,9个试点增产,5个试点减产,平均比“晋亚七号”(1660.8 kg/hm2)增产0.38%(见表3)。

表3 “内亚十号”在自治区油用亚麻联合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Tab.3 Yield in the Inner Mongolia tests of“Neiya No.10”

3.2 生产示范

2014年自治区胡麻品种生产试验5个试点中,“内亚十号”平均产量2033.4 kg/hm2,与对照“陇亚八号”相比,3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平产,1个试点减产,平均比“陇亚八号”(1982.25 kg/hm2)增产2.58%;与对照“晋亚七号”相比,2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平产,2个试点减产,平均比“晋亚七号”(1951.5 kg/hm2)增产4.20%(见表4)。

表4 “内亚十号”在自治区胡麻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Tab.4 Yield in the Inner Mongolia tests of“Neiya No.10”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精细整地,掌握好整地时间和质量,一般深秋与播前平整两次。

4.2 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秋翻前施,施肥量30000 kg/hm2以上。

4.3 精选种子,选择质量优良的种子,保证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率在90%以上。

4.4 适时播种,阴山南麓水地地区4月下旬播种,阴山北麓旱地地区5月上旬播种。

4.5 合理密植,水地播量52.5~60 kg/hm2,保苗450~600万株/公顷,旱地播量45.0~52.5 kg/hm2,保苗300~375万株/公顷。行距为20 cm,也可采用机沟播,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33.3 cm,窄行10.0 cm,播种深度为3 cm左右。

4.6 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浅锄,现蕾期深中耕,生育中后期拔除大草;水地种植第一水要早浇,一般掌握在枞形期到快速生长期之间(苗高5~7 cm);开花前旱情严重需浇第二水。

4.7 品种适宜种植范围:大于10℃年积温1800~3200℃的地区都可以种植。4.8 避免连作或迎茬。

参考文献:

[1]张辉,曲文祥,李书田,等.内蒙古特色作物[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张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优质、高产、抗病胡麻新品种“轮选2号”的选育及其应用[J].北方农业学报,2012(1):105-106.

[3]夏尊民,田玉杰,阴玉华,等.亚麻新品种 “双亚 17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3,35(4):169-171.

[4]李爱荣,米君,乔海明,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坝亚 13号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4,36(2):64-67.

[5]周宇,张辉,叶春雷,等.甘肃省胡麻白粉病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5,37(1):26-29.

[6]张丽丽,乔海明,曲志华,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坝选三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4):180-182.

[7]张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亚麻加工专用品种内亚六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2(5):194-196.

[8]夏尊民,姜颖,李秋芝,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双油麻 1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6,38(5):193-196.

[9]高凤云,张辉,贾霄云,等.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6):283-287.

[10]金晓蕾,张辉,贾霄云,等.我国胡麻品质育种现状及展望[J].北方农业学报,2014(1):117-119.

猜你喜欢

油用张辉亚麻酸
张辉名师工作室
光伏支架对油用牡丹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油菜高亚麻酸育种探析
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系选育
张辉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α—亚麻酸及其分布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美丽速成从“补”开始 LNA亚麻酸孕产期“美肤软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