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麻新品种华亚1号的选育

2018-04-27康庆华宋喜霞于莹张树权吴广文孙中义王玉富姚玉波黄文功谢冬微关凤芝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亚麻黑龙江省纤维

康庆华,宋喜霞,于莹,张树权,吴广文,孙中义,王玉富,姚玉波,黄文功,谢冬微,关凤芝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6;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哈尔滨150086;3.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

绿色植物亚麻全身都是宝,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目前利用亚麻研究开发的绿色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医疗保健,另一类是服装饰品。亚麻纤维因其特性优良而被称为纤维皇后。在发达国家,使用亚麻制品一直是身份的象征。由于亚麻抗菌、抑菌的特性使得采用亚麻纤维制造生产出的各式各样服装、家纺产品倍受大众喜爱[1]。近5年来中国每年于欧洲进口打成麻量均在11万吨左右,80%左右的欧洲打成麻和二粗销往中国。中国亚麻纱线、亚麻胚布及亚麻制品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0%以上,已成为亚麻生产大国[2]。亚麻籽中含有的α-亚麻酸能够有效改善人体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且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防止脑梗塞及血栓性疾病等;此外,亚麻籽中的木酚素发挥雌激素作用,抑制激素代谢异常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子宫癌、乳腺癌等疾病发生[3]。亚麻籽油中含有10余种环肽,总含量0.5~2.0 mg/g,环肽是亚麻籽油重要的副产物,和普通直链小分子肽相比,环肽化学性质更加稳定,在体外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以及其他一些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消炎、护肝等,应用前景广阔[4]。作为绿色植物的亚麻是未来中国大健康的必需品。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亚麻已从黑龙江省少数地区种植的区域性经济作物,一跃成为遍及大半个中国的全国性纤维作物[5]。亚麻原产于埃及及地中海东岸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安徽、河南同纬度),具有温带作物的特性,从出苗到开花期间的适宜温度平均为11~18℃,日照时数700 h左右,生育期活动积温1500℃以上,亚麻营养生长阶段喜温凉湿润气候,开花至成熟阶段喜日照多、雨水少的温暖干燥气候。中原地区的生态条件适宜亚麻生长发育[6]。安徽地处中原,在皖南双季稻地区,亦可同南方各省,将亚麻作为冬作物种植于冬闲田。亚麻在皖北旱地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亚麻收获期与小麦相近,不影响后续作物播种,用亚麻代替小麦,毛收入可由6000元/公顷增加到14000元/公顷[7],但我国现有亚麻品种大部分在北方选育登记[8-11]。在我国亚麻纤维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安徽进行品种鉴定筛选适宜中原地区的亚麻品种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为了培育出优质、高产、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亚麻新品种,适应“两高一优”效益型农业发展战略,推动亚麻种植业、亚麻原料加工业和纺织业的发展,我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为目标,在安徽省开展了亚麻品种的鉴定工作,并于2016年10月育成亚麻新品种华亚1号。

1 选育过程

华亚1号是2007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以AGTHAR为母本,以从俄罗斯引进的种质资源D95029筛选到的多胚单株D95029-7-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H07020,然后连续4代自交,选择优良株系,再进行株系鉴定试验和品比试验,将表现好的株系H07020-2进行多地选择和抗病性鉴定。2013~2014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民主示范园区进行了品比试验,该品系表现出高纤、优质、抗倒、早熟特性。2015年所内鉴定试验其纤维含量及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黑亚14号,于2016年参加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试验(编号为H001)。

选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2 选育结果

2.1 黑龙江省鉴定试验

2013~2014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民主示范园区组合品比试验中,其原茎产量6760~8333 kg/hm2,平均比对照黑亚14号增产10.87%,纤维产量达到1649~2326 kg/hm2,增产极显著。2015年所内鉴定原茎、纤维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6%、30.58%(见表1)。华亚1号是一个集高产、高纤、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强优势高产型的亚麻新品种。

表1 2015年黑龙江省鉴定试验结果Tab.1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test in 2015 at Heilongjiang

2.2 安徽省登记试验

2.2.1 生长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亚麻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出苗期相同,从播种到出苗期大约为7 d。17 d后进入枞形期,比对照品种提前1 d,枞形期长15 d左右,于4月23日比对照品种提前1 d进入快速生长期,20 d后,比对照品种迟3 d进入现蕾期。5月19日进入开花期,迟于对照品种2 d。开花24 d后,6月12日到达工艺成熟期,迟于对照品种3 d。6月23日进入种子成熟期,比对照品种晚熟4 d。在种子成熟期后的第二天,分别进行收获。该品种生育期为93 d,比对照长4 d。在抗倒性方面H001强于对照品种中亚麻2号。

表2 生长情况表Tab.2 The growth situation

2.2.2 产量性状比较结果

品种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10行区,行长5 m,行距0.2 m,有效播种粒数2000粒/m2。区间道0.5 m,组间道1 m。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华亚1号原茎产量6320 kg/hm2,比对照增产15.75%,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 品种原茎产量Tab.3 Stem yield of different varieties

表4 原茎产量方差分析Tab.4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yield of stem

表5 原茎产量显著性分析Tab.5 Significant analysis of the stem yield

2.3 特征特性

该品种花蓝色,茎绿色,叶披针型,叶片相对细长,抗倒抗病性强。种皮褐色,千粒重4.6 g,在安徽省种植生育日数93 d,属中早熟型品种。株高112.5 cm,工艺长度80.13 cm,分枝5~6个,蒴果16~18个,茎秆直立,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强。

表6 品种农艺性状表Tab.6 Economical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2.4 栽培技术要点

2.4.1 适时播种

北方4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播种。根据耕作制度,采种田应尽量适当早播,采麻田可适当晚播,以利于提高原茎产量,但易发生倒伏。播深2.0~3.0 cm。在安徽六安地区可以春播种植,播种时间3月上旬至4月上旬均可,收获期在6月中旬至6月底[12]。

2.4.2 合理密植

生产田种密度为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2000粒。繁种田种密度为每平米有效播种粒数1500粒。

2.4.3 科学施肥

华亚1号抗倒性强,对氮肥要求不高,每公顷可施尿素150~225 kg、磷肥300 kg、钾肥225 kg。磷钾肥可作基肥一次施用。

2.4.4 合理轮作

亚麻不宜连作,应轮作,前茬玉米、大豆、马铃薯皆可。

2.5 适宜区域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安徽、云南等省以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佳木斯等地区种植。

参考文献:

[1]王丽英,姜丽芳.绿色植物——亚麻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纺织,2017(2):1-3.

[2]梁龙.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亚麻未来——2017亚麻国际(上海)论坛在沪举行[J].中国纺织,2017(7):64-64.

[3]郝文来,刘连生.亚麻籽功能成分的综合提取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2017(20):102-104.

[4]左洋,滕英来,张宁,等.亚麻籽及其环肽的研究进展[C]//“食品工业新技术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

[5]周文新,孙焕良,郭清泉,等.我国南方亚麻产业化发展刍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1):7-10.

[6]邹长明.中原地区亚麻产业化发展前景与对策[J].作物杂志,2003(6):7-9.

[7]邹长明.加快安徽省亚麻产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26-1027,1030.

[8]王玉富,邱财生,Jan Szopa,等.纤维亚麻新品种中亚麻4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40-41,45.

[9]牛海龙,徐驰,潘亚丽,等.纤维用亚麻新品种吉亚7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6-27.

[10]赵德宝,关凤芝,路颖,等.“十五——十一五”黑亚系列优异创新种质简介[J].中国麻业科学,2012,34(4):196-198.

[11]李秋芝,姜颖,夏尊民,等.双亚系列亚麻品种特征特性的综合评价[J].农业与技术,2017,37(17):22-23,32.

[12]杨龙,陈发宏,王斌,等.密度和播期对六安地区亚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05,27(6):308-311.

猜你喜欢

亚麻黑龙江省纤维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谢雪君纤维绗缝作品选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亚麻·亚麻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