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数学教育观念 创新数学教学理念
2018-04-26黎芳
黎芳
摘 要:课程改革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基于此,笔者通过本文简谈数学理念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数学;理念;创新;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四、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当今人类以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五、加快数学教学改革
(一)强化数学教学的灵活性。职业教育因其自身特点,不应该成为初中教学的一个简单延续,而是应该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培养。数学是一门强调知识系统、完整的学科,但是不同的专业教学时老师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对数学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比如电子专业学生要加强三角函数教学,机电类的则应该加强几何构型教学。通过数学教学,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专业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素养,是数学课教学更多的是围绕专业课,专业课需要什么,数学就偏重于什么。
(二)加强教学互动性。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应该强调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通过互动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老师需要抓好课堂的45分钟,通过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消化和整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改革学分评价方法。一直以来,对于教学评价主要还是集中于考试上面,几乎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功能的全面性,用过分单一的评价体系来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排序,这样给学生和老师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课要求设定不定的评价体系,要充分的尊重个体差异,引入学分制,让学分制真正的落实到位,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5(36)
[2]崔爱红.浅谈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