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浅析
2018-04-26后锦峰
后锦峰
摘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而且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高中数学教学若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上述情况,对高中数学进行分层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法研究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难度比初中数学的难度要大一些,再加上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时基础不是很扎实,没有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有些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骤减。再加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也有着很大差异,所以接受的教学信息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都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所以教师务必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实施教学计划,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分層教学的实施
(一)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分层教学的方法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来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只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不能人为地制造等级带来教学上的麻烦。而应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让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经过学习后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缩短和其他同学的成绩差异。如此,学生的心理就能达到平衡,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
因为学生数学素质的不同,再加上教材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也要分层设计,不能笼统地写成一个教学目标.那么在教学目标分层时,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学生的识记能力;(2)学生对知识点的领会能力;(3)对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能力;(4)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5)对数学知识的复杂综合应用能力.根据这五个分层,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个分类,第一分类的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要完成前三个教学目标;第二类的学生要完成前四个教学目标;第三类的学生要完成全部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知识讲解时,我就要求第一类的学生能够记住公式,能够运用此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要求第二类的学生能理解公式的推导,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第三类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所以要想完成拟定的教学目标,就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到东西。在授课时,以第二类的学生作为基准,同时兼顾第一类和第三类的学生。恰当安排这三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从易到难,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使第一类的学生能“吃得下”教学内容,第二类的学生能“吃得好”,第三类的学生“消化殆尽”。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6个问题:(1)什么叫函数?映射?(2)如何理解“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3)如何理解“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4)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5)请从映射的角度给函数一个定义;(6)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在这6个问题中,前面两个问题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我要求第一类的学生务必掌握它们;中间两个问题属于中等程度的知识,要求第二类的学生能“吃透”它们;最后两个问题难度稍大,我要求第三类的学生掌握它们.通过这样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外作业的分层
课外作业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所以,在学完每一章节的内容时,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所以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我在布置课外作业,也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知识方面的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以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为主,比较适合第一类的学生;(2)给第二类的学生另外布置一些略有提高的数学题目;(3)给第三类的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综合知识较强的题目,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结语:分层教学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使他们有成就感,能使他们真正学到了一些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五)分层评价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样可能打击高层次和低层次学习数学的热情.要做好双向的激励工作,促使学生更爱学习数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给予不同的解答,以适应学生为主,针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多加关注,鼓励激励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信心,针对不同的层次给予不同的测验试题,让学生在同层次的纵向比较,同时也要加大统一试题的比较,让不同层次学生比较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个古老的教学理念,又有其崭新的时代意义。分层教学既是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是数学科目特点的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此教学模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同,很多教师在慢慢尝试用这种模式执教,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阮如辉.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J].师道·教研,2014(7).
[2]张峰.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班级分层教学[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