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趋势研究
2018-04-26李学峰
摘 要:国有林场属于林业生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组成,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我国国有林场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也深刻体现林业产业科技创新以及林业的现代化。在新时期林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我国国有林场的林业资源能否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相关单位重点研究之议题。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趋势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75
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1.1 社会目标
关于森林资源的核心目标,则是给人们提供全方位的相关产品或原材料,森林资源完成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对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最大程度上实现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1.2 经济目标
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经营能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幅度。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也就是指能为社会供给大量丰富的林业产品,还能进一步促进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森林资源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状态还能够为广大林场通过经营一些林产品而赚取稳定的经济收益,这在某种意义对林场的环境有极大的改善,还能持续更新树木的种类,为林业长远经营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并创造全新的发展动力。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改培天然次生林
目前,我国个别林场中天然次生林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林木生长速度放缓、林地资源利用度不高以及單位面积上积蓄量较少等方面。在这种条件下,就急需对天然的次生林运用改培的方式。该方式的关键手段则是近自然森林的经营方式,具体做法是确保林场中的良好树木种类,然后将不健康的树木剔除,最终实现优化森林生态属性的目的。
2.2 培育针叶树种大径级材
严格遵循“因地植树”的原则,培育的高度超过26m、直径为超过50m的主林层树木。在采取该方式的过程中,运用的核心手段就是针对针叶类树木的生长态势以及其在生物学中的表现特征,通过多次筛选的步骤将良好的树木保留,由此导致森林的密度逐渐降低,再根据不同时期完成对树木的修剪工作,进而培育出无节的优良木材,有效完善林场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形成乔木、灌木、草木等多种树木相互结合的立体式森林资源组成,提高林场的林分质量、景观品位和森林的3大效能。
2.3 科学培育后备资源
针对我国北方国有林场造林地稀缺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改造。具体做法是在造林过程中,采用较强耐受性的樟子松等树种,使用高规格的优质容器苗,然后对造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栽培时培土撤桶栽植,从而有效增加造林苗木成活的可能,容器苗被运输时强调一定委派专人驾驶专车完成运输,保障在运输中的所有环节都科学且符合规范,最大程度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2.4 建立森林动态监测系统
建立森林动态监测系统,对森林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森林培育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要能立即发现并给予解决。为了使监测资源能尽量节约,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浪费,可以选用那些检测后具有代表性的森林作为抚育的区域。所以,创建全面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指的是能第一时间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数据进行更新,还能自动且准确地分析出某一段时间内监测积累的海量数据。
3 发展模式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模式主要目标是,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的正确引导下,再综合林场本身存在的自然条件、林地的资源、经营的模式等目前现状,形成1套最适宜当地林场的经营模式,培育出众多良好的森林资源,使得森林所有生态属性持续发挥。以此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提升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模式的主要措施是3点:注重资源的培育,对林木的数量、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创新经营模式,种植混交林;设立经营的终极目标,对多功能森林进行重点经营;调整经营方略,建议从粗放型经营不断转向集约型经营。
4 结语
要发展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就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在确保森林资源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多重利用。按照市场需求,对森林实行资源的采伐与培育,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场还需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在生态资源的引进以及建设等方面,更高效地达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祝江云.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构思[J].科技资讯,
2010(6):144.
作者简介:李学峰(1968-),男,辽宁凌源人,林业高级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林业技术及苗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