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2018-04-26黄修君毕景浩张祥海
黄修君 毕景浩 张祥海
摘 要:探究花生在曲阜市及周边类似区域的合理栽培密度。运用山花9号在曲阜市良种场开展实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根据当地气象、土壤质地和耕作水平,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才能实现增产增收。
关键词:花生;产量;不同种植密度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06
试验目的是探索花生在曲阜市及周边类似区域的合理栽培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品种:山花9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曲阜市良种场;土壤潮褐土;耕层土壤质地中壤。土壤肥沃,耕作层土壤营养含量:有机质1.4%、全氮0.120%、全磷0.101%、速效N104mg/kg、速效纯P16.1mg/kg、速效钾112mg/kg。平原井灌区,轮灌周期5d。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6个处理:
(ck)8000穴/667m2;10000穴/667m2;12000穴/667m2;14000穴/667m2;16000穴/667m2;18000穴/667m2。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6m2。
1.4 试验过程
2014—2016年重复试验,试验过程一致。播种期4月30日—5月5日,成熟期9月5—10日。垄距85~90cm,垄高10~12cm,垄面宽55~60cm,垄上种植2行,行距30~35cm,单粒播种,株距按试验设计密度留穴。各处理区的平均保苗率平均达97%以上(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调查中得出,2014—2016年不同密度各处理间的生育期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
2.2 不同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不同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见表2)。从表2可见:不同密度对株高没有影响。单株饱果数、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呈现总体相同的变化规律。单株饱果数随密度加大而降低,以处理1最多,平均9.6个/株,处理6最少,平均6.7个/株,比处理1少2.9个/株;单株秕果数随密度加大而增加,以处理6最多,平均4.8个/株,比处理1增加1.8个/株;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出米率随密度加大而降低,以处理1最高,以处理6最低,平均百果质量处理6比处理1减少4g,果仁质量减少8.4g,出米率减少2.3%。
2.3 不同種植密度对产量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见表3。从表3可见: 综合3年的平均产量,以处理4产量最高,平均为507.9kg/667m2,比对照1增产33.4%;处理3平均产量为481.4kg/667m2,居第2位,比对照1增产26.5%;处理5第3,平均产量为478.2kg/667m2,比对照增产25.6%。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差异达0.05显著标准。处理6、1间不显著,处理2、3、4、5与处理6、1间差异极显著,处理3、5间不显著。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其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单位面积内的株数、单株结果数、饱果数、秕果数、果重的综合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曲阜市春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000~16000株/667m2,处理4即14000株/667m2为曲阜市及同类生态区域的最佳种植密度;处理3 12000株/667m2可用在此生态类型下土壤肥力较高田块;处理5 16000株/667m2可用在此生态类型下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