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文本阅读课如何做到师生有效互动

2018-04-26毋趁心赵明霞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阅读课

毋趁心 赵明霞

摘要:多文本阅读的课堂与单文本阅读的课堂相比,为的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课;有效互动

如何才能在多文本阅读课堂上做到师生有效互动呢?下面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寻找合适实用的议题

崔峦老师说过:“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要看课堂效果。学生参与度高,每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首先选择的议题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1.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选择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邵亚楠老师执教的多文本阅读课《图画诗》在全国群文阅读大赛中获一等奖,她将诗歌的内容与图像结合起来,色彩鲜艳,图文并茂,三年级孩子特别感兴趣,在教師的引导下,孩子们发现图画诗的秘密:图画诗是一种形象有趣的诗歌形态。“诗中有图,图中有诗”是它最大的特点。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因此兴味盎然。教师由一首带多首,选择充满童趣、适合配图的诗歌,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编排诗歌,课外延伸为学生推荐《诗和远方》,得到了广大听课教师的高度认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了大家感兴趣的议题,学生整堂课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有效。

2. 语用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杜甫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既可以扩大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作者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多文本阅读课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因此选择议题时可以从表达方法入手。如学完五年级下册关于人物描写的一组课文之后,我设计了《名家笔下的外貌描写》这样的多文本阅读议题,选文既有课文中的片段,也有课外其他名著中的节选。学生在阅读、研讨的过程中,了解了如何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这样的议题还有《故事的结局》《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具有语用性议题的多文本阅读课堂会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大帮助。

二、 选取典型多元的文本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多文本阅读课堂的师生有效互动也和文本的选择密切相关,不是随便堆砌几篇与议题相关的文章就能上好多文本阅读课的,文本必须精心选择,这是教师创编教材的智慧体现。

1. 针对性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精心挑选阅读文本。根据学生学段的高低,来选择文本的长短,内容的深浅,充分考虑到学生阅读、理解及接受能力,来促进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突破儿童阅读质的飞跃。如执教五年级的多文本阅读课《故事里的“孙悟空”》,除了书本里提供的《猴王出世》,还可以选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这些选文,同样是写孙悟空的,但每个故事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却不同。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投身阅读,在不同的文本中不断质疑,不断发现,不断加深对孙悟空的认识,从中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2. 多样性

语文教学是系统工程,多文本阅读也应该具备系统性和多样性。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多文本阅读才能更好地整合阅读资源,丰富阅读实践,优化阅读效果。选文要兼顾各种体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也可以是浪漫抒情的诗歌;可以是形散神聚的散文,也可以是小中见大的微型小说;可以是寓意深刻的寓言,也可以是想象丰富的童话;可以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也可以是言简义丰的文言文;还可以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不同体裁的文本,使选文和议题之间和谐地互相作用,在议题的“同”中追求思维认识的“异”。如六年级上册,学完《金色的脚印》之后,可以上一节以《不一样的狐狸》为议题的多文本阅读课。教师可以选择文言文《狐假虎威》,也可以选择说明文《科学家眼中的狐狸》,还可以选择寓言故事《蝉与狐狸》和童话《列那狐偷鱼》,让学生通过不同体裁的文本,去多角度地了解狐狸,客观地评价狐狸,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 给予可操作性的指导

在多文本阅读的课堂上,由于出示的文本较多,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法,提出的要求不明确,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跟着跑了一节课,也没有看到什么风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拐杖。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要怎么做。需要达到的目标要难易适度。不能太容易,如果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完成,便会失去探索的兴趣。也不能太难,学生绞尽脑汁,都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清,那如何谈得上高效?

1. 填表格提炼信息

对学生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法很多,填表格就非常实用。教学多文本阅读课《送别诗的意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送别的地点、送别的人物、借助的景物分别填入表格,进而体会诗歌要表达的意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一根拐杖,在拐杖的帮助下,学生知道该怎样从文本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炼信息能力、概括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2. 做讨论达成共识

多文本阅读的特点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达成共识的过程。要想达成共识,就免不了讨论,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讨论内容。讨论的问题应该是一些学生不能轻易得出结论的问题,需要在讨论中激发矛盾,让学生在不断解决这些矛盾中重新认识问题的本质,进而达成共识。如《名家笔下的外貌描写》这一多文本阅读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外貌描写究竟要写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人物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好的问题能引发师生头脑风暴、观点交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合作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依托,在讨论时要给予小组成员合理的分工,教师要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师生互动有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多文本阅读课堂师生该怎样有效互动,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作者简介:

毋趁心,赵明霞,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阅读课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的书到了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阅读课该怎样上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互动的几点体会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推动有效互动,成就精彩口语交际课堂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