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互动的几点体会

2017-01-11张德宝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语文教学

【摘 要】“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合作学习逐渐在教学中占据主流位置,也成为课堂教学生命力的源泉。教师应借助于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让学生通过合作中的观察和体验、交流来获得认知上的提升,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互动;几点体会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一言堂”、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和单纯传授知识的特点,而对于学生的接受兴趣则考虑较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水平。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光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换言之,教学中少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本文就语文课堂如何用好互动式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小学生的价值取向,需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良好的合作氛围,能让每一名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品味到成功的喜悦,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学习较好的学生会讥笑领悟较慢的学生,甚至是冷嘲热讽。这样很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格自尊,合作学习的氛围往往会遭到破坏。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构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不盲从,并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学习、合作、交流,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他就有多“大”。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小组内成员发挥群体优势,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会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重要性,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例如:在教学《跳水》一课时,我把学生按6 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就“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每小组组长1人,负责本小组组织管理工作及小组成员的分工;记录员1人,负责本小组的讨论情况记录;提问者1名,负责讨论问题的提出;汇报员3人,分别扮演船长、水手、孩子的角色,负责将小组讨论情况及结果分角色在班上作具体汇报。在这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人都有具体的分工,每人都承担了重要的职责,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都得到了发挥,个性都得到了张扬,。小组成员之间良好的相互协作、配合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二、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

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时,由于里面的观点深奥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故上课之初,课堂气氛拘谨。于是我就从作者初次见“爬山虎”的特点谈起,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带给作者感受,并从中把爬山虎和叶圣陶老先生联系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文章中的观点。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地放开来,积极地进行探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地为新知的构建提供心理上的准备,才能具备不盲从权威的优秀品质,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

二是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习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习惯。《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在小组里说,在班上交流汇报,甚至辩论,大胆地汇报自己的思路与见解。

三是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习惯。把听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礼仪。

四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做过了就记住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购物讲价》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小组摆在“玩具柜”、“文具柜”、“用品柜”中,再现商店的摆设,然后要求各组分工(顾客和售货员),要求“顾客”每人要买一件物品,“售货员”要热情待客,比比看,谁买的最便宜,再说说购物所得。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是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习惯。众所周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有所学,有所获,有所发现,就得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伴随积极活跃的思维,才会产生疑问,只有通过疑问才能激发阅读、思考,“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质疑并释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主动探求知识。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这样对学生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要问的吗?”“你读懂了哪些?还有什么问题吗?”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应给予耐心的回答,视情况或在课堂上讨论,或课后单独讲解,或由其他学生回答或由教师亲自解答。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进行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作者简介】

张德宝,中专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语文教学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