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2018-04-26林红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实践

摘要:在高中教育中文言文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由于文言文自身具有一定难度使得学生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虽然我国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一系列教学方式及教学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等消极现象,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

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不断增加说明了文言文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就文言文教学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呢?

一、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要想探讨如何高效地学习文言文,首先就要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是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凝结了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或褒扬、或讽刺、或直白、或深刻、或教育、或感慨,无一不是体现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的需求。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文字表述和古人进行精神境界的交流,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让学生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品位,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充实文化底蕴。高中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阶段的教学中增加文言文的学习篇数,是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且在学习文言文的内容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

二、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文言文的具体方法策略

1. 語感的培养是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引导因素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朗读总是磕磕巴巴,不能连词成句,这是学生没有掌握其语言特点的重要表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就是语感。学生平时如果爱好阅读,那他的语感则相对较好,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也能较好的找到语句中的断句,从而将文章读好,了解其具体含义;反之,学生没有阅读习惯,平时也很少练习阅读、朗读等方式,那在进行文言文学习就更加费力,找不到其中的诀窍。语感的培养是长期坚持和锻炼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客观积累才能最终形成质的飞跃。语感的培养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阅读。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感讲述的就是语句中的层次划分,领悟句子中的含义从而将其断句,也就更加容易了。

2. 注意文言文中语言文字、句式结构的积累

文言文的困难之处在于句式结构多采用倒装、后置、前置等,有上文中提到的状语后置,还有宾语前置等。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需要记忆并且掌握的一大难点。这比通假字记忆相对而言更加困难,毕竟通假字有好多属于象形文字的范畴,结合现在的用法联系上下文就能了解古代的表示含义,反观古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特点,除了必要的增加语感的无实义的语气助词外,还有很多语法知识,就是所说的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掌握这些句式变化,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就更加容易了。所以,学生平时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句式结构的积累,培养自己的文言文知识。

三、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内驱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状况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只是将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词汇、重点语句进行翻译,并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之文言文学习自身是一种较为枯燥的学习,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讲解文言文背景、历史典故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文章趣味探索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被文章中的人物、名句所触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乐于学习文言文中的各类知识。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利用合作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 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诵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进行诵读才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具体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诵读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并且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文言文诵读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中古人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促使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诵读,并且结合文言文的平仄错落等特点,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将文言文表达出来,使得课堂教学并不仅是通过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表现,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及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总之,需要明确的是,通假字都有其特定的主体形式,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分析,定能找到其中的诀窍,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最终作用于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引思明理,通过古人对事物的看法,帮助学生探究现在社会应用中的人生哲理,从而将文言文中的思想内涵密切联系于现在社会中。对于学生而言,现在可能还不能真正理解,但是随着步入社会,终将能够感受到其文字背后的深刻哲理,这也就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化的最终意义。

参考文献:

[1]温曌婵.诵读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使用及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赵轶辉.“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影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林红,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