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

2018-04-26傅彩虹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验成功创设情境

摘要:习作难吗?难!但只要得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则不难矣!

关键词:诱发兴趣;创设情境;体验成功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有的学生甚至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而教师绞尽脑汁、苦口婆心、费尽口舌、进而大为恼火,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合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方法——诱发兴趣,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品尝习作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从害怕习作到爱上习作,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动之以情,诱发兴趣

许多文人墨客都说写文章是“情动而辞发”,而小学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情感,对自己喜欢和厌恶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耳闻目睹的新奇事,往往能够绘声绘色地描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的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厚,学习就越努力、越刻苦。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习作指导也不例外,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也乐于助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习作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激趣”。如教学《桃子熟了……》的想象作文时,习作一开始以动画片的形式出现了同学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孙悟空,他遇到了困难:花五年心血研究培植的仙桃成熟了,却无人知晓,该怎么推向广阔的市场?无奈之下,本领高强的孙悟空求助于同学们。此时,全体学生对于传奇人物的好奇心,对于弱者的同情心被激起了,强烈的助人欲望诱发了作文的内驱力,学生的習作兴趣高昂,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紧紧抓住时机,巧妙动之以情,诱发学生写作激情,学生在这一情景下,眼睛“亮”了,脑子“活”了,主体参与率大大提高,经常出现好几个同学抢着说的可喜情景。

二、 晓之以理,创设体验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素材,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体验情境。还是以《桃子熟了……》为例,本次习作中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仙桃成熟了,再不销售,将烂在枝头。情急之下,同学们表达的欲望和热情犹如开闸的洪流,各种经济繁荣的泉州市常见的经商方案出台了:开店、水果批发、开工厂生产水果罐头……随之而来的是给仙桃店、仙桃批发中心或仙桃罐头厂取个有创意的名字:“仙桃王”、“齐天桃”、“陶醉阁”等吸引人的名字学生信手拈来,孙悟空兴高采烈地开店去了。这时,我再次展示课件:仙桃王专卖店门可罗雀,孙悟空又发愁了。此时,同学们的心又悬起了,马上想到精明的泉州人对于不熟悉的产品不信赖,广告语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于是,动手写仙桃介绍书、广告语已成为帮助孙悟空实现愿望的需要。由于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加上泉州孩子独有的经商意识,写出的仙桃广告语、介绍书观点鲜明、生动有趣、异彩纷呈。

例广告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仙桃真遗憾。天上人间全知晓,大圣仙桃人人赞。]

例介绍书:

[桃(陶)醉阁的水晶仙桃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花五年心血研究培植而成,生长在花果山的仙土上,桃树吸天精地气,春天发芽,夏天长叶,秋天开花,冬天结果。此桃有五用:一、果肉香甜可口,可防御各种疾病,还可延缓衰老,美容养颜;二、果皮可以当面膜,用上它,皮肤白里透红;三、榨出的仙桃汁清凉可口,还可以当防晒露用;四、桃叶晒干后可作茶叶用,泡出的茶清热去火除口臭;五、桃核可磨成粉,当药材,治百病。此仙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D、E等,还含有钙、锌、铁、硒……二百多种营养元素,是休闲的最佳绿色食品,是王母娘娘指定每日必食水果。]

宣读介绍书、广告语时更是融入了经销商的主人翁意识,面对顾客礼貌有加、热情大方,让人一听就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丰富的素材,作文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下笔如有神。

三、 导之以法,品尝成功喜悦

有了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素材,教师再加以巧妙的点拨,指导学生精心组织好材料,掌握一定的顺序,挖掘事情的闪光点,深化主题,设计好开头和结尾,学生就能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如教学《桃子熟了……》时,先引导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孙悟空为研制五年的仙桃成熟了却无人知晓而忧愁,同学们新奇美妙的店名、灵性飞扬的广告词、不拘一格的介绍书帮助他解了燃眉之急,最后,仙桃生意红红火火,天上人间,家喻户晓,孙悟空乐坏了。然后,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的修改,先用修改符号指出学生该删除、该补充或错误的地方,让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师长帮改。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写好了一篇篇栩栩如生的作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习作的方法,提高了习作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档次,于是教师通过举行展览、自编作文报、出班级作文选、网上发表作文、定期评选“习作之星”“希望之星”、发给奖品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张心灵同学的《英雄难过仙桃关》、王翔灏同学的《桃子熟了……》被选编入《班级优秀作文选》,吴楷炜同学《那最美的人》获福建省二等奖,许媛媛、王蕴萱同学获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二等奖。学生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欢乐,更乐于练笔,结出丰硕的果实。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枝枝红杏出墙来”。

习作难吗?难!但只要得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则不难矣!

参考文献:

[1]王庆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浅谈教师如何教育学生[J].职业,2009,(05).

[2]任雪娟.新课标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3]张安秀.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与建议[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简介:

傅彩虹,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体验成功创设情境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音乐教学中学习主动权提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