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小实验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捷径

2018-04-26邢大法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通过家庭小实验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可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究家庭小实验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位运行。有效地组织家庭小实验的实践是实现课堂改革中师生角色变化的好途径。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变为平等民主关系。

关键词:高效课堂;家庭小实验;有效组织;选题原则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倡導以科学探究的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为响应高效课堂教学的时代呼唤,高效的课堂教学,“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家庭小实验是一种在家庭开展的“非常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配合教学的需要,教师把实验的内容、要求、方法等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创造实验条件,自己动手完成一些有趣小实验等。实验所用的器材和药品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的,这些小实验可以在家庭完成,可以带到课堂上做,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完成。为师生理化实验服务,成为理化学科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一、 家庭小实验的开展的意义

(一) 家庭小实验的开设实际上是理化学科课程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是落实理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设家庭小实验,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家庭小实验的开设无疑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教学实践表明:在家庭小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能力、智力的发展,良好的科学品质的培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 对课程标准落实的一种创设性工作,有效地让学生的实验探究落到实处

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倡导废物利用、节俭药品,渗透绿色环保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接近生活,真正让理化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让学习走进生活。有效减轻实验老师的负担,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研究提供支持。在研究、组织、辅导学生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更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为此,我校化学组老师根据教学经验,积极探究家庭小实验的实效性。初中的物理、化学实验现象和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要求学生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理化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的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复杂的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定性的感性知识多,定量的理性的逻辑内容少。

积极探究家庭小实验的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是达到高效课堂目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地组织家庭小实验的实践是实现课堂改革中师生角色变化的好途径。学生有被动变为主动,变为平等民主关系,教师高效组织,相机指导是做好家庭小实验重要前提,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实验室的管理员要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可谓是“瓶瓶罐罐为仪器,油盐酱醋是药品”。这样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

认真组织好家庭小实验,探讨有效地家庭小实验组织形式尤为重要。家庭小实验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选材。当然还可以以教学过程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家庭小实验的选题,以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或废弃物,制成替代仪器,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来完成教科书上的实验、一些家庭小实验、课外的一些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化学并不神秘,身边无处不化学,使学生对化学有一种亲密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满足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过于容易,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决;过难,学生怎么苦思冥想也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探究价值,或者探究价值很小。如探究食盐能否溶解于水中,与探究影响食盐溶解的因素这两个实验。前者由于学生日常生活生活中已经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而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没有探究价值,而后者虽然学生有食盐溶于水中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影响食盐溶解的因素,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思考过,然而,通过家庭实验学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因此,这一问题对学生具有探究价值。

二、 家庭小实验案例选择的几个原则

(一) 同步性原则

家庭小实验的内容应围绕教材内容同步进行,这样才能

对所学知识起到“推波助澜”的强化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应建立一个包含九年级化学多个家庭小实验的案例库、初中物理家庭小实验的案例库,并持续更新。

(二) 易得性原则

针对每一个家庭小实验,教师必须预先考虑该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在学生家庭中是否易得,排除进行试验的困难。教材中没有安排的家庭试验,亦可因其试验材料的易得,实验内容具有较好的教学价值,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三) 目的性原则

做实验不能“看热闹”,应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前要写实验设计方案,试验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实验后要分析结论、完成报告,这样才能从试验中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加強家庭小实验的组织实施,提高实验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实效性,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可以有所突破。

(四) 安全性原则

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安全是学生实验的第一要务,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为确保安全,教师要提前指导,涉及用火、高电压强电流、酸碱的实验应有家长或老师在场。

(五) 趣味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家庭小实验感兴趣,布置的家庭小实验一定要有趣味性。当然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现有的家庭小实验,如杯子吞鸡蛋、用金刚石刻花玻璃、用酚酞与氢氧化钠制作“密写墨水”、“无字天书”以及“鸡蛋的浮沉”魔术、用易拉罐作小孔成像、用易拉罐制取氢气等,还要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及实验仪器。这些既有趣又易做的实验,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理化实验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素养,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讨学习,使课堂更高效。

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观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探究所有的化学现象,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化学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理解化学;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小实验集科学性、探索性、创新性、趣味性于一体,而且不同于实验室里的学生分组实验,没有现成的、成套的仪器设备,也没有教师亲临指导,完全要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步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动手完成。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积极的、有选择性地开发和利用化学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晓洲.浅谈农村初中如何有选择性的开发和利用化学家庭小实验,2010,10.

[2]于永.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替代品的开发与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7,11.

[3]初中化学探究活动汇编[M].人民武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邢大法,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
基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七步教学法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