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达《道北京》,道出北京往事
2018-04-26
《道北京》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京味儿随笔集。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和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双星联袂,共同把北京民俗往事一一道来。刘一达执笔的这本书,以随笔和纪实的方式,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北京的人文历史,介绍了古都的风貌,细致地描述京城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他对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变迁的思考。李滨声则用漫画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道北京》一书分为“含英咀华”、“悠悠岁月”、“有典有故”三部分,共32 篇。文章充分体现刘一达的京味儿语言风格,表现他对北京人文历史的独到观察和解析力。文章虽都不长,但娓娓道来,张合有致。以《赏中秋节》一文为例,其中写道:“老北京人认为月属阴,所以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虽然祭月的风俗已经没有了,但中秋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饮酒、赏月、赋诗、吃月饼的习俗始终没变。”文章中不仅写了习俗,也研究了历史,他说:“由皇帝下令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在宋代的太宗年间。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描写南宋都城临安的中秋之夜,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大户,家家都要聚在一起,吃上一顿晚宴,一同饮酒赏月,街市玩月赏景的游人如织,“婆娑于市,至晓不绝”。到了明代,才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清代,中秋节的规模和内容更加丰富,北京城到处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家家户户赏月拜月。民间出现了家里摆放兔儿爷和烙团圆饼的风俗。这一天,不管平时人们多忙,也要回到家里,与父母一起吃顿团圆饭。”宋代正式过中秋节,明代有了吃月饼的习俗,清代中秋节的规模和内容更加丰富。那么,中秋节的阖家团圆,与大年夜的阖家团圆有什么区别呢?文中说:“中秋之夜的团圆饭,与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有着不同的意义。中国长期以来是农耕社会,秋天是农田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高粱熟了,玉米熟了,谷子也黄了,苹果、梨、葡萄、枣儿也上市了,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所以八月十五的团圆饭,有合家欢庆和共享丰收的寓意。”仅一个中秋节就讲得如此通透实属不易。
《道北京》书号:ISBN 978-7-01-019573-5/定价:50.00元出版日期:2018.10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插画作者李滨声擅长“讽刺漫画”,也是行业内响当当的人物。李滨声是中国漫画界著名奖项“金猴奖”的得主,1949 年,他还曾参与天安门上毛主席的画像工作;1952 年,27 岁的他为配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京召开,设计并完成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雕塑“和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