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观教育研究与探讨
2018-04-25刘庭江
刘庭江
摘要:随着社会教育全面改革的推进,高职教育也不断地在创新完善,高职学生由于普遍素质相对偏低,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较低,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对他们的法制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当前认识法律的状况,以及教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法律认识现状;教育现状;解决方式
引言:
法制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法制观道德观,以及意识行为准则与强化社会生存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要以有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乐于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记住理解法律相关知识,从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一、法制教育
1.法制教育定义
广义的法制是指法律制度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狭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的、平等的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学生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掌握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2.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
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是向青少年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懂法、守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青少年法制观念,培养青少年成为法治社会守法公民的基础性工作。06年中央就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诚实的品质和责任意识,提升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高专学生法律认识现状
1.高职学院生源渠道。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的落榜的高中生,另一部分是三职生,三职生的含义是职高生、技校生、中专生;三职生往往是初中毕业,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因此他们的普遍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严重,三职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学习成绩较差进入高职后,主要的经历与时间都在技能训练上和专业课学习上,因此对于法律基础课的常态是认为自己不会做违法的事情,因此不懂法,也没有关系,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高职学生法制教育并不理想,使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的水平不相当。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在于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衡量一个学生的法律水平,主要看他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意识的强弱。当今我国法治不断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大学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也随之提高,但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水平知识提升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高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学生们法律基础薄弱。
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法律信仰,根据有关调查表明,一些学生在思想上过分夸大社会的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现象,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从思想上扭曲了权益法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学生缺乏坚定的法律信仰,因此,也就很难在行动上自觉的遵守法律要求。近些年来学生,甚至研究生知法犯法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而高职学生违法犯罪也是屡见不鲜的,从一般性违法犯罪到严重的情节犯罪这些都体现了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现象。
三、高职高专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我国近几年对于学生的教育一直不断整改,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在教育体系上也在逐步深化改革,教育目标已经慢慢向着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应用性人才发展。但我国在针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上还得不到重视,使得法治教育没有发挥很好的实效性。各高职院校在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上还需要努力。
四、具体的法制教育建议
我国许多学校以及大多数家长在教育上,还是更多的对专业技术方面的比较重视,总是认为有上有技术就能找到工作,在法制教育上没有足够的认知。针对现在这种现状,学校已经开始提高对法制教育的关注度,并且经常开展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对法制教育提高重视。
1.组织建立法制社团
如某个高职院校对普法教育的普及做的就很好,首先学校组织法律专业的学生与教师,组织建立一个法制社团,还要经常安排一些普法活动,同时还对学生在法律咨询上给予免费的帮助。其次,在法制社团的下面,还建立一个纪律委员会,它是辅助法制社团的一项掌管纪律的工作,主要负责纪律意识比较差的学生并且监督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控制力,从而给学生守法、守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社会对家长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今的社会对于全民普法的工作进度已经很快了,不过有高素质、高学历人的犯罪事件逐年增多,所以,社会的普法工作者还是需要克服困难,勇往向前。
2.改变思想上的误区
有少部分的学校领导干部在学生法制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作为教育者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直接影响学生对法制学习的态度。傳统的高职院校在教育培养上,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等技术型人才,这就使得在学生素质上教育有了缺失。因此,根据现阶段教育的发展,在高职院校要重视加强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既有技术,又有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3.完善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并且针对各项工作建立并完善其规章制度,是院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在每项工作中都能有规可循。在针对学生方面,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考核、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评优、助学金的方面,学生干部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上,要认真监督,按学校的规定办事,要严肃处理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学生。这样守规守纪的办事,才能使广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法治观念。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技术型人才的教学基地,思想政治中的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以及意识行为准则,强化社会,生存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高职院校,要把法治教育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法律,了解法律,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李永进;;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河北省关工委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2]梁秋实;刘孝士;张红瑛;;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柏宏媛;张建国;;浅析现代高校的法制教育[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陈荣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小学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