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探究

2018-04-25伍勇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教学

摘 要: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幼儿阅历以及心理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假如幼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可能影响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幼儿阶段的体育教学,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创新的意识,不断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进而不断优化幼儿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体育课;个体差异;教学

一、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一) 凸显幼儿体育意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从事幼儿教学的老师应该具备多种教学方式,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每一个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演绎,因此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了解各种体育项目,并且不断培养自己对体育的兴趣,这样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体育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比如老师在体育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两组,男女各一组,可以使用“齐步走”形式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锻炼,虽然在初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幼儿不断长大,这个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由此看来,需要对幼儿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更好更快的成长。

(二) 有利于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对幼儿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对适合幼儿体育发展的器材以及相应的场地进行重新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迎合幼儿对体育的渴望。与此同时,老师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计划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老师可以结合自身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实施教学。与此同时,充分结合幼儿对实际配置相应的体育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不断优化幼儿方面的体育教学质量。

(三) 课外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笔者通过结合理论以及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认为,只有在幼儿体育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激发老师教学热情,使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幼儿在体育方面的积极性。

二、 幼儿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 在幼儿体育教学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应该在幼儿教学方面实施多样化的方法,由于幼儿的心智有机心理还不成熟,往往表现为好动以及好玩,假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高度一致,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围绕一个项目,那么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幼儿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效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每节课中设置三个以上的项目,并依据一定的原则,比如由易到难,每个项目在时间上应该设置合适的时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第二,老师应该在幼儿体育教学中融合游戏的思想,和高年级的体育教学相比,幼儿教学显得比较简单,基本不存在困难,主要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演绎。老师在对幼儿教学课程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幼儿自身的实际,与此同时充分和游戏的实现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例如老师在实施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习表演大雁排队以及排列成小火车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凸显寓教于乐的效果。第三,在幼儿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因素。因为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教学,其最终的目的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由此看来,老师在编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使其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郊游,以及打沙包等,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近生活。

(二) 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从实质上而言,在体育教学中幼儿的学习环节属于不仅是他们认知的过程,而且是对体育活动的一种尝试。一般情况下,幼儿在教学过程表现得比较活跃,并且充满好奇心,往往老师需要回答许多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使得幼儿能够迅速地进入活跃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捕获幼儿的认知趋向,这样老师才可以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可以不断培养幼儿的个性。只有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當出现一些疑难问题时,通过老师的引导,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以及相应的求知欲。在体育课堂上,一般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假如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在旅途中遇到突发事件,比如汽车不工作了,我们该怎样处理?当幼儿听到这个问题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可以凸显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而且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

(三) 提高教师的积极态度,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在对幼儿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态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情绪以及今后幼儿的世界观等,此外,幼儿的情绪往往可以对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关学者指出,假如在课堂上采用积极的情感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而且可以产生愉悦的情感,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感到焦虑的学生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会严重削弱学生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老师在给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态度,对学生出现的焦虑问题进行开导,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幼儿体育课堂上应该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给幼儿营造一个祥和的课堂氛围,从而不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养成积极的情感。

(四) 引领幼儿进行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幼儿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幼儿教学课堂中,老师仅仅扮演者示范以及权威讲解的角色,这样幼儿在这种状态下,就会有意识的模仿老师的行为,从而幼儿不能针对体育形成有效的认知。由此看来,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创新,不断提高幼儿的主体意识,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且老师可以在幼儿参与过体育活动之后,引导他们进行技术动作总结,从而可以让幼儿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可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我认知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总结技术要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当幼儿总结完毕后,老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及修正,从而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达到动作的标准性。

三、 结语

总之,在幼儿体育教学模式中进行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在体育方面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此外,在幼儿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教育工作不应该因此而止步,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克服困难,这样才能为幼儿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得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童朝辉.幼儿体育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187-188.

[2]刘桂平.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189-190.

[3]程玉双.幼师幼儿基本体操课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伍勇,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爱兴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