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8-04-25王桂兰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生活化情境的融入,可以让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更好地激发,并且更好地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认知。随着新课程教学思想的提出,数学教学更加强调生活化教学,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改善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纳入知识结构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氛围;注重实践;生活用语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储备专业的教学理论,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出解决办法。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的集中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着力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素养、提高学生生活感知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数学学习效益。

一、 运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 体现出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由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尚没有形成较强的逻辑性思维,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采取传统枯燥的教学手段,没有具体地引导和参考,学生很难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由于教师长时间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活动,由此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而通过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到课堂中,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具体和直观,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2.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相比较其他学科,数学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乏味、枯燥。特别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讲,普遍不喜欢枯燥的数学学习;同时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比较单一死板,由此更加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开展,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生活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小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还可以创建出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数学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由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1. 利用生活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创建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各种生活场景,由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更加乐于接受知识。有效的生活情境,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创建好的生活情境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性。比如说: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创建生活中常见的超市购物的场景,同桌之间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假设一个书包58元,一支笔2元,一本书24元,一个笔袋16元等等;然后,学生可以将几样商品加在一起,计算一下价格,也可以选出两个商品,互相进行比较。

2.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利用生活情境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创设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多媒体技术,教师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生活情境的营造者。考虑到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如果能够亲自参与进来,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说:在《年、月、日》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出一个年历,同时将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还有中秋节、端午节、元旦等等重要节日,标注出来。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不仅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由此可见,利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实现了数学知识由难到简的转变,也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3.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有意识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利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结合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时实效性和真实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与实践活动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比如说:在《分米和毫米》章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测量实践活动,测一测自己的身高,也可以测一测教室的长度、桌椅的长度等等。此种实践活动比较具有吸引力,学生均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极大程度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4. 采用生活语言,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生无法在数学课堂中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都只采用专业术语进行教学,加之小学生理解能力較弱,专业术语的使用难免会增大学生学习的负担,导致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现象。对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入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数学教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晦涩难懂的数学理论。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课堂氛围过于枯燥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笑话或故事,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带动课堂氛围。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教师能够更容易地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课堂内容。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小学数学和生活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对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来提高教学的素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小学生能够打好数学基础,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创设合适生活情境促进小学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2]鄢祖忠.生活情境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3]国玉山.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生活情境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

[4]何昌棣.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1).

作者简介:

王桂兰,云南省保山市,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
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中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策略
爱与责任 成就有效课堂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让游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价值
增强互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