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员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2018-04-25朱毕华

神州·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潜意识

朱毕华

一、创造充满灵性的自己

人们常说“只有角色大小之分,而没有演员主次之分”,电视节目中也时常播出一些关于老演员的采访情况,他们总是根据切身实际体会,生动解读这句话的真谛。这首话对我的触动记忆犹新,导致我的心灵为之一颤。

角色与演员。角色来源于表演中的分工不同,演员则是一种职业,分工有轻有重,而职业则不分高低。如当年人们广泛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劉少奇同志在接见掏粪工人时,也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国家主席是为人民服务的,而掏粪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之间虽然有着分工的不同,但都是为了人民而工作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份内之事才是正道。

上面几句话不知感染了多少人,以至于演路人甲与小兵乙的演员们都能恪尽职守,在自己的表演之路上想着总有一天会成为明星。这句话同样也激励着大量从事平凡工作的人,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懈努力,坚持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

如前苏联戏剧大家斯坦尼斯夫斯基,是一位对戏剧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其主要著作就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演员自我修养》。

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愿意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周星驰的电影,而《喜剧之王》当中的主角尹天仇却天天捧着《演员自我修养》,不但在自己休息的时候看,而且在读书的时候就担任过一些如死人一样的角色,而去感受书中包含的道理,由此可见这本书能够引起多数演员的注意。

笔者认为人们在观看电影过程中,都会想到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尹天仇会如此如痴如醉呢?就像痴迷武术的青年人得到一本武术秘籍一样,宁可天天不与他人见面,也要自己躲在屋里看书。

我在拿到这本书之前,认为这是一本规范的表演理论书,如同一本平淡无奇的教科一样,因此并没有抱着多大兴趣。

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完全超乎我的想象,虽然书中将舞台戏剧表演的各种要求均融入到不同章节当中,但其写法却与众不同,有着超乎寻常的规范与理论,是以一个刚刚步入演员行业的青年人角度,展现自己慢慢成长的经历,可以将其作为一本课堂笔记与学习心得。

我对其细细体会,认为这可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原因吧。如果是一个外行人拿到了这本书,那只能是在阅读中感受到痛苦了,宁可自己去看一部平淡无奇的电视剧,自演员的身上去慢慢学习表演技巧,也不会接触这本书。

作者觉得表演是一门高级艺术,要求演员必须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自表演的每一个细节着眼,在表演中忘掉自己。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演员应该不受剧本的约束,表演过程应该是一种本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知自己应该说哪些语言,而应该是来自心中独特的感觉,是自己真实思想的流露。

因此,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解了自然表演的技巧,将其分为几个要点与主题,而分为几个章节来讲解。当然叙述过程中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真实再现了自己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尝试表演,以及自己对表演的认识等。

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应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该超出剧本的束缚,而不能成为一个完全模式化的木偶,全面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做。演员要根据表演的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为自己就是剧中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事情就是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再讲求自己的表现效果。

如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要求某人将自己想象为一棵树,老师及时引导,作为一棵树会想些什么,会看到些什么,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面前如同出现了一个生动丰富的生活图画,有着真实的内容。

作者还在书中反复强调了集中注意力,要求每一名学生学会快速观察周围的事物,迅速关掉灯光,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描述最为细致者取胜。也可以照此设计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力,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演员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读这本书具有哪些意义呢?我认为可以自下面这些方面理解:

第一,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踏上表演的道路,但生活中却充满着影视与戏剧,人们都喜欢看电影或话剧。这本书对于演员修养做出了准确的描述,外行人也能认识到演员的一些表演技巧,在观看电视或电影的时候,也可以评价哪位演员表演到位,成功之处在哪等。

第二,书中详细讲解了一名优秀演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即使一个人不是演员,而是其他领域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自这些技术中得到一些启示。如上面讲到的想象力与注意力等,在工作中可以帮助自己去深入研究问题,提高处理技巧。

第三,如果演员不再从事表演行业,本身也应该拥有一定的素养与能力,表演绝不只包括一些技能,当前已经上升到修养。一个拥有良好教育的现代人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作者将各个表演技巧拆分成一个个章节进行分析,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将其再综合在一起,自表演过程来说,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一个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

都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那么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角色。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成功的智能机器可以轻松战胜围棋高手,所以各个工作岗位都可以引入人工智能,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代替人类从事各种高精度与高效率的工作。

流水线工人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他们从事的工作表现为明显的机械性,用机器做这些可以节约成本投入。还会进入商业领域,如会计、人力、客服、供应链等工作岗位。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只要工作具有模式化、标准化的特点都可以引入人工智能。

那么人类在将来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还应该是人的灵性,我们在创造中可以不受各种逻辑的束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堆积与人类经验,这种体验与表演艺术一样,要求具有丰富的内心体验与心理感应,只懂得编制程序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自这个方面来看,表演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艺术技能,随着人类对技术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我们需要发掘人类的这一才能,将其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从而实现创新。

二、角色无大小,演员无贵贱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不同的时间会发生不同的转变,如君臣、父子、兄弟等。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关于人生写作了大量文章。

我对读书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好,喜欢研究书中表现的各种新鲜事物,阅读《演员自我修养》自然不在话下,希望自己亲自体会星爷的心理发展。

1.附体的表演

如果表演技巧高超,能够感染到数不胜数的人跟着你去流泪去呼喊,说明其自我修养程度已经达到了巅峰。星爷在电影当中,就经常会莫名其妙的神经质,好像突然自己鬼魂附体一样。

《演员自我修养》这本书中的原型如下:

我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我翻出《奥赛罗》的剧本,躺着沙发当中,打开其中的一页,任意浏览着。刚刚读了二页,突然想要站起来表演。我的手、胳膊、腿、脸、内脏都有一种表演的冲动,我管不住自己的嘴,已经在大声地念起台词了。

突然,一个如同象牙一般的大裁纸刀进入我国视野,我将其抓在手里,别在腰上,用白色的浴巾裹在头上,衬衫与长袍则用床单来代替,弯刀则征用雨伞,但我手中还没有盾牌。我突然想到我房间的地上有一个硕大的托盘,用它来做我的盾牌再合适不过了。拿到了盾牌,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勇士,但我的整体形象还是一个现代人,还达不到剧本的要求,奥赛罗是一个非洲人,他的性格肯定像一头凶猛的狮子。我用力想象野兽走路的样子,想用一种动作将其固定,于是我开始进行新的尝试。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动作,在剧本人物的世界中生活了近五个小时,我自己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充足的灵感。

2 丰满的内心戏

在人生中获得成功的人物,必须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不管外部世界风云变幻,我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憨豆先生的戏虽然还达不到卓别林大师的级别,但整个剧本没有一句台词。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都是憨豆先生的内心。

内心戏主要来自二个方面:第一,有着不可比拟的想象力。第二,有着敏感的同理心。具备上述二个能力则必然会取得成功。

人生在世,不要满足自己的吃饭睡觉,如我国古代创造的大量神话故事均来自于人的想象力。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人则有着高于常人的精神。

演员还需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研究问题,这样才能进入角色的内心,同理心则讲究演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

人们生活中常常提到的“素质高”“素质低”,指的是一些人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3 如幻似真,敢于拼搏

鸡汤说:人生如戏,何必当真。

佛陀说:相由心生,以幻修幻。

雪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演员必须要提高自我修养,是我们控制自己人生道路的基本技能。

不管人生是不是像戏、如幻一样,好像人在生活中需要戴上一幅面具,但其真正的意义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

毛主席说过,战略上不能高看敌人,战术上要认真研究敌人。弗洛伊德的标准是,自自己逐步升华到自我,最后达到忘我,一个真实的自己应该活在自己的潜意识当中。

一名成功的演员,是能够将角色视作真实的自己,自己的一切表演都来自潜意识,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

人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真善美”,真字居于第一位,是由于“真”指的是人的意识中的“自己”,所以应该居于“善”“美”的前面。

那么演员应该如何进入潜意识状态呢?可以自《演员的自我修养》中去慢慢体会:

要想收到较好的表演效果,则需依据剧情一步一步去表演,将自己的意识抛弃在外,演员全部进入自己表演的角色当中,而不用再尽心尽力地去模仿,完全是自己真情的流露与一种直觉,是一个下意识地动作。

这种情况让很多人搞不懂,我们在表演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灵感的,人在潜意识的影响下才会具有灵感,我们在自己充分努力的情况下拥有潜意识,但如果意识出现,则潜意识又会消失。

在实际表演中融入潜意识要求演员必须拥有一定技巧,潜意识的出现应该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是自己竭尽全力的结果。一旦出现了潜意识与直觉,还需掌握一定的抗干扰方法。

演员有五情:喜、怒、哀、乐、怨;

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

人生太复杂搞不定,有啥子办法?

掺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呀!我的哥!

三、其实我是一名拙劣的演员

毛姆说过“为了净化自己的灵魂,应该在一天当中做二件不愿意做的事。”

所以我不断地走上舞台,又不断地走下来。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们都是身体在一个地区,而思想早已进入另一个地区。集中注意力是演员必备的品质,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占领。

我走上舞台的时候,则会完全进入表演状态,全身每一处都会投入到表演当中,好像全身浸泡在表演的海洋当中,为观众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即使我做出了这样的努力,但依然会有一些观众的思想不在情景中,这是不是说明我的表演还不到位,我拥有的表演知识还有待提高,还是对我个人的不尊重,我因此曾经无法忍受。虽然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但如同王小波说的,我表现的一切,恰恰說明了我是一个无能的人。在这种情况的不断持续中,我每一节课都会这样评价自己:表演太烂、知识不足、仍需努力。

教室如同舞台,我和观众不断扮演着台上台下的各个角色,时常会充当默默无闻的观众,也会时常担任演技拙劣的表演者,自人们那游离不定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如果我每一次走上舞台是为了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走下舞台则会更意识到自己的无能。暂时不顾观众的感受,我不顾一切地冲出教室,则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这种反差又说明了什么呢?

自己离开了舞台,在观众面前再无遮挡,只要自己想到此处就会颤抖。人们都不愿意接受无聊与沉默,而都希望自己能够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体验吗?这辆公交车真该死,为啥开得这么慢?还不如自己下车步行呢。也许这样能得到自己心灵的安慰。我装作无事一样与观众挥手,一身轻松地离开公交车。但我的神态还是出卖了我自己:技不如人、不会交流!

由此看来,自己还是一个人待在原地吧,但有的时候我也会生自己的气,如伍迪艾伦说的“我不会进入一个充满都是像我一样人的俱乐部”,为了让自己喜欢上自己,我都会将自己理想化,做到这一点我才能心安。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时刻感到自己的可怜,更何况是一个倍受关注的人,但我既不能掩人耳目,又不能掩耳盗铃,所以我只能对你说“对不起,我是一名拙劣的演员”。

猜你喜欢

潜意识
Book Review on Wonders 《奇迹男孩》读后感
分析还是吸收
——浅析弗洛伊德与荣格对待潜意识的不同态度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浅析油画创作中潜意识的运用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