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西厢 最喜红娘
2018-04-25刘璐
《西厢记》是王实甫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顶峰之作。《西厢记》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之间历经波折最终圆满成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对爱情自由的赞美之情,曲词优美动人,沁人心脾。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其《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记载道:“《西厢记》止写得三个人:一个是双文,一个是张生,一个是红娘。”由此可知,金圣叹认为莺莺、张生、红娘是《西厢记》最主要的三大主角,其中红娘为莺莺与张生二人的情感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离了红娘,故事就会像一盘散乱的珍珠,暗淡无光;只有红娘,方能穿针引线,串起这举世夺目、流芳百世的珍宝。
红娘聪明机智,有勇有谋,给笔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反复读《西厢记》便能发现红娘这一特殊形象在其天真活泼的外表、直言洒脱的话语下,其实藏着一颗极为勇敢又不失细腻冷静的心灵,于是只有认真揣摩红娘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红娘这一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
红娘在《西厢记》里第一次外貌描写出现在第一本第二折,借张生之口说出红娘是一个举止端庄、恰如其分的大家闺秀的丫鬟。张生与红娘对话能够进一步展现红娘机智活泼的气质。红娘道——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误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红娘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驳得张生面露难色,哑口无言。这番言论立刻点醒读者红娘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侍女,而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物。
第一本第三折“酬韵”中,红娘将莺莺的心愿明白无误地表露出来,也隐晦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姐姐不祝这一柱香,我替姐姐祝告: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拖带红娘咱。”红娘希望为她的小姐觅得一个美满的伴侣,同时也就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主人。第三本第一折“前候”里张生害相思,央求红娘送简帖儿给莺莺,红娘一番话再诉衷肠,“休为这悴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红娘心细如发,识得大体,玲珑机巧,看出张生为了莺莺已经耽误了考取功名之心,可是张生如此痴情,自己一定要送这份简帖儿给莺莺,若莺莺答应了张生,嫁给毫无功名的张生,莺莺将来的日子会幸福吗?自己跟随莺莺,自己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呢?由此可知,红娘每次见到张生,虽常常打趣调侃张生“风欠酸丁”“饿鬼”“傻角”,心底里着实是喜爱张生,心疼张生的“志诚种”,同时对张生给予厚望,希望张生能够大展宏图,为莺莺和自己带来幸福。这些都展现了红娘办事忠诚、心地善良的美好人性品格。
红娘作为莺莺和张生的中间人,她对张生的了解以及对莺莺态度的认识是最为直接和客观的,因而从闹斋到寺警,红娘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张生的真诚、善良和才华,也知道了莺莺对他的爱恋。红娘是一个聪明冷静的丫头,虽说她是崔张二人爱情的局外人,但在红娘的潜意识里应该也有她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她自己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在场者,她有为二人发声的权利。于是红娘用一己之力不断帮助张生和莺莺,为他们寻找见面机会,成为二人的“青鸟”,使得西厢故事越来越精彩。
可不是么?老夫人一出“赖婚”闹剧,令红娘内心极为愤怒,红娘看着张生和莺莺同害相思,“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线;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无比焦急。于是红娘安排张生和莺莺“月下听琴”,互诉情感,这是红娘面对封建礼教的束缚跨出的极为大胆的一步,此时的她早已不是听命于老夫人“行监坐守”的婢女,而是直接参与这场冲破层层束缚爱情的策划者和行动者,红娘人物形象逐步升华。
更为可贵的是,后来红娘还做出了更加大胆勇敢的举动——为小姐莺莺和张生昼夜奔走,传书递简。这“传书递简”的过程也颇能发觉红娘的心思。莺莺小姐为了顾及自己的身份以及对于红娘是否能保守秘密存在担忧,使出了“闹简”的计谋,耍小心机摆出一副严肃的架势来审问红娘,并威胁她“打下你个小贱人下半截来”。红娘一下子就看出莺莺小姐的心思,她故意用“告诉老夫人”的说辞揭开莺莺假装的心机,说明红娘十分聪慧细心。
崔张传简幽会后莺莺希望红娘隐瞒真相,可是红娘比鶯莺想得更远,她知道张生和莺莺的情感迟早需要“大白于天下”,正正当当在一起才是长久之计。所以当老夫人发现这个秘密威逼红娘时,红娘直接和老夫人坦白了事实,并且当面顶撞老夫人这块封建大顽石,不留一丝情面,据理力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就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红娘字字珠玑,一针见血,驳得老夫人无言以对,可见红娘的内心十分敏锐,她深知封建礼教是老夫人的信条,便用这信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反映了红娘内心厌恶这层层束缚的封建礼教,红娘能说出这番话语是靠着她十足的胆量和强烈的反抗精神驱动的。
正值青春阶段的红娘和莺莺从小一起长大,和莺莺相比红娘可以没有大家闺秀的礼数束缚,时而成熟冷静,时而活泼滑稽。这种仆人的身份和她接触的环境使得红娘的形象更加真实可爱,像一位可爱的邻家姑娘,充满生活气息的红娘更能活跃于人们的心中。汤显祖曾评价王实甫笔下的红娘,有“二十分才,二十分识,二十分胆。有此军师,何攻不破,何战不克”。
每次翻阅《西厢记》,笔者读至红娘的宾白和唱词都会多停留一些时间,尽情地想象这位纯真、活泼、叛逆、自信的少女形象,让她身上大无畏的精神化作一曲赞歌,穿透笔者心灵,留下振奋人心的回响,相信这回响还将感染更多热爱《西厢记》的读者!
作者简介:刘璐(1996-)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师范)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