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杨秀清在起义前后的思想变化

2018-04-25戴舜

神州·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平天国

戴舜

摘要: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前中期的杰出领导人,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太平天国创立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杨秀清出身贫苦,是那个时代农民阶层的典型代表,但他在成为统治阶级后也像那些封建人物一样堕落了下去,那么是什么导致杨秀清迅速腐化的呢?本文试从杨秀清的思想层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杨秀清;太平天国;拜上帝教

杨秀清虽然一生只有短短三十余年,但卻绝对比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更要丰富,本文把杨秀清的一生分为了几个阶段。

一、起义前杨秀清的思想

杨秀清出身贫寒,自小父母双亡,在叔父家长大,但叔父是靠挖煤为生,所以杨秀清也是自小挖煤。因为在贫寒的生活中长大,所以他在年轻时的理想就是能解决温饱,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过正常生活的人。虽然以他当时的身份,不断受着地主的压迫,但他的这一想法也并未改变,直到他遇到了来紫荆山地区传教的冯云山。冯云山是最早受洪秀全思想影响的极少数人之一,洪秀全开始时和冯云山一起来紫荆山地区传教,但传教不顺利,洪秀全意识到是因为没有宣传自己思想的书,所以回花县写宣传自己教义的书去了,而冯云山则继续留在紫荆山地区传教。

杨秀清虽然此时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因为他做事勤奋,善于团结民众,所以在这一地区威望很高,而这样的人自然成为了冯云山要拉拢的对象。冯云山先是和杨秀清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然后在一天告诉杨秀清,愿不愿为了反清起义而战。杨秀清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人生的目标不过过上温饱生活,突然听到冯云山如此说,感到十分惊讶,承诺自己会好好思考。可能在其它人眼中,这会是一句托辞,但杨秀清并不是这样,在仔细思考后,他决定答应冯云山的请求,和冯云山站到了同一阵营中。他听了冯云山这一席话,思想豁然开朗,欣然接受冯云山的提议,第一批加入了拜上帝会。[1]

以杨秀清的能力,在加入到洪秀全、冯云山阵营中之后迅速成长为阵营中的骨干力量,对于拜上帝教在紫荆山地区的壮大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二、起义发起时杨秀清的思想

由于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山地区的活动,拜上帝教的势力在紫荆山地区急速扩张,很快就达到了几千教众,这股庞大的力量自然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冯云山被清政府逮捕。由于紫荆山地区一直的主要传教领导是冯云山,冯云山被捕对拜上帝教教众的信仰产生了重要的不利影响,加上一些隐藏在教众中的不良分子的煽动,拜上帝教陷入土崩瓦解的危险之中。在这个危急关头,杨秀清采取了代天父传言的方法,稳定了拜上帝教的人心。杨秀清在代天父传言的过程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尊号即‘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吾受天父差遣,替世人赎病,号令会众忠实天父天兄之真道。”[2]

杨秀清在加入拜上帝教之前,就在紫荆山地区拥有很高的声望,此时也已经是拜上帝教的核心人员,他代天父传言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教众中有比较高的可信度。杨秀清通过代天父传言,让自己在拜上帝教的地位更加稳固,地位甚至超越了冯云山,但传言的内容正式提出洪秀全是万国真主,所以可以看出即使是代天父传言,杨秀清也清楚认识到洪秀全作为拜上帝教的创建者,是拜上帝教的最高领袖。但通过这件事,洪秀全也对杨秀清更加信任。

在杨秀清代天父传言后不久,在洪秀全的主持下,冯云山从清政府的狱中被救出,冯云山回到紫荆山地区时受到当地的民众的热烈欢迎。但清政府加紧了对这一地区反清势力的镇压,洪秀全认识到了拜上帝教的危险,所以于1950年6月要求各地拜上帝会教众于11月4日到金田进行“团营”。截止11月4日这一天,到达金田的各地会众达两万余人,但实际上清政府早就发现这一地区的异常情况,也派了政府军队前来镇压。在这一危急时刻,杨秀清再次使用了为天父代言的策略,让各地会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消除了之前的互不统属的情况。

三、起义后杨秀清的思想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之所以选择这天,一方面是因为这天是洪秀全的生日,另一方面也因为太平军全体将士已经聚集在金田村这个地方。金田起义后经过几场战斗,太平军来到了武宣东乡。3月23日,太平军在武宣东乡正式建立太平天国,任命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由此可以看出,洪秀全虽是太平军的领袖,但军事的指挥权实际上已在杨秀清这个中军主将手中,且地位也明显在冯云山之上。

在东乡建制之后,太平军又打了几场胜仗,但之后随着清军不断增派援军,太平军陷入了军事重围中,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太平军将士产生了动摇,杨秀清虽劝告全军要英勇杀敌、不要存有私心,但还是无力阻止太平军的败退。在这危急关头,洪秀全茶地下诏,明确了杨秀清的军事领导权,对太平军的军事指挥各军队必须服从。

茶地下诏后,杨秀清集中兵力,突破了清军包围,决定放弃经营多年的紫荆山根据地,而向北转移,九月攻占了永安州,这是太平军第一次占领一座城市。十月一日,洪秀全等全军将士在人民的欢呼声中进入了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转战各地所占领的第一座城市-永安。[3]当年十二月,洪秀全在永安进行了分封,杨秀清被封为东王,地位仅在天王洪秀全之下。

从此次分封可以看出,杨秀清是在冯云山的介绍下才加入拜上帝会,本来冯云山的地位理所当然应该在杨秀清之上,但杨秀清所受封的东王地位却仅次于天王洪秀全,由此可见,杨秀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至少在太平天国早期阶段,杨秀清对太平天国的作用是很难被取代的。

永安分封之后,太平军突围北上,在进攻全州和长沙时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牺牲,这是太平军的重大损失,但太平军的人数和影响力却越来越大,在攻打长沙前已有六万人左右。在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了武昌,武昌是太平军攻占的第一座省城,这对太平军的鼓舞是空前的。攻占武昌后,太平军的人员和兵器都得到了补充,在这里太平军再次遇到一个需要抉择的情况,是北上进入河南还是顺江东下。因为洪秀全和杨秀清在起义之初便将南京作为目标,所以五十万太平军顺江东下,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

攻占南京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虽然有些学者认为太平军此时应该从武昌北上进入河南境内然后直取京师,但先不说河南境内有大量清军,太平军此时拥有许多船舰,在长江上有很强的战斗力,如果要放弃这一巨大优势,而进入远离长江的河南境内,一旦大战失利,便大势去矣。而先顺江东下夺取南京,再以此为根基北上攻入北京的确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至于太平天国后面的失败则是太平天國的领导人进入南京后生活腐化,不愿离开南京,而并非此时的决策错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一个和清政府的北京对峙的政权,这对于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从此之后十多年,一北一南两座都城两个政权同时并立,这给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迫使其被迫大量使用汉族子弟为官,而不再依仗早已腐化不堪的八旗子弟。

遍观从金田起义到攻占南京这短短几年,太平军从广西一个小乡村宣布起义到攻占南京城,从一万余人到发展到几十万的大军,和杨秀清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他多次在危急关头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挽救了太平军。在这一时期,杨秀清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了革命成功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四、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的思想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立刻就派军队夺取了扬州、镇江,以作为天京屏障,然后派李开芳、林凤祥率军两万向北京进攻。因为北京是清政府的首都,太平天国的目的既然是推翻清政府统治,此举不但无可厚非,而且是必须的。但北京是清政府所在,必然重兵布防,两万兵肯定是人数不足。这两万兵都是“老广西”,即是从广西起义时便参加太平军的老兵,自然都是英勇善战的精锐部队,但毕竟是人数不足。果不其然,这支由李林二人率领的两万部队,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天津附近,但随着清朝重兵增援,陷入了清军的包围中。北伐的援军直到此时才派出,时间上明显落后了,援军虽然很快就打到离北伐军不远的地方,但由于清军的围困,始终无法汇合。但与北伐几乎同时进行的西征的兵力几乎是北伐的十倍,而当时的军事指挥权主要是在杨秀清手上,由此可以看出,在杨秀清心中,西征比北伐要重要很多。北伐的目标是攻占清政府的首都北京,而西征的目标是拱卫天京,二者的目的完全不同,虽说北伐军都是精锐,但毕竟人数太少,说明杨秀清本人也对北伐信心不足。李林二人在北伐中的表现虽然十分优异,但首封诸王一个都没参与北伐,也可看出,在洪秀全和杨秀清心中,保卫天京比攻占北京更为重要。

杨秀清在进入南京城后,随着地位逐渐升高和生活逐渐奢侈,他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杨秀清。杨秀清出身贫苦,虽在起义军中地位很高,但由于太平军定都南京前尚处于不断奔波的状态,杨秀清还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但进入南京城后就腐化了。自此之后,杨秀清的在军事上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推翻清政府,而是保卫天京。但是在前期阶段,杨秀清还能保持比较清晰的头脑,西征战事不顺时杨秀清立刻派出英勇善战的石达开,便立刻扭转了西征战场上的不利局面。但是在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后,杨秀清更是腐化,主要体现在两件极端的事情上。一件是杨秀清借天父附身的名义欲鞭打石达开,直到石达开跪下准备受鞭刑时他才停止,这可看出他毕竟知道洪秀全才是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另一件则是杨秀清利欲熏心,竟要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这件事则让洪杨二人的矛盾彻底激化。

洪秀全觉得时态严重,便让其余各王回师天京,韦昌辉察觉机会到来,便率先回到天京,杀死杨秀清后又杀死杨秀清大批手下将士。两个多月时间里,两万多名太平天国的优秀将领和战士,在韦昌辉策划的变乱中牺牲了。[4]

杨秀清轰轰烈烈的一生最终以悲剧收场,他在起义之初和普通群众同甘共苦,没有把自己高高放在群众之上,但是在进入南京城后,随着地位的不断巩固,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独断专行、飞扬跋扈,甚至连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洪秀全也要作势鞭打。韦昌辉早就对杨秀清深为不满,便抓住这次机会将杨秀清直接杀死。本来按照常理,以杨秀清的身份和地位,抓住之后应该进行审问定罪才能决定杀还是不杀,但韦昌辉急急将杨秀清杀死,说明他担心迟则生变,故下此狠手。但从此次事件来看,是韦昌辉行凶作恶,但联系过往,如果不是杨秀清权势太重,甚至要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也不会发生此次事件。而此次事件更直接导致了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五、杨秀清一生的思想演变

杨秀清后期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纵观其一生,他对太平天国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传教,而杨秀清在当地威望极高,如果没有杨秀清的支持,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的传教不可能如此顺利。可以说,如果没有杨秀清,太平军早在进入武昌城前就被剿灭了,甚至根本出不了广西,更不用说定都天京,杨秀清以他卓越的大局观和军事才能多次让太平军转危为安。特别是在起义军北进途中,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牺牲,在此危急时刻,是杨秀清指挥太平军走出困境。太平军正式起义后,杨秀清也毫无任何领导的架子,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才让太平军将士上下一心,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不过在定都天京后,他将工作中心放在争夺太平天国的最高权力上,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天京变乱。虽然他后期犯了重大的错误,但也不能磨灭他对太平天国的创建和发展所起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双碧著.杨秀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01:6

[2]麦展穗著.天朝基石杨秀清[M].南宁:接力出版社,1994. 09:12

[3]冯小敏,项伯龙主编;叶帆编著.太平天国[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08:32-33

[4]《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太平天国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06:53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血色残阳下的一曲悲歌
太平天国等级婚姻研究
《太平天国钱币新考》出版发行
太平天国也说“国”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
太平天国第一军事家石达开
太平天国的兵书《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