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2018-04-25周德红龚爱蓉

价值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周德红 龚爱蓉

摘要:根据戴明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从计划、实施行动、绩效考核与反馈、持续改进四个阶段来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管理模式。结合实践基地的管理模式,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梳理并构建实践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人才培养、合作成果、实践环境、管理机制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相应的13个二级评价指标。对于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管理和评价方面,均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Abstract: According to Deming's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we can construct the management mode of practice base for the full-time graduate degree from four stages, including plan, implementation act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feedback,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mbined with practice base management model, 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 training personnel expert of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combs and construct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base. And finally, determines the four primary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13 secondary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cooperation results, practic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It has some reference and demonstration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actice base for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practice base;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2-0052-03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状态已转为新常态,在新时代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环境下,市场逐步青睐于具有实践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水平高且富有创新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自2009年教育改革以来,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比例出现高潮现象,这表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理念正在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全日制专业学位改革实践时间短,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型培养截然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不足以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特别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困境。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创新实践基地教育,对实现国家“四个全面发展”,建设高等应用型教育强国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高校应加強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模式的完善,一定要突破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困境,全方位提升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管理质量。

1 实践基地管理模式的构成

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模式的形成是否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能否经得住教育规律的考量,归根结底是如何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前提要有一套适用于现代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实践类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基地管理模式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性、校企联合培养成效、实践能力增强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管理[1]。也同时涉及到政府、高校、企业等是否落实对创新实践基地管理的关键。下面根据戴明改进的PDCA循环来构建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1.1 计划阶段(PLAN)

计划是实施科学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创新实践基地构成的明确目标以适应国家经济变革对创新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科学定位校企培养规划。学校和学校之间,方案不尽相同但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结合国家政府政策根据“6W3H”分析法[2]来制定实施创新基地培养高人才的管理方法,要了解实习实践目的和期望,实习实践单位类型、实践机会来源、实践与专业相关性、基地条件、由谁负责并指导,累计实习实践时间、资金投入等。计划中,应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去帮助学生实践专业技能。关键绩效指标应符合“SMART”原则[2],另外,要落实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责任制,制定职责分工明确、校企权限明晰、描述详尽的职位说明书等。

1.2 实施行动阶段(DO)

实施行动计划,实践期间学校应落实管理措施、学分认定要求,校企落实实习协议、落实双导师制。政府建立企业巡检机制,全程跟踪学习。联合培养单位应进行日常考勤,检查进度,验收成果[3]。创新实践基地应当建有负责统筹管理工作的相应机构,各相关机构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运行。

1.3 绩效考核与反馈(CHECK)

进行实践考核,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提高社会实践质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及与实践相关的活动情况,对专业实践过程及结果的总结及反思改进,校内外导师针对学生培养情况进行必要的、经常性的交流并改进[4]。通过专业实践,及时掌握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的动态,定期对研究生合作成果进行考核。

1.4 持续改进阶段(ACT)

在创新实践基地培养过程中若实行结果可行就对方案实行标准化,若察觉到问题时就返回到最初计划阶段,查找根源,不断改进。此阶段实现激励机制,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修订目标。

因此,根据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政府、高校、社会、研究生个体等利益相关者对研究生教育系统、各层次教育、各类型教育以及各层面的人才培养活动的价值判断,并不停地循环运行并完善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2 实践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和建立

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需要,跟上市场运转,是衡量其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也需要建立创新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对其进行不断地评估完善。自200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结合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模式,在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能有效探索评估创新实践基地评价体系。

2.1 专家调查问卷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基地的管理模式,可以看出调查问卷所选取的专家要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本研究选择对联合培养研究生有丰富经验的校内外导师以及参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专家。根据相关研究展示调查人数不易过多也不易过少,当调查的专家人数接近20人时,评价的精确度开始趋于平稳[5],因此,本研究采取基地现场访谈、电话沟通、网络邮件等方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20位专家(包括专业管理人员在内)进行问卷调查。

2.2 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为了充分发挥被调查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结合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涉及到人、物、环、管理等方面的执行与资源的投入,抽取较为重要的四个一级指标来评价创新基地实施的合理性,调查问卷包括创新实践基地绩效构成的四个一级要素,即基地的人才培养、合作成果、基地环境、管理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由此四个一级要素又相继确立相对应的12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2.3 问卷的信度分析

问卷的信度越高,代表稳定性越强,因此需要进行信度检验。由于需要了解需求的重要度,所以还需要借用李克特5点量表对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专家评分:1代表很不重要,2代表不太重要,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重要,5代表非常重要[5]。根据指标内涵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当统计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以上时,则可看出量表的可信度非常高[5,6]。利用SPSS软件通过对所研究数据的进行统计分析,Cronbach's Alpha系数代表问卷的可信度的高低,结果见表2所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4,可信度达到要求。

2.4 专家的积极系数和专家的权威程度

初次向20位专家进行调研问卷,发放及回收有效问卷均20份,相隔15天后再次发放问卷20份,回收率依旧100%。当然,为了避免出现问卷内容局限性的情况,除了设置选项外,每题增设修改意见栏,采取无记名式收回,结果显示专家对于意见修改栏部分也做了积极正面的回答。

任何专家都不可能对所有的评价指标都十分熟悉,因此需要考察专家对于本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和调查依据。专家的权威程度(Cr)主要由专家做出判断的依据(Ca)和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两个因素来确定,若Cr值越大说明此次问卷专家的权威性越高,结果越可靠[4]。其计算公式为:

Cr=(Ca+Cs)/2 (1)

判断的依据(Ca)一般包括“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资料”、“理论分析”等[5]。判断权重系数一般在0~1之间,经统计,判断系数等于1的有3人,判断系数等于0.9的有6人,判断系数等于0.8的有10人,判断系数等于0.6的有1人,经计算得:

Ca=(1*3+0.8*10+0.9*6+0.6*1)/20=0.850。

如表3所示,专家对于指标的熟悉程度(Cs),一般分为5个等级。

计算评价专家对综合熟悉程度时,直接加权求和即可,经过计算得出熟悉程度为:

Cs=(1*44+0.8*29+0.5*7)/80=0.884。

根據以上的结果,专家的最终权威系数Cr=(Ca+Cs)/2=(0.850+0.884)/2=0.867,一般认为,Cr>0.7,可接受程度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参与问卷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专家的权威性程度比较高,从此角度进一步说明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5 专家筛选指标数据的量化处理

根据适用程度进行评价,计算每个指标的标准差、均值,根据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根据SPSS的统计结果,计算12个二级指标的算术均值和变异系数,结果详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20位专家认为12项二级指标的适用程度均值在3.85~4.35之间,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根据均值和变异系数筛选指标。通过引入变异系数能有效消除标准差受均值的影响,我们习惯利用变异系数表示所调查问卷的标准差相对于均值的离散程度。当均值较小且变异系数较大时,才可以判定本次调查意见的离散程度较大[6]。根据二级指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分布,本研究以均值大于3.500和变异系数小于0.2500作为筛选指标的标准。表1中所有数据均符合要求,则表明所有二级指标均符合条件,所有二级指标予以保留。

3 结论

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管理模式,可以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评价和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①根据戴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从计划、实施行动、绩效考核与反馈、持续改进四个阶段来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模式,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②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工程硕士领域建立的创新实践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政策分析、专家调查问卷为主要依据,利用SPSS软件经过统计分析筛选,最终修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

[2]周德红.现代安全管理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

[3]周德红,李文.矿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长效机制[J].山东化工,2017(4):122-123.

[4]姬常爱.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宁波大学,2012.

[5]杨亚娟.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6]何芳.基于QFD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7]冯慧.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结构及其培养路径探究[D].聊城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