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小城故事
2018-04-24华小清
华小清
也許是薰衣草的颜色和香气太过醉人,以至于在人们的印象中,普罗旺斯的所有城镇都弥漫着薰衣草的风情,其实不然。
实际上,普罗旺斯拥有众多文化和历史气息浓厚的城镇,它们分布在普罗旺斯的内陆和沿海各地,比如位于内陆的阿维尼翁,曾经是7任罗马教皇的驻地,因而得名“教皇之城”;在画家塞尚的故乡艾克斯,不仅有“世界上最优美的大道”——米拉波林荫大道、上百座喷泉,还有呈拱状的高大的梧桐树;古朴而宁静的小城阿尔勒,因保留着众多古罗马遗迹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大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更让这座城市充满浓烈和鲜艳的色彩,吸引了大批游客……
所有这些,都让普罗旺斯呈现出别样风情。
“教皇之城”阿维尼翁断桥“圣贝内泽桥”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法国人之所以浪漫,是因为它有普罗旺斯。”但作为“普罗旺斯心脏”的阿维尼翁,却并不那么浪漫。
阿维尼翁是普罗旺斯沃克吕兹省的首府,濒临罗讷河畔。它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是因为它那“教皇之城”的身份,使其弥漫着浓重的历史气息。
阿维尼翁城的主色调是土黄色,在饱和阳光的照射下,中世纪的建筑便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充满火焰般的热情,而火红的夕阳则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别样动人……
13世纪末,罗马政教各派别之间斗争激烈,直接威胁到教皇的安全。在斗争中,因借助法国政权而成功当选教皇的克勒芒五世,迫于法国的暗示,不得不于1309年将教廷迁到阿维尼翁城,直到1377年才迁回罗马。由于阿维尼翁时代的教皇寄人篱下,并几乎沦为法国君主的御用工具,教会史家便借用《圣经》里“巴比伦之囚”的典故,将7任法国籍罗马教皇称为“阿维尼翁之囚”。
教皇在阿维尼翁时,出于安全考虑,将宫殿“教皇宫”建在了城北的高岩石山上。教皇宫总面积1.5万平方米,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宫殿,有“第二个梵蒂冈”之称,其外观雄伟、庄严,带有10座塔楼,内部似一座迷宫,大殿小厅相连,廊道迂回曲折。并且,教皇宫分为旧殿和新殿两部分,旧殿呈要塞式,朴实无华,属罗马建筑风格,而新殿则富丽堂皇,极其豪华、奢靡,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从教皇宫的城墙上可以俯看全城,观察城中的一举一动。当年还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这样评价:“它一点也不像是上帝代理人住的地方,反而像是暴君的城堡。”
作为权力至高无上的教皇宫殿,教皇宫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反而饱受屈辱和磨难: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宫殿内部摆设几乎被洗劫一空,墙上的壁画也尽数被毁,到了1791年,这里又成为反革命军大屠杀的现场,革命军的尸体还被扔进旧皇宫的厕所塔中,此后,教皇宫又沦为军营、监狱、马厩……如今,只有从宽阔、高挑的会议厅,从教皇卧室上方精雕细琢的天花板,还可以依稀想象教皇宫当年冠盖云集、夜夜笙歌的辉煌景象。
阿尔勒最出名的一站,大约就是《夜间的露天咖啡馆》的原型咖啡馆。一百多年前,梵高将金色留在这里,从此这间咖啡馆充满生命力。咖啡馆的门口摆着梵高的画,游客络绎不绝。
除了教皇宫,阿维尼翁雄浑、壮观的古城墙同样引人注目。这座城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建于14世纪,由大块方石砌成,总长近5000米,坚固、厚重,合围成圈,将小小的阿维尼翁城团团裹在其中。19世纪,人们对城墙进行了修整和完善,至今,城垛、城塔和城门都完好无缺,从粗犷的墙饰上,人们依然可见它建造时的风采。
在阿维尼翁,矗立在罗讷河畔的断桥也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断桥名为“圣贝内泽桥”,建于1177年,传说是一个叫贝内泽的15岁牧羊少年听到圣音的指示后,在天使的带领下,花费8年的光阴建造而成。大桥原本全长900多米,有22个拱孔,建成以后,它曾多次遭遇洪水的冲击并损坏,又多次被重新修复,到了17世纪,人们放弃了这种努力。因此,如今的圣贝内泽桥保留了断桥的模样,仅余4个拱孔。夕阳时分,站在断桥上举目四望,古城的沧桑一览无余。
“梵高之城”阿尔勒那座“夜间的露天咖啡馆”
距离阿维尼翁大约38公里,坐落着另一座古城——阿尔勒。阿尔勒属普罗旺斯罗讷河口省,这座城市并不算大,却拥有众多罗马古迹,例如古剧院、古罗马石柱、古罗马斗兽场等。其中,古罗马竞技场是阿尔勒最显眼的地标,站在竞技场的顶层,可以环视古老而神秘的阿尔勒城区。行走在街巷中,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历史气息,土黄色的城墙透着岁月的沧桑,古朴的民居依然保持着19世纪的风貌,石墙上爬满的绿色藤蔓和窗台上鲜艳的盆花,带给人宁静、祥和之感。
尽管阿尔勒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宏伟的古迹,但人们更加熟知的还是它与梵高的联系。
1888年,不为巴黎主流社会所接受的梵高来到了阿尔勒。这座小城从6月底开始,在乡间的小道两旁,都有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在骄阳中绽放,田野也被金色点燃。盛夏的斜阳下,置身于这样的光景之中,总会让人产生错觉,似乎蓝天下的橙色、黄色,比任何地方的色彩都更灿烂、可爱。或许,梵高眼中、画中的向日葵,就是因此才那样炙热和浓烈吧。
在梵高曾住过的黄房子(位于当地拉马丁广场)附近,有一间通宵营业的昼夜咖啡馆(后改名为“梵高咖啡馆”),梵高所创作的那幅著名的《夜间的露天咖啡馆》,描绘的正是这里的夜晚。尽管画的是夜晚,画中却没有一丝黑暗,天空是浓郁的蓝色,远处的房屋是深蓝色,近处的咖啡馆墙面是黄色,露天平台是橙色,地面则是黄橙色向蓝色的过渡。事实上,咖啡馆的外墙并不是黄色,而是煤气灯烘托出的效果,梵高便将其描绘成温暖、浓烈的黄色。咖啡馆的原型早已毁于二战,现在的“梵高咖啡馆”其实是仿照梵高的油画重建的。《夜间的露天咖啡馆》惊艳于世后,引来无数人向往,人们都想要在那深蓝色的星空下,惬意地喝一杯咖啡,但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如织,油画中宁静的夜晚难以再现。
从黄房子步行两三分钟,即可抵达罗讷河畔,这是《罗讷河星光灿烂的夜晚》(两幅《星空》之一)的画址。梵高曾多次在河岸边流连徘徊,最后,他在瓦斯灯下,画下了阿尔勒寂静的夜:在蓝绿色天空背景下,万籁俱寂,阿尔勒化作一条细长的光芒,与星空的灿烂光辉连成一片,倒映在河流里;岸边,一对情侣正在散步。
梵高将自己的耳朵割下送给妓女的故事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梵高接受治疗的阿尔勒医院,他创作了充满平静气息的《阿尔勒医院的庭院》。梵高成名后,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比病人还多,医院不得不搬迁。后来,当地政府干脆将医院改造成了旅游景点,并按照梵高的画,重新改造了中庭花园,因此,游人可以看到花园周围建筑物的颜色也贴近原作。
自梵高在阿尔勒流连后,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和他有关:城外的向日葵金黄炫目,城内的色彩鲜艳若油画。右上图是按照梵高画作重新打造的庭院;右下图为《阿尔勒的朗卢桥》原型,画中的吊桥曾被拆除,后又按照画作修复。
梵高生命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阿尔勒郊外的圣保罗精神病疗养院度过。在这里,透过疗养院的窗户,梵高描绘花园中的鸢尾花(《鸢尾花》),描绘远处的乡村(《圣雷米疗养院与教堂风景》),也描绘梦境般旋转着的星空(《星空》)。当时,梵高住在二楼的一个病房中,这个房间的窗外就是一片麦田。“早晨,我看到太阳从这片麦田冉冉升起,光彩夺目。收割者模糊的身影像魔鬼一样在炎热中挣扎,直到任务结束——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影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也如同他正在收割的麦子。但在这种死亡中,没有什么是悲伤的,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所有一切都沐浴在太阳美好的金色光芒中……”这就是名画《麦田里的收割者》的由來。
在阿尔勒,梵高生活潦倒,并不受当地人欢迎,当地居民甚至一度联名上书,要求将他逐出去。而如今,他却成为这座小城最令人骄傲的荣耀,他的画作挂满各个角落,展示他在短暂的时光中,在普罗旺斯留下的痕迹。
“泉城”艾克斯“世界上最优美的大道”
同阿维尼翁和阿尔勒一样具有悠久历史气息的,还有古城艾克斯,所不同的是,艾克斯是普罗旺斯最具“都会”风情的地方,因为它是普罗旺斯的前首府,从12世纪开始,这里就是普罗旺斯的经济、文化中心。
“艾克斯”的原意是“普罗旺斯最好的地方”,用“惬意”和“精致”来形容它也毫不为过。这座城市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暖夏凉,滋润而不潮湿。尤其是在夏季,清风丽日,让“难见天日”的巴黎人、浸淫在“雾都”的伦敦人都十分羡慕。
除了怡人的天气,艾克斯还拥有“世界上最优美的大道”——米拉波林荫大道。这条大道修建于1650年,位于艾克斯市中心,长约500米。在大道两旁,整齐地种植了4排法国梧桐树,这些树平均树龄都在60年以上,每棵树都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高高地呈拱形,遮蔽了米拉波大道的上空。当法国南部特有的阳光透过树荫,斑驳地洒落在地面时,随意漫步在大道上,你能感受到一种浪漫、闲适的气息。此外,梧桐树中掩映着精致、典雅的中世纪建筑、雕像,大道附近的广场上,还有许多雅致休闲的露天咖啡厅、茶餐厅和特色商铺,这些都是在艾克斯不可错过的精彩:坐在大道的桐荫下品咖啡,悠然观看大道上的红男绿女争艳斗奇,实在是难得的享受。
艾克斯是普罗旺斯的前首府,这座拥有林荫大道、喷泉、华宅的中世纪古城,是普罗旺斯最具有“都会”风情的地区,让人流连忘返。下图依次为圆亭喷泉、米拉波林荫大道和“双侍者”咖啡馆。
在米拉波林荫大道北侧,有一家名为“双侍者”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开张于1792年,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两兄弟合伙开的。一直以来,这里都是艺术家和文人相聚的场所,咖啡馆的墙上有两幅画像,分别是印象派画家塞尚和自然主义作家左拉——他们都出生于艾克斯,是多年好友,都曾长期出入这家咖啡馆。如今,“双侍者”咖啡馆深受游客的喜爱,同时,由于艾克斯是欧洲有名的大学城,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到此求学,因此在这里,你常常可以看到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热烈地讨论功课。
艾克斯还有一个别称——“泉城”,因为在艾克斯市内,有近百座喷泉,这些自罗马帝国时代就开建的喷泉,造型别致、极富古意,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艾克斯充满了灵动之气。
在众多喷泉中,最为出名的是位于戴高乐广场上的圆亭喷泉。这座喷泉四周绕着12尊青铜雕像,分别是狮子、天鹅、骑在海豚背上的天使等,而噴泉中心高12米、宽32米,其顶部有3尊建于19世纪的大理石雕像:正义和司法女神、农业和丰收女神、艺术女神,因此圆亭喷泉又被称为“三女神喷泉”。此外,矗立在米拉波林荫大道上的青苔喷泉同样出名,这座喷泉被厚厚的青苔覆盖,原先的孩童雕塑早已看不见,更有意思的是,喷泉涌出的泉水是温的,据说水温长年维持在舒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