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患肢功能的影响
2018-04-24许曼
许曼
商丘市立医院,河南商丘 476100
臂丛神经主要分布于上肢,支配上肢、肩背、胸上肢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神经过度牵拉可导致不同类型的损伤,损伤后其支配功能丧失,加之臂丛神经再生能力有限,一旦发生损伤,难以彻底治愈,使患者生理及心理承受较大痛苦,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称,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早期开展全面而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可对患肢功能恢复产生积极影响[2]。该研究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探讨其对患者患肢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商丘市立医院治疗的3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18~57 岁,平均(37.20±5.6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机械切割伤14例。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立医院治疗3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 13 例;年龄 19~56 岁,平均(37.28±5.7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机械切割伤13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抬高患肢、监护生命体征,指导用药换药。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体位护理:术后将患者患肢抬高并固定,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有无血液渗出,及时更换伤口敷料,排出淤血。②早期康复训练:根据损伤部位及术式差异选择患者适宜的运动方式,膈神经移位术患者,运动的同时结合正确呼吸方式,患者取站立位,患侧肩部呈自然下垂状态,以健侧肢托举患肢前臂,深吸气时抬高肘关节至屈肘位,初期2次/d,20遍/次,随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频率与次数;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患者做耸肩运动,患者取站立位,双肩自然下垂,目视正前方,做双侧耸肩及双肩外展等运动;健侧颈7神经移位者健侧肢作全方位运动,3次/d,500遍/次;肌肉按摩:护理人员对患肢展开全方位被动运动,在患处开展向心性按摩。③电刺激疗法:采用神经损伤治疗仪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电流强度,初期电流强度较小,3周后增强。④心理干预:充分尊重患者感受,列举治愈案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家属沟通,增加家庭与社会支持。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判定标准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评定标准:0级:无肢体功能;1级:肩部无法外旋,肩部外展及前屈可达45°;2级:肩外旋可达中立位,前屈或外展可达90°;3级:肩外展可至 90°,轻度肩外旋;4级:肩外展≥120°,不完全肩外旋;5级:肩外展与肩外旋正常。0~1级为差,2~3 级为良,4~5 级为优。 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00%。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管炎、慢性神经炎、肌肉萎缩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肢功能
观察组患肢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患肢功能对比[n(%)]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类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存在明显手术指征的患者通过手术修复,可改善患肢功能,但治疗难度较大且难以治愈。由于臂丛神经再生能力较弱,预后不佳,可导致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加上昂贵的治疗费用,不能适应家庭角色的转变而出现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提高综合护理能力,优化护理流程,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与支持,疏导心理问题,增加治愈信心,引导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提高家庭功能[3]。
表2 两组并发症对比[n(%)]
运动可产生生理性刺激,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周围神经髓鞘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有利于缓解组织水肿,因此,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有助于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4]。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早期康复护理中将患者患肢抬高并固定,可避免患肢活动引起二次神经损伤,改善患肢受压情况,促进血液循环;深呼吸结合上臂抬高锻炼,有助于强化膈神经,改善肌皮神经,提高神经支配能力,耸肩动作可促进运动神经元兴奋,促进神经再生能力,恢复冈上肌神经支配能力,健侧肢全方面运动,可刺激运动神经元,促进神经增长,恢复健侧颈7神经桥接移位所支配的相关肌肉群;电刺激疗法可延迟肌肉萎缩与神经变形,改善血液循环与肌肉营养,促进神经再生[5]。康复过程应当循序渐进,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确定单次训练的强度与频数,切不可操之过急,定期评估患者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判断臂丛神经恢复情况,并调整下一阶段康复计划[6]。
综上所述,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通过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成波,王英峰.临床治疗臂丛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21):4271-4275.
[2]胡世俊,徐海婷,焦薇.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39.
[3]关丽,尹芳.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状况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0):1192-1195.
[4]刘素哲,赵硕,赵文颖,等.早期康复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27-29.
[5]何翠环,戴巧艳,刘回芬,等.健侧第7颈神经椎体前路移位修复臂丛损伤132例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3):306-309.
[6]何翠环,刘回芬,黄小芬,等.游离股薄肌移植治疗臂丛损伤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35):4456-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