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

2018-04-24邓春花唐洪勇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800

吉林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邓春花,唐洪勇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800)

泌尿外科术后需留置导尿管进行持续引流,帮助患者排尿,以解决可能会出现的尿潴留、尿失禁、尿道损伤等问题[1]。由于病原菌的侵入,常在留置导尿管后引发尿路感染,不仅造成患者的不适和痛苦,而且对其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而常规护理降低尿路感染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消除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着重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接诊的90例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5例采用常规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护理的为A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的为B组。A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3~68岁,平均(41.5±6.7)岁;导尿管留置时间8~15 d,平均(10.7±1.2)d;抗生素使用时间 6~10 d,平均(8.1±0.9)d。B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 24~69岁,平均(41.7±6.9)岁;导尿管留置时间8~16 d,平均(10.8±1.6)d;抗生素使用时间6~11 d,平均(8.5±1.0)d。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在性别、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采用常规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导尿管常规护理、会阴部护理、体位护理、心理健康教育护理、饮食及生活方式护理等。

1.2.2 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原因:针对临床护理中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情况,分析发生原因主要是:①未严格手卫生;② 导尿管不合适;③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④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⑤集尿袋更换过于频繁;⑥不必要的膀胱冲洗等;⑦未按时规定饮水,未按时清洗会阴,便后未及时清洗;⑧由于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不同,配合程度亦不同,部分患者及家属未能遵照医嘱配合,导致尿路感染。

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严格手卫生消毒,接触患者前按七步洗手法严格洗手,接触患者尿管要戴无菌手套,留置尿管患者床位悬挂快速免洗手剂,指导患者及家属接触尿管前进行手消毒;②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实行导尿术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避免因此感染,并对其进行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折曲、牵拉、脱落,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可将尿袋悬挂于床旁护栏上,标注更换日期、患者姓名、床号,避免尿路逆行感染;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每天采用0.5%碘伏对尿道口消毒2次,每次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尤其是女性避免因此污染尿道口及尿管,进而导致尿路感染;④严格掌握导尿管留置适应证,当患者尿潴留症状已解决,无需精确记录尿量时,即可先夹闭尿管4 h开放一次,进而及时拔管,当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听取患者主诉,根据病情需要尽早拔管,尽可能减少留置时间,进而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⑤每3天更换1次集尿袋,避免因更换频繁、反复开放导致细菌入侵而引起的尿路感染;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防止逆行感染;⑦留置尿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至少摄入2000 ml水分,以产生足够的尿量冲洗尿路,达到预防感染发生的目的;⑧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争取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综上所述,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心理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因留置导尿管不适所形成的心理压力,详细向患者讲解避免尿路感染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做好留置尿管护理,尽早拔管,指导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预防逆行感染。

1.3 观察指标[3]

1.3.1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尿路感染情况:在护理干预开始后4周内每一周周末采集患者尿样进行尿常规检测,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如果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10个/HP,或尿培养病原菌检测结果呈阳性,即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1.3.2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指标情况。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尿路感染情况:B组患者在干预后4周内每一个周末的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尿路感染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指标情况:B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留置导尿管是泌尿外科临床为解决患者术后出现的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障碍问题所采取的处置手段,由于导尿管通过尿道直接与膀胱接触,因而存在较高的发生尿路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4]。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导尿管不合适;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集尿袋更换过于频繁;不必要的膀胱冲洗等。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采取有针对性地对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消除因留置导尿管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各种隐患,从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遵守置管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膀胱冲洗、缩短留置时间、强化心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等方面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在干预后四周内每一个周末的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及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在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其对留置导尿管的舒适程度,最大限度减轻尿路感染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

[1] 马 菊.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00.

[2] 陈欣洁,胥晓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5):237.

[3] 高秋霞.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593.

[4] 赵文新,刘 爽.导管护理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评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21.

[5] 李 静.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248.

[6] 段珊珊.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包头医学,2016,40(4):237.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