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与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4-24李飞
李 飞
(辽宁省辽阳市传染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在病毒性肝炎占比约为3%[1],对此类患者采用常规医治方法,长期疗效颇低,且预后结果不理想,不良反应较高。基于此,本次为探讨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采用门冬氨酸钾镁与腺苷蛋氨酸的临床疗效,现将本院76例病患作分组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6例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病患均筛选来自于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间的收治病患,本次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对象分为试验组(40例)、参照组(36例),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腺苷蛋氨酸医治;其中试验组:男女比例28∶12,年龄40~64岁,年龄均值(53.5±5.6)岁;病程1~5年,病程均值(2.4±0.9)年;观察组:男女比值20∶16,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54.6±6.2)岁;病程1~4.5年,病程均值(2.1±0.8)年。经比较,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性无可比性,(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与中华医学会传染病肝病学分会和寄生虫病会规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内关于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相吻合;无药物过敏者;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严重肾、心、肝功能异常者;消化性溃疡者;胆管完全梗阻者;精神障碍者;酒精性肝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
1.3 治疗方案
1.3.1 门冬氨酸钾镁医治方案:对试验组病患取门冬氨酸钾镁(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国药准字H20068113)医治,给药量30 mL经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于每日给药1次,共计医治4周。
1.3.2 腺苷蛋氨酸给药方案:参照组患者取腺苷蛋氨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103110)治疗,依据患者病情给药量1000mg,同样给予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稀释,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法,1日用药1次,连续用药4周。
1.4 评价指标
1.4.1 肝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3][丙氨酸转氨酶指标(ALT)、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AST)、总胆红素指标(Tbil)、直接胆红素指标(Dbil)、碱性磷酸酶指标(ALP)、谷氨酰转肽酶指标(GGT)]等指标。
1.4.2 疗效评价对比:①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完全消退,经医治后的血清胆红素降低超过50%评为显效;②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一定的改观,血清胆红素下降超过30%评为有效;③临床症状、体征等未显著改善或者病情恶化评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即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
1.5 统计方法:数据以SPSS20.0相关软件统计,正态计数相关资料以(%)完成表示,正态计数相关数据的组间比较以χ2完成检验;对涉及到的计量数据,选(±s)代表,t检验,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显效者32例(80.0%)、有效者5例(12.5%)、无效者3例(7.5%),总有效率92.5%;参照组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23例(63.8%)、6例(16.7%)、7例(19.5%),总有效占比80.5%,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肝功能指标:据统计两组的治疗前ALT、AST、Tbil、Dbil、ALP、GCT等指标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医治后试验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统计结果(±s)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统计结果(±s)
项目 试验组 参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LT(U/L) 385.4±105.6 57.3±22.6 383.9±105.3 95.7±30.2 AST(U/L) 225.6±79.3 52.6±23.5 218.5±81.3 76.5±27.5 Tbil(μmol/L) 240.3±44.6 57.6±18.4 238.5±47.2 87.2±20.1 Dbil(μmol/L) 181.3±32.6 36.2±18.5 176.5±34.2 59.4±12.3 ALP(U/L) 208.4±43.5 53.4±16.3 207.5±45.2 82.1±20.16 GCT(U/L) 199.4±32.5 48.2±12.4 195.4±32.2 72.3±19.5
2.3 不良反应率对比:试验组的不良发生率占比5.0%,腹泻和中毒者均1例;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腹泻者和轻微中毒者分别为4例、2例;试验组的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3 讨 论
当前,临床上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采用腺苷蛋氨酸药医治,该药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远期疗效不理想,医治预后效果较低,且不良反应较多。随着临床技术的日臻完善,门冬酶酸钾镁在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取效颇高,此类药物经由门冬氨酸钾盐以及镁盐等量构成[4],前者可提升磷酸化合物和分解的催化剂,而后者则能合成糖原核高能磷酸酯,经服药后可提高病患的肝功能,快速改善临床表现,减轻病患痛苦。
本次研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2.5%) 显著高于参照组 (80.5%) ;且该组的ALT、AST、Tbil、Dbil、ALP以及GCT等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由此提示,门冬氨酸钾镁用于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可获得显效效果,改善该功能指标;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5.0%)显著低于参照组(16.7%),由此说明该药物安全性较高。门冬氨酸钾镁可为机体提供需求的能量,刺激创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功能,继而可利于肝功能快速恢复。经唐玉珍等研究[5],门冬氨酸钾镁可保护因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急性肝损伤,降低机体内的血清转氨酶,使干细胞变形坏死得以改善。综上所述,对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采用门冬氨酸钾镁医治,较腺苷蛋氨酸疗效更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病患的肝功能指标,该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
[1] 朱海洋,高红伟.腺苷蛋氨酸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144-145.
[2] 张小灵.腺苷蛋氨酸与门冬氨酸钾镁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30(2):295-297.
[3] 王彬,卫军.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8):57-58.
[4] 吕勇焕,高旭峰,戴丐国.门冬氨酸钾镁与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6(22):2202-2204.
[5] 唐玉珍,王丽,朱丽,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其肝功能的改善情况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3(16):2314-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