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效果观察
2018-04-24辛明霞
辛明霞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血管外科,辽宁 大连 116000)
动静脉内瘘患者早期行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开通闭塞端,治疗效果显著。目前阶段,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了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和闭塞首选的治疗手段[1]。本文就对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图1
1.1 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经超声初步诊断为动静脉内瘘闭塞。闭塞时间在1~72 h。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女10例;内瘘吻合方式:12例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15例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9例左前臂内瘘,18例右前臂内瘘;原发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肾病,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闭塞时间(25.16±5.82)h,透析时间(38.20±2.13)个月,年龄42.59~49.7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14例;内瘘吻合方式:15例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12例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17例左前臂内瘘,10例右前臂内瘘;原发病: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3例慢性间质性肾炎;闭塞时间(24.89±4.97)h,透析时间(36.84±1.85)个月,年龄43.5~48.7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可以对比。
1.2 方法。治疗使用仪器:DSA机,4FMP A1导管,PTA球囊导管等[2]。
对照组经头静脉留置针溶栓治疗,泵入尿激酶,剂量为50万U,溶栓1~3 d后,在血液凝血功能动态下对所有患者行抗凝与溶栓的治疗,若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或是血尿等现象,则停止溶栓治疗。
研究组置管溶栓+球囊成形术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将4F MP A1导管插入右侧股动脉中,将导管头端置于肱动脉中上部位,行cclusion lumen through surgery,导丝长度为0.038英寸,造影后,将25万U的尿激酶注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之后经导管注入,再次造影,保留导管。带患者入病房后,将25万U的尿激酶注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泵速控制在20 mL/h,分别在1 d、2 d以及3 d行造影复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溶栓1~3 d。若患者溶栓后瘘道血管仍旧表现狭窄,则应该行球囊扩张术,扩张1~2次,每次扩张的时间控制在3 min之内。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造影表现与透析时的血流量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软件)对所有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血流开通情况用率(%)的形式表示,数据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
2 结 果
2.1 造影表现:5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动静脉内瘘近端桡动脉,透析道纤细,行导管导丝穿通术后能够清晰见到桡动脉,且管腔毛粗,粗细不均匀。部分患者成功开通后,经造影检查,能够清晰看见闭塞段血管管径较前基本恢复,部分患者开通后闭塞段血管管径仍旧存在粗细不均匀的现象,流速减慢,管壁毛粗。见图1。
2.2 内瘘闭塞开通情况分析:研究组27例患者中,5例治疗后即刻通畅,10例24 h后血栓溶解,4例48 h后血栓溶解,3例72 h后血栓溶解,5例患者24 h复查显示术中开通的闭塞段再次发生闭塞现象,给予再次发生闭塞的5例患者球囊扩张治疗,并对5例患者进行再次造瘘。对照组27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在72 h后血栓溶解,另外19例患者再次进行造瘘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开通情况,比较后经χ2检验,χ2=14.7000,P=0.0001,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
研究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成功完成置管溶栓与球囊成形术,另外3例患者多次尝试都未成功,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导丝不能顺利通过闭塞段。5例进行再次造瘘的患者中有1例红斑狼疮,2例因治疗后血流量达不到要求,再次造瘘,余2例因溶栓过程中前臂软组织内出血,进而终止溶栓,需要再次造瘘。
3 讨 论
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是当前治疗肾衰竭的主要途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必备条件就是动静脉内瘘[3],但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各不相同,再加之对内瘘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透析中可能出现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低血压等现象,会一定程度上妨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目前,临床上解决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主要方法就是球囊导管取栓、外科手术取栓等,本次研究采取置管溶栓与血管成形术,虽然效果明显,但是透析道闭塞患者大多数都同时存在流出道变窄现象,进而导致透析道短时间内堵塞,在应用溶栓治疗时,会出现造影后局部狭窄或是肥厚的情况[4-5],若出现狭窄情况,则可以进行球囊扩张,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满足透析流量,这样的治疗手段患者更能够接受。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置管溶栓前,将导丝配合在闭塞段管腔穿通术中,其主要目的是在血栓间形成通道,方便溶栓时尿激酶充分接触血栓,研究组27例患者中,5例治疗后即刻通畅,10例24 h后血栓溶解,4例48 h后血栓溶解,3例72 h后血栓溶解,5例患者进行再次造瘘。对照组27例患者中,8例患者在72 h后血栓溶解,另外19例患者再次进行造瘘处理,由此可见,研究组血栓溶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这一研究结果与顾钱峰等[6]以及宋进华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综上所述,置管溶栓+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效果明显,安全、方面,值得临床应用。
[1] 明志兵,丁文彬,袁瑞凡,等.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后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2):118-120.
[2] 左今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1):347-347.
[3] 杜伟,陈磊,段文帅等.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和闭塞的介入治疗[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1):62-64.
[4] 韦祖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160-161.
[5] 禹琦.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通路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00例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6(1):65-66,69.
[6] 顾钱峰,张斌,傅海飞,等.动脉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造影评价血管透析通路[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1108-1110.
[7] 宋进华,顾建平,楼文胜,等.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置管溶栓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4):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