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8-04-23翟丽姣

新一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小学数学

翟丽姣

摘 要: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往往注重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反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对于学习数学而言,数感至關重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运用以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培养学生的数感也成为了教师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几项培养学生数感的建议,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

引言

数感,就是人们对于数字的感觉和理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所在。简单来说,数感出色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更加的游刃有余,能够轻松的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在答题的过程中和现实生活当中。尤其可见,数感对于学习数学而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学是学生的关键时期,若能在此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感,定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的采取策略,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一、把教材充分利用起来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教材是最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具。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只是单一的讲解知识点,并不能为教师提供太多的帮助。而现在的新型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数感养成内容。若教师能够将教材充分利用,定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养成良好的数感。

例如: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会把数学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数感培养内容简化成便于学生理解的讲解,引导学生去研究这部分内容,从而在不经意间让学生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例如在一年级“认识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早晨同学们来到校园的情境,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图中的事物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吗?于是学生们开始数:1面国旗、2个单杠、3个板凳、4个垃圾筒、5幅画、6朵花、7只小鸟、8棵树、9个女同学、10个男同学,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的例子,去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通过课后对教材的温习,加深对于每日所学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让数学变得具体化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本身的抽象化。而小学学生受困于年龄的原因,理解能力会比较欠缺,所以经常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不理解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当把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转变,把数学知识点同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使数学变得具体化,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在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字时,学生往往对这一知识点有笼统的印象,无法把数字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应当转变知识点的表达方式,从生活当中举例,如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还从中领悟到了数感的含义。只有当学生在轻松自得的学习状态下,才能从学习中收获乐趣,在乐趣中提高自身的数感能力。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

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应当在教授了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数学知识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当中领悟数学的真谛。

例如: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班里的学生模拟购买商品的情境,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有的学生扮演超市收银员。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算清楚在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花费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等问题。情景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感能力。

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

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听取老师讲解,机械般的记忆数学公式,并不会主动的去思考数学中的奥妙。这种情况,对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没有任何的帮助。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权威,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制造一些错误,给学生提供质疑权威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表的时候,教师可以故意读错其中的一个口诀。当学生发现了之后就会思考,为什么老师读的和教材上写的不一样。有了疑问之后,学生就会对教师提出质疑。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五、丰富教学内容

想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要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面对数学。在解答一道习题的时候,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解答,更有利于学生数感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数字比较”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比较课桌和讲台的大小。学生可以从两个物体的长度进行比较,也可以从两个物体的体积或者重量进行比较。

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数的大小,学生收集到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是6000度与今天的气温比较,突出6000这个数大。学生收集到犀牛的体重3000千克与人的体重和小白兔的体重比较突出3000的大,再与鲸的体重25000千克做比较,突出25000的大,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大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再如猜一猜:出示电脑、洗衣机、空调、电饭锅图片及一组价格2500元、3200元、1800元、10000元,让学生猜测他们的价格。师问洗衣机2500元,电脑的价钱经它多一些,空调的价格比它多得多,电饭锅的价钱比它少得多,学生根据多一些,多得多,少些,少得多这三个关建的词判断出家用电器的价格。如此猜数游戏既锻练了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把握数的大小的比较本领,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还能学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的数感能力得到提高。

六、结语

良好的数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爱上数学,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张晶.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求知导刊, 2016(2):90-90.

[2]丁德勇.实施数学趣味教学的有效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4):48-48.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