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18-04-23吴云霞

关键词:雾化医护人员哮喘

吴云霞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 盐城 224001)

小儿哮喘在儿科中属于十分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突然且病情可反复发作,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患儿会出现刺激性干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1]。发病原因复杂,如患儿闻到刺激性气体、接触变应原或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点都可能导致哮喘。目前治疗小儿哮喘常使用雾化治疗,然而因患儿年龄小、家属对哮喘知识的不了解,无法积极配合治疗,造成治疗难度提高。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3~10岁,平均(3.47±1.12)岁;患病时间5 h~4 d,平均(1.28±0.34)d;实验组女15例,男15例,年龄4~9岁,平均(3.69±1.48)岁,患病时间7 h~3 d,平均(1.19±0.28)d。两组患儿在性别分布、年龄、患病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雾化治疗,药物为布地奈德喷雾剂、沙丁胺醇(β2受体激动剂)。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为患儿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提供抗感染药物并对患儿予以营养支持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具体护理过程如下:

(1)入院时护理:当患儿入院治疗后,医护人员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获取他们的信任感;准确掌握患儿的基本信息和具体病情,以便协助主治医生完成诊治工作。为让患儿及家属尽快熟悉环境,医护人员可主动给他们介绍医院环境、科室组成和相关的办事程序等。如果患儿家属提出疑问或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医护人员应热情、耐心地为他们解答。

(2)住院期间护理:①病房环境:为让患儿能以放松、愉悦的心情面对治疗,病房环境应具有安静、干净、舒适特点;为保证空气能及时流通,医护人员应定时开窗通风,同时定期对病房消毒。考虑到患儿年龄偏小,可在病房放置玩具或墙上贴儿童墙纸等,消除他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②饮食指导: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患儿因处于陌生环境和身体不舒服而容易导致食欲不佳。医护人员可根据患儿的口味偏好,针对性制定出适合患儿的饮食方案,在喂食过程中对患儿应耐心温柔。③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偏小,心理状态变化较快,可能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哭闹,不愿意配合治疗。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引导患儿,通过给玩具等形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对表现积极的患儿多给予鼓励表扬,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

(3)出院时护理:医护人员在患儿出院时,应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叮嘱他们要严格遵循医嘱,让患儿坚持按时服用药物;指导家属学会如何使用雾化机;告知家属看护患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儿入院时和治疗7d后的肺功能指标,评价内容包括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一秒率)。

(2)观察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儿是否饮食科学、作息规律、滥用药物、按照医嘱服药、擅自停药、坚持复查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三个标准,以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之和作为患儿对治疗的依从率。

(3)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我院发放“对我院医护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表”给患儿家属评价,问卷满分分值为100,分十分满意(分值>80)、较满意(分值60~80)和不满意(分值<60)三个标准。满意率=十分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

干预前,两组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差距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FEV1、FVC和FEV1%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s)

干预后FEV1(L) FVC(L) FEV1(%) FEV1(L) FVC(L) FEV1(%)实验组(n=30) 1.37±0.44 1.91±0.34 62.13±4.31 2.52±0.70 2.37±0.28 74.11±2.64对照组(n=30) 1.39±0.28 1.90±0.50 61.30±4.18 2.17±0.53 2.04±0.37 68.19±2.54 t 0.21 0.09 0.76 2.18 3.90 8.85 P 0.83 0.93 0.45 0.03 0.01 0.01组别 干预前

2.2 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干预后,实验组对治疗的依从率(93.33%)远远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n,%)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

将两组患儿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率进行对比,实验组(96.67%)较对照组(66.6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情况(n,%)

3 讨 论

近年来,患有小儿哮喘的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截至目前,小儿哮喘发病病理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小儿哮喘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对患儿家属来说,一旦发现孩子有哮喘症状,应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治疗,否则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虽然目前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很多,但为了哮喘患儿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在治疗期间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

全程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新型护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它要求医护人员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护理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患者制定出适合他们自身的护理方案,达到有效护理的目的[3]。本研究在从患儿入院时,医护人员便实时注意患儿的生命体征,给他们制定出一份详细的病情评估表和护理疗程安排,在护理中加强对心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期间,健康教育宣传是持续不断的,它能够提高纠正家属对哮喘的知识误区,改善患儿及其家属不良情绪,对临床工作能够积极配合。

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对比,其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均显著增加,患儿对治疗的依从率(93.33%)、患儿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率(96.67%)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行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让患儿家属对医护服务感到更满意,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1] 邱惠仙,谌朝辉,陈兰珍.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2(31):85-86.

[2] 叶 琴,肖二平,陶 静,等.全程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18):1887-1889.

[3] 孙小叶.全程护理干预在29例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9):4129-4130.

猜你喜欢

雾化医护人员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