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能力对动脉栓塞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2018-04-23刘洪芬

关键词:栓塞下肢动脉

张 慧,刘洪芬

(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重庆 400010)

急性动脉栓塞指栓子从心脏或是近侧动脉直接脱落到外界进入动脉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远处,导致动脉血管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肢体缺血或是坏死的一种病理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肢体麻木、患侧皮肤苍白、温度低于正常皮肤温度、下肢活动乏力、检测动脉发现搏动减弱或是无搏动感等临床症状[1]。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肢体坏死甚至有截肢的情况发生。Fogaryy导管取栓手术可以迅速缓解患者“5P”征,但术后如何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是护理面临的难题,我科积极倡导护士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经我科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患者25例作为常规护理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临床常规护理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3.11±14.55)岁,发病时间1~72 h;相对应性护理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52.55±13.64)岁。发病时间2~70 h。栓子栓塞部位:左侧股动脉24例,右侧股动脉15例,左髂外5例,右髂外2例,左腘动脉3例,右腘动脉1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①一般选择急诊在局部麻醉下行股动脉切开Fogaryy导管取栓手术。②当有残余血栓,使用尿激酶20万U脉冲式术中溶栓。③如发现闭塞血管或明显狭窄时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手术后根据动脉栓塞病因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剂、抗凝、溶栓、去聚、扩血管治疗。维护患肢的血运通畅,降低再次发生栓塞的风险。

1.2.2 护理

1.2.2.1 常规护理组

1.2.2.1.1 环境护理:给予安静、整洁、温馨的环境;

1.2.2.1.2 心理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况。

1.2.2.1.3 监护生命体征,观察肢体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手术部位的肢体必须低于心脏平面15度,这样是防止因体位再次引起的缺血以及栓子回流情况[2]。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情况以及患肢的色泽、感觉情况、皮温及动脉搏动等情况。

1.2.2.1.4 协助翻身防褥疮。

1.2.2.2 对照护理组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的倡导者及实践者是丹麦外科医生Kehlet,他早在2001年就率先提出了此概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

科室组织学习快速康复相关理论,成立快速康复小组。小组负责制定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快速康复的护理流程。小组成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进入护理小组。

1.2.2.2.1 护理流程

(1)术前护理

入院后尽快完善术前准备:急查血常规、凝血象、肝肾功能检查及手术野皮肤的清洁准备,并对患肢足背动脉搏动位置进行标记,以便术中、术后观察触摸等。告知相关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和检查地点。与患者家属沟通术前检查结果、诊断和病因、治疗方案和替代治疗方案、相关风险、大概费用和自费项目、协助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自理能力、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跌倒评估、压疮评估、疼痛评估、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同时注意评估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所有医疗文件是否备齐(手术同意书、审批书、手术风险评估、医嘱单、手术病人交接单)。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重要性和拖延的风险性,并向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务人员,接受必要的治疗。

运用疼痛评分表,行疼痛评分,及时行心理干预或遵医嘱止疼处理。

(2)术中管理

预防镇痛、保温、手术配合、生命体征监测等。

(3)术后护理

监测心脏、肺、肾功能,重点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

严密观察患肢血供情况、重点“6P征”如皮肤温度、颜色、肢体的疼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术后制动6~8 h,密切观察穿刺处的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护理:对于手术后缺血再次灌注出现的损伤情况,应术后及时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大量吸氧,嘱多喝水,随时观察呼吸、尿量等情况[3],抗凝,溶栓治疗用药期间,应同时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凝血酶时间和凝血时间QD,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以预防出血或血栓形成。观察全身状况、精神状况,呼吸状况等。注意尿量,每小时观察记录尿量及酸碱度,尿量应>30 ml/h,注意检测电解质、血气分析及BUN、Cr和尿常规情况。注意酸中毒发生(病人躁动、呼吸深大、尿量减少)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出院前,发放健康教育宣教单,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辨识出血并发症,如皮肤出现原因不明的瘀伤、红点、紫癜、鼻腔、齿龈的出血,唾液中带血,血尿、黑便等立即就医。出院后,于一周、1、3、6、12个月及每年一次随访对于再次缺血进行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校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发生的出血或血肿、再灌注损伤综合征、动脉再栓塞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临床常规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n(%)]

图1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2.2 满意度比较

经出院意见表及随访调查,患者对护理的评价,对照组优于临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

图2

2.3 采用NRS(数字疼痛评分标尺)[6]+脸谱法作为疼痛评估依据

根据患者手术后舒适度情况比较,指导患者正确对待术后疼痛,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加强心理疏导,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睡眠品质。见表3。

表3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手术后舒适度情况

3 讨 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护理已发展成一个专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具有专业特色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不但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能力,做好患者的基础及专科护理,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造成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诱因有血压高、血液粘度过高、吸烟、有家族心脏病史、房颤等。我院常规采用介入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疾病[4]。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甚至有截肢的可能,患者的身体心理均受折磨,往往带有严重的心理压力。随着介入治疗不但的发展进步,护理模式的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和心理重建,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手术成功[5]本次的研究显示,给予患者全程优质护理使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发症明显减少,使患者得到了最佳治疗,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马荣艳.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233-235.

[2] 赵志青,包俊敏,景在平,等.主动脉夹层并发下肢灌注不良误诊为下肢动脉栓塞特点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5,9(1):16-19.

[3] 王田田,龙军强,李海冰,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2):68-69.

[4] 史文凤.罗玲玲,彭秀斌,等.身心化护理模式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13(7):92-94,96.

[5] 卿丽君,周伟明,萧剑彬,等.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22):2306-2307.

猜你喜欢

栓塞下肢动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256层CT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