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挣脱桎梏
——新媒体艺术传播的社会性交互特征研究

2018-04-23李紫薇

黄河之声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艺术文化

李紫薇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现代与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为媒介所覆盖的新型社会,我们的文化运作方式与艺术展现形态主要是由不同媒介的呈现与表达所构成。与此同时,新媒体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正迅速颠覆着大众对艺术的定义和认知,重构社会对文化内涵的价值思考。在媒介质变阶段,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社会性交互特征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整体性、独立性、丰富性、叙事性和深刻性,艺术创作走向了局部性、交互性、断裂性和扁平性。新媒体艺术在与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交织下展现出新的表达方式与文化身份解构,正迅速消解着艺术社会的精英阶层,挣脱思维的僵化桎梏,给现代社会中艺术文化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与价值。

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曾在他的著作《后现代状态》中,试图解构西方传统思想中的整体性观念,倡导思想的多元化,在这个阶段中,他提出了对“权威叙事”的怀疑。自由主义者越发关注话语权的大众化,反对权威叙事,要求自由言论[1]。对话语性权威的挑战,对艺术权利的争取,推动着新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的束缚。新媒体艺术的信息媒介是平等的,社会中的个体通过开放的媒介渠道接受艺术,解读文化。信息媒介传播系统网络走向零散性,决定了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是交互的,取代了传统媒介所承载的传统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单向性。在整个后现代主义思潮充斥的多元社会下,新媒体艺术因其特有的社会性交互特征构建出创作者与观众的崭新身份关系,颠覆了文化的解读方式,变革着城市的文化审美倾向,并帮助大众塑造强烈的未来体验感。这种崭新的艺术文化表达方式带来不同层面上的文化实验意义,推动着社会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进程[2]。

一、创作者与观众身份关系的重构

后现代主义思潮伴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深度递进,大众趋向于追逐自我意识而不信任过去苦守的理性价值观。本体与艺术的距离消逝感的增强,是社会的未来走向,也是人的精神价值的重新选择。传统的架上艺术是高贵的,不可被模仿与理解的,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分解了传统艺术美学的语义,以综合学科性和高度互动性消解了权威的艺术创作和传播集团,使得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的主体产生了质的改变。在今天的社会,艺术品作为全球市场经济背景下待价而沽的商品,其传播并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创作主体将作品呈现给审美客体。信息媒介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网络传播平台,每个人都是单独的艺术信息传播发布者,这种模式分解了传统传播者的集权化现象。新媒体艺术吸引交互,同时交互的双方的位置和地位是不确定的。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的前提下,这打破了以中心为圆心向外发射的单向性传播,取而代之的是以多中心为基点的交互式传播。

鲍德里亚这样认为:“大众文化与其说是将艺术降格为商品世界的符号的再生产,不如说它是一个转折点:终结旧的文化形式,并将符号和消费引入自身地位的界定中。知识分子不复是传统社会种种观念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大众也不复是传统社会中被动的接受者。”从这段话中一窥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创作主体边界的消解与转换,传统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是神秘不可靠近的,而其作品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层次,是普通大众或向往或难以揣测的。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科技与艺术交织形成了崭新的形式,艺术的大门给每个个体独特的具有思维运动的大众人群带来参与到艺术创作的机会,艺术不再是难以触摸的少数精英的梦境。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艺术创作主体的扩大和转换,新媒体艺术才迸发了更大活力。新媒体艺术在大众话语权中重新被解读,给能够接触到艺术作品的人和观众带来精神和思想上丰富的感知和体验。科技的无限度解放与人类思维的超空间发展,意味着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同作品交互,观众同艺术作品交互,创作者同观众交互,全方位的贯通联系打破艺术中的芥蒂,加速了社会中不同群体的交流与联系。

二、文化解读方式的颠覆

艺术本质上是文化的多元载体,不同门类的艺术对文化的解读和渗透有着特殊的表现方式。新媒体艺术消解了艺术原本的表达系统,运用网络手段与媒介技术变革了艺术的传播方式。迪基在其1974年的著作《艺术和美学》(Art and Aesthetics)中,曾指出艺术理论中传统的不适应现代发展的一部分。以模仿理论和表现理论为例,这些古老的区别艺术的界限已经不被运用了。“艺术难以定义”当代的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边界不再具体化和精细化,他们崇尚自由的,交叉的艺术作品。对不同的文本的解构和再重构,削平了艺术原有的价值中心体系。艺术结合技术的形式颠覆了文化的解读方式,融合多元文化,多民族特色,在内容表达和表现手法上采用拼贴和复制方式,赋予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内容跨文化性,无地域性,全开放式的交流互动特征[3]。

人同作品进行交互,这种交互行为被塑造成一种新的社会交流机制反馈到大众文化中来。正如今年4月份在米兰设计周展示的由俄罗斯建筑师设计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城市DNA,设计师运用镜面和数字屏幕将庭院空间进行分割,并在多媒体屏幕上循环播放四座城市的影像材料。观众从这些抽象的碎片化的图像中提取信息,通过这种宽广的包容性的对话通道,参与到与社会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沟通中来,从而产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跨民族跨时代的文化元素自由评价的意识。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社会形形种种的矛盾之中,表现、解读与透视矛盾是新媒体艺术的内容与价值中心[4],同时给文化理念的表达和传递铺了一条平坦自由的道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改新技术的运用和参与,探究文化交融的全新内涵,并给观众带来更为便捷和舒适的参与方式,这是新媒体艺术的使命,也是新媒体艺术之所以颠覆文化的有力支撑。

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城市DNA

三、城市文化审美的碎片化

社会公众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伴随新媒体艺术的非物质的虚拟性和数字化艺术设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常常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等已经将社会公众的参与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5]。新媒体艺术改变了艺术的视觉符号语言,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态,促使大众不再受制于传统艺术的审美自觉,更加追求纯粹的艺术体验和精神享受。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凭借超现实的空间体验、不同寻常的思考逻辑、具有温度的材料表现等深入到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大众的生活态度上来。

在巴斯的博物馆陈列着英国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装置作品--星光原野。从磨砂的球形灯罩到雕塑感的排列组合,我们不难看出设计者力求摆脱冰冷的符号表达,充分糅合光与色彩的特点赋予作品温度,引起社会大众的思维共鸣。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借助一系列科学技术变的更加自由随意,这种表达性将艺术作品看作一个链接站,通过分享艺术经验增强了居民与城市的亲密感,促使艺术的边缘性日渐衰微。无论是对艺术作品本体语言的探讨,还是作品对观众生活态度和方式的公众影响,都转化成为城市精神核心文化的突破点。在与城市的消费物质文化形式对抗的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交流机制,并以此来扭转居民的文化艺术品味。从个体自我到归属共识的二元矛盾的互相交织,到微小化、碎片化的审美共性,新媒体艺术在城市的效果愈发明显,推动城市审美追求增长和形象提升。

新媒体艺术装置作品—星光原野

四、未来体验感的塑造

传统的艺术追求真与美的辩证关系,齐白石老先生也说:“作品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基于传统文化的生长土壤,艺术的定义、系统、门类逐渐明晰,同时形成了系统的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势,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科技元素来展现艺术的内容和本体的新兴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直接冲破“求真求美”的艺术界限,冲出艺术“类别鲜明”的门槛,将艺术效果延展到观众的听觉、触觉、感觉甚至味觉等维度。由生理上的刺激深入到心灵和心理意识上的触动,运用超文本链接的非线性的组织方式使得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相关文本,在虚拟的二元制世界同真实社会的抗衡中对世界本体与自我认知产生新的认识和判断。

巴黎的新媒体工作室恰巧崇尚充满未来感的新媒体艺术,他们制作了具备鲜明特色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白日梦”。这个新媒体艺术装置使运用了几排半透明的材料,来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体验效果。声和光的组合将视觉上的波动营造到最大程度,作品将设计者、观众和整个空间有序的链接起来,不同背景和阶层的观众可以参与到同新媒体艺术文化的对话机制中来,并通过身体、话语等的反馈方式丰富艺术语义。社会现代化的快节奏和科技的高速运转,加上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未来的超现代化世界。新媒体艺术的社会性交互特征恰恰满足了这种思维的萌生,在观众走进整个虚拟艺术空间的那刻,他们就已经进入了后生活主义社会。

新媒体艺术装置作品—白日梦

五、结语

正如台湾新媒体艺术家叶郁田对新媒体艺术的定义:“由电脑程式驱动周边物体来让艺术作品的造型延伸成为能与观众交互的现象条件,把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关系的单一被动惯性定律,变成相互可传达循环共同体。”创作者和观众的个体情感需求在非物质的虚拟空间中被无限放大,艺术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变得更加丰满多元。站在社会转型和媒体形变的矛盾交界处,艺术家并不再是单纯的生活在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他们也在同大众进行一种较为民主的对话。这种新的尝试,是符合艺术流行的新的经验,是符合社会变革趋势的新的力量。从新媒体艺术的社会性交互特征入手,剖析其文化精神和文化象征语义,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钩织崭新的不固定的模式。新媒体艺术是否可以否定纯粹的不是主观性的幻想,人们当下的社会生活已经和艺术难舍难分了。■

[参考文献]

[1][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68.

[2]金江波.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J].包装工程,2015,36(22):30.

[3]陈鸣.试论艺术传播的客体与主体-艺术传播学初探之一[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50.

[4]吴文瀚.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5:79.

[5]栾之珑,师丹青.多维度下展开的非线性叙事-新媒体时代的体验性叙事设计[J].装饰,2017,04:33.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