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8-04-23王凝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放射学自发性生存率

王凝芳

肝细胞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之一, 致死率较高, 但多因自发性血瘤所致, 发病率约为3%~15%。据调查显示, 肝癌亚洲发病率明显高于欧洲。随着现代先进医疗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 国民对于自身健康的要求也不断加深,因此肝癌早期检出率及晚期治疗就显得非常更重要[1,2], 但肝细胞癌依然居高不下, 肝癌破裂30 d后其死亡率最高可达到67%。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30例, 分析TACE介入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39例, 均在急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明确诊断。其中, 男25例, 女14例, 年龄35~79岁, 平均年龄(55.87±10.96)岁;乙肝患者26例, 约占66.67%, 肝硬化患者33例, 约占84.62%;既往不良嗜好:饮酒5例, 约占12.82%, 吸烟史7例, 约占17.95%;并发腹水者25例, 64.10%, 并发肝性脑病者6例, 约占15.38%, 并发低血容量休克者11例, 约占28.21%;腹部疼痛者37例,约占94.87%, 腹部满胀者34例, 约占87.18%;Child-Pugh评估等级, A级12例(30.77%), B级19例(48.72%), C级8例(20.51%);病理分期, Ⅱ期11例(28.21%), Ⅲ期13例(33.33%),ⅣA 期 9例 (23.08%), ⅣB 期 6例 (15.38%)[3]。初入院检查结果:平均血红蛋白含量(9.78±2.38)g/dl, 平均凝血酶原时间(16.88±7.85)s, 白蛋白含量(3.02±0.56)g/dl, 总胆红素含量(2.55±2.89)mg/dl, 平均谷丙转氨酶(ALT)含量(97.58±130.47)IU/L, 平均肌酐(1.54±0.66)mg/dl, 平均甲胎蛋白(AFP)含量(688.45±2703.12)×103ng/ml, 癌性病灶直径(8.14±4.13)cm, 门静脉血栓 21 例 (53.85%)[4]。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急诊入院治疗, 给予抗休克治疗,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 明确肝癌破裂出血诊断后施行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方案;经由Selding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后插管(5FRH), 开展肠系膜动脉→腹腔干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造影, 持续监测门静脉情况, 明确肝癌破裂出血病灶以及供血动脉, 靶动脉插管, 利用明胶海绵颗粒(或使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出血病灶;施行TACE患者经插管注入化疗药物, 二次利用明胶海绵颗粒(或使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病灶;施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患者除无二次栓塞, 其余同上[5,6]。所有患者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 确定完全止血后方将插管拔除, 包扎穿刺处。嘱咐患者在术后适当给予抗生素, 预防感染, 保肝, 建立静脉通路, 输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9例肝癌破裂患者中30例经急诊TACE介入治疗, 止血效果良好, 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经30 d治疗后TACE治疗者存活率为90.00%(27/30);随访180 d, 其生存率为43.33%(13/30)。其余9例给予保守治疗方案, 治疗后30 d存活率为33.33%(3/9), 180 d存活率22.22%(2/9)。TACE介入治疗患者的存活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保守治疗方案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经TACE介入治疗患者30 d后存活情况与其血红蛋白浓度、肌酸酐浓度、Child-Pugh分级结果以及TACE方式有一定的关联, 经回归分析显示, 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接受TACE介入治疗(OR=0.077,P=0.0201<0.05)以及血红蛋白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可促使生存率提高;血红蛋白高浓度是经TACE介入治疗患者30 d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10, P=0.0362<0.05)。

表1 39例肝癌破裂患者治疗30 d效果分析[n(%), ±s]

表1 39例肝癌破裂患者治疗30 d效果分析[n(%), ±s]

注:与保守治疗方案比较, aP<0.05

治疗方式 例数 存活 死亡 血红蛋白(g/dl)TACE介入治疗 30 27(90.00)a 3(10.00) 10.55±2.23a保守治疗方案 9 3(33.33) 6(66.67) 7.93±3.22 χ2/t 12.5233 2.7822 P 0.0004 0.0084

3 讨论

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并发症, 严重患者生命安全, 致死率较高。据医学文献报道, 自发性肝癌破裂出后30 d死亡比例最高可达到肝癌患者总数的60%左右。自发性肝癌破裂诱发因素诸多, 包括肝组织坏死、肝脏肿瘤等,因此需早治疗、早发现、早治疗[7-9]。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多经CT检出, 典型临床表现为肝癌病灶血肿, 造影剂渗漏,肝表面焦距无任何联系, 肝脏肿大, 应注意观察肝癌病灶的大小、位置、外包膜、出血情况, 实验室检查情况等。而门静脉血栓、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出血量、例数均可判断为影响自发性肝癌破裂患者治疗后身生存率的影响效果[10]。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止血过程中应将止血治疗贯穿始终。而部分患者起病较急, 以腹部疼痛以及失血性休克经急诊入院治疗, 但无任何显著肝肿瘤病史以及外伤病史, 因此首诊医师需强化自身发散思维, 将此证纳入腹痛及内出血的鉴别范畴内。如有必要, 可开腹探查, 以明确诊断。

总之, 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率较低, 提高30 d生存率, 实际应用时,应助于同其他疾病相鉴别。

[1] 刘俊, 陈磊, 王彦坤, 等.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中国老年学, 2013, 33(4):933-935.

[2] 张帅, 倪才方, 李智, 等.原发性肝癌 TACE后合并肝癌破裂八例.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5):437-440.

[3] 余强, 彭晓明, 杨斌, 等 .明胶海绵颗粒与Embosphere微球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5, 12(12):723-727.

[4] 张丽书, 张柏秋, 郑昌盛.急诊行肝动脉栓塞抢救性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中国老年学, 2015, 35(15):4355-4356.

[5] 朱国庆, 虞希祥, 肖池金, 等.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25例疗效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2):156-158.

[6] 黎靖, 雷正明, 付文广.104例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结果分析.重庆医学, 2016, 45(27):3783-3784.

[7] 林浩铭, 朱颉, 李国林, 等.肝癌破裂出血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 32(5):616-619.

[8] 郑惊雷, 王在国, 游志坚, 等.肝癌破裂出血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22(5):363-367.

[9] 刘德鑫, 王伟, 李新丰, 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24(11):999-1003.

[10] 林宇宁, 杨熙章, 陈自谦, 等 .介入技术治疗腹部脏器出血的应用价值.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22(8):638-640.

猜你喜欢

放射学自发性生存率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共享魅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