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应用

2018-04-23陈智慧罗惠兰邓有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弹道气压输尿管

陈智慧 罗惠兰 邓有强

输尿管结石属于泌尿外科的常见的一种疾病, 输尿管结石大多来源于肾结石, 因受尿路的蠕动作用以及重力作用下降, 并进入输尿管, 所以输尿管结石的成分和肾结石的成分相同[1]。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 近年来, 输尿管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输尿管镜在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技术逐渐成熟, 对患者的创伤小, 碎石的过程没有发生热效应, 对组织的损害作用极小, 患者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因而成为腔内碎石的主要方法[2]。虽然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关于术后是否留置双J管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探究双J管应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效果,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患者展开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 女14例;年龄21~66岁, 平均年龄(35.45±10.18)岁;输尿管中段结石24例, 下段结石16例;输尿管左侧结石14例, 右侧结石18例, 双侧结石8例;平均结石横向直径(0.82±0.23)cm, 纵向直径(1.24±0.34)cm。研究组男25例, 女15例;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35.16±9.95)岁;输尿管中段结石23例, 下段结石17例;输尿管左侧结石16例, 右侧结石17例, 双侧结石7例;平均结石横向直径(0.85±0.31)cm,纵向直径(1.16±0.43)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位置、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留置双J管1周, 对照组术后没有留置双J管。给予两组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 取患者的截石位, 采用Wolf液压灌注泵注水, 经尿道置入德国 Wolf硬性输尿管镜, 以输尿管导管为前进方向, 输尿管镜置入至结石部位的下方, 随后将气压弹道碎石探杆置入, 脉冲式将结石击碎至2~3 mm大小, 取出较大的结石。研究组在斑马导丝的引导下进镜至肾盂下, 从导丝尾套入双J管, 并将双J管推向肾盂, 推管的同时退镜, 双J管突出膀胱内3 cm。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肉眼血尿、输尿管痉挛绞痛、急性肾盂肾炎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和液电、冲击波、激光、超声等碎石术相比,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操作技术相对简单, 手术过程中不存在辐射以及热效应, 对组织的损害极轻, 且手术费用相对较低, 治疗优势较为明显[3]。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还具有结石粉碎彻底、输尿管壁黏膜损伤轻、术中出血少、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较小等优点, 但患者术后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尿管黏膜损伤, 从而导致输尿管口发生水肿、充血, 或出现炎症。有的患者结石较大, 碎石后碎片堆积, 可以形成石街,输尿管发生暂时性堵塞, 对肾排泄功能造成影响, 并且可能因此发生感染[4]。

双J管的拉伸强度超过15 MPa, 断裂伸长率高达300%以上, 弹性和柔软度均较高;材料无毒, 生物安全性较高;对组织的刺激性作用极小, 并且管内不容易堵塞, 有利于降解产物排除体外。双J管具有内引流和支撑的双重作用, 有利于促进输尿管黏膜的修复, 可以防止粘连, 能够有效缓解由于炎症和水肿等造成的输尿管暂时性梗阻现象, 可扩张输尿管, 并将弯曲的输尿管变直, 引导小结石下滑, 从而促进结石排出, 将结石的形成率以及继发性肾绞痛的发生率降低[5-7]。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输尿管撕裂、穿孔等情况, 或者患者的输尿管狭窄, 则可以留置双J管, 可加快损伤的愈合速度, 且无需对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相对于人体而言,双J管属于一种外来异物, 因此患者的机体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血尿。手术操作时损伤尿路黏膜可能造成血尿现象的发生, 对此可以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 术后让患者多喝水, 并减少活动, 从而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症状[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给予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建议推广应用。

[1] 徐伟, 李原学.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9):67-68.

[2] 李超, 徐鹏程, 葛庆生, 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5):555-558.

[3] 陈早庆, 方钟进, 杨昌俊.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差异.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2):5-7.

[4] 郑卓敏, 庄泽平, 连乐林, 等.输管尿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引起上尿路梗阻.新医学, 2016, 47(6):405-407.

[5] 陈炳, 李想, 吴海如, 等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35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健康研究, 2016, 36(3):270-271.

[6] 何国永, 蔡润东.双J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石街的影响.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 13(4):30-32.

[7] 张新明, 何海填, 郭德迎, 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早期拔除双J管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 18(2):193-194.

[8] 陈德才, 郝斌, 刘昌伟.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应用观察.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 15(2):1-2.

[9] 舒向晖, 李涌.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并发症及防治.四川医学, 2012, 33(8):1438-1439.

[10] 蔡万松, 蒋祥新, 刘修恒, 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必要性.现代实用医学,2010, 22(7):765-766.

猜你喜欢

弹道气压输尿管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弹道——打胜仗的奥秘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看不见的气压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一维弹道修正弹无线通信系统研制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基于PID控制的二维弹道修正弹仿真
消除弹道跟踪数据中伺服系统的振颤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