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午间 快乐源泉
2018-04-22钱国芬
钱国芬
【摘要】本文论述改變午间统一管理的方式,开展“阳光午间”系列活动的做法,提出在午间带领学生沐浴午后阳光、享受阅读时光、体验农家生活,让午间活动成为学生的快乐源泉,使学生充满朝气与活力。
【关键词】阳光午间 阅读 游戏 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89-02
2001年起,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这样,学生上学的路途变得遥远,在学校用餐的孩子越来越多。在校用餐之后,孩子如何管理?我们通常认为,午间在一天中是学生最放松的时候,学生可以用午间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看书、玩游戏或者其他。可是,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午饭后奔跑、吵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则影响他人休息,大则发生安全事故。如何引导学生在午间开展文明的休息活动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影响他人休息,很多学校就采取了统一管理的方式,把学生全部集中在教室补课或者写作业。这样一来,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得到解决了,可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现象1】
学生已经吃完午饭,老师交代了学生几句,让他们回到教室休息一会儿,不要吵闹。学生回答:“知道了!”结果,等老师回到教室,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有的孩子在教室里乱跑乱跳,有的已经趴在地上,还有的撕扯在一起……总之,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学生看见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就像老鼠见了猫,一个个躲到各自的位置上去了。
【现象2】
某班学生正在安静地写作业,突然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说:“去吧。”过了五分钟,上厕所的孩子没有回来。又过了五分钟,孩子还是没有回来。老师继续埋头批改作业,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会儿,孩子还是没有回来。老师叫另外一名学生去厕所看看,结果去观察的孩子回来报告,那个要上厕所的孩子在厕所里玩,他的内急早就解决了。为什么孩子宁可待在厕所里,也不愿意回教室里?
这些现象几乎天天都发生,但是很少有老师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学生在学校经过半天的学习,身心是有些疲惫的,需要放松身心。所以他们喜欢奔跑、打闹,喜欢待在厕所无人监管的感觉。
如何合理地做好学生午间活动的管理工作,让学生的午间活动安全、文明又有意义呢?我们认为,要想让学生的午间活动安全、文明又有意义,我们就要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入手,合理安排活动,所以我们首先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合理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4.5%的学生对目前的午间安排是不满意的,他们期待的午间活动有以下几种:散步、自由玩耍、看书、做游戏、聊天、唱歌、画画、做手工等。由此可见,孩子们希望劳逸结合,午间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我们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了“阳光午间”系列活动。
一是沐浴午后阳光。在晴朗的天气里,孩子们吃过午饭以后,就可以到学校的操场、小花园散步。低年级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让他们自由散步容易发生意外。于是,我们发起了“大手牵小手,阳光下面走一走”的活动。当老师还在用餐的时候,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班级的孩子就已经徜徉在校园里,一边享受温暖的阳光,一边还可以看看校园的风景,认一认校园里的各种花花草草,感受季节带给校园的变化。
二是享受阅读时光。打造书香校园一直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要保证孩子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午后正是阅读的好时光。孩子们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在教室的书吧或者年级的书吧阅读。更多的时候,我们老师陪着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静静地阅读。学校高年级的孩子还会给低年级的孩子送来精彩的故事,高年级孩子精心准备,低年级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就在这样无声的熏陶下,低年级的孩子也爱上了阅读。
三是找寻游戏乐趣。游戏是低、中年级孩子的最爱,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切西瓜、贴烧饼等都是孩子常玩的游戏。在学校的操场上,孩子经常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或蹲或坐在做游戏。老师用餐完毕,也会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或者在一旁指导孩子们玩游戏,欢乐的笑声传遍整个校园。
四是体验农家生活。我校有一大片空地,分给各班学生开展种植活动。有这么一块地方,给孩子自己去种植,孩子可喜欢了。孩子播下种子之后,恨不得天天都要去看看蔬菜的生长情况。午后,孩子来到自己的责任田,或浇水,或拔草,或施肥。孩子看着自己种的菜慢慢长大时别提有多高兴了。等到可以收获的时候,孩子可以把自己亲手种的原生态蔬菜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呢!
五是放飞个性特长。还有一些孩子特别希望利用午后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比如有的希望画画,有的希望做陶器,有的希望绣乱针绣。于是,我们开放学校的各个活动室,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有时候他们也会邀请老师指导他们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我们对学生的午间时光作出了明确的导向性安排之后,午后的校园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学生的午间安全得到了保证,因为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可以选择的活动项目,且活动安排基于学生的需求,所以哪怕是一些“淘气包”也会遵守游戏规则,与他人一起或玩耍或阅读;其次是学生的午间生活变得丰富了,丰富的午间安排给孩子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他们在午间活动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找到更多的伙伴;最后是减负增效的要求得到了有效执行,以往中午的时间老师总是用来辅导学生写作业,这让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而现在不允许进教室补课了,学生的作业也尽量在课堂完成,这样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比以前浓厚了。
实施“阳光午间”系列活动后,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安安静静的校园,而是看到了很多生动活泼的画面,更看到了学生的朝气与活力。也许我们的做法不够创新,却让学生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