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吁食育理念及课程的推广

2018-04-22杨阳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食育共育课程体系

杨阳

不久前,一则关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到稻田中割水稻的新闻引发热议,该幼儿园园长对此回应道:割水稻是食育课程中的一部分,以鼓励孩子劳作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食育”就是通过幼儿与食物接触过程中,对其进行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饮食教育,同时培养儿童的正确饮食习惯、艺术思维及人生观念。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马冠生指出:当前我国少年儿童面临着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学校和家庭从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食物、食品及安全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孩子的营养和饮食结构,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与饮食教育相关的内容俯拾即是,如用餐礼仪“食不言,寝不语”,珍惜食物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育文化的理念从《齐民要术》开始日臻完善,到了唐代,孙思邈进一步完善了“食育”的理念,首次在《备急千金方》中提出了“食治”(食疗)理念。可见,“食”中融“育”,食是方式,育是目的。在中小学校加强健康食育理念、推广食育课程,既是传承饮食文化的需要,也是对健康生活的一种追求。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颁布相关条例,通过行政的力量将“食育”视为一种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学前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课程体系。首先要制订科学的食育课程体系,督促学校遵守相关规定,将食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根据幼儿期、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等不同学段制订不同的食育课程学习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强学生的食育意识,使学生不仅学会如何吃东西,还通过眼看、手摸、心触等,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知识和生活观念。其次要落实师资力量,为学校开展食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师资团队,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掌握食育知识,因地、因时有针对性地做好食育教学工作,实现学生身心均衡发展。最后要突出食品安全与监督的特点,在督促学校严格遵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文件精神,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意识的同时,鼓励学校联合社区醫院、营养机构等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对每名学生的健康样本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营养膳食状态,让学生从小就认识食育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健康安全的饮食知识,进而培养科学的饮食方式。

学校也应因地、因校制宜创设食育环境,落实食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要上好教师营养课、食物烹饪课、种植体验课、饮食文化课、家园共育课等。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上海、杭州、常州部分学校、幼儿园的先进经验,如上海市将食育课程作为一些中小学的试点课;杭州树兰幼儿园开展了食育课,与当地村镇签定社会实践协议;常州市推出15所食育教育试点学校,开展“食育与健康”“食育与礼仪”“食育与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这些学校都是基于本校的实际,使食育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与学校常规课程进行科学融合。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家长参与食育,实现家校共育。家庭食育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有义务引导家长上好家校共育课程。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召开营养专家指导讲座活动,在QQ、微信班级群里普及“吃得营养、吃得科学”的喂养方式,让家长关注孩子对营养食品的认识和均衡摄入;激励家长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专注于食物,不挑食、不在进餐时玩手机、不边吃饭边看电视等,与孩子愉悦地进餐;请家长结合传统节日,让孩子借助节日文化了解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珍惜每一粒粮食、拒绝浪费的意识,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变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并在愉悦的饮食体验中获取乐趣、懂得感恩,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在中小学校推广食育课程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营养和饮食结构,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应共同参与、因地制宜,探索出全民普及又独具地方特色的食育之路。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食育共育课程体系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