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例研究

2018-04-22李织兰杨起群蒋晓云冯涛励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演绎推理

李织兰 杨起群 蒋晓云 冯涛励

【摘要】本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例论述教师在小学阶段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时启蒙学生理性精神、培养其推理意识的途径,提出结合“帕斯卡的推理”引导学生论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三角形内角和 理性精神 演绎推理 “帕斯卡的推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30-03

2005年3月初,姜伯驹院士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中指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样的基本定理,只让学生用测量、计算、拼接实验的方法“归纳猜想,发现规律(结论)”,不说理,不证明,数学课就失去了理性的精神。反思这十多年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淡化了数学中的逻辑推理、理性思维。所以,经过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可以逐渐渗透给学生知道,合情推理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还需要依靠演绎推理去证明或者证否。

我们选取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蒙理性精神,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意识和推理能力”为主题进行课例研究。

一、教学内容与素材分析

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教学内容,都有“操作验证”“得出结论”环节。操作验证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分别是“量一量”和“拼一拼”。

二、课堂观察与诊断

我们选取一节小学数学优质课的视频作为课堂观察材料,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

(一)教学片段

教师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步骤:量角求和、拼折验证、课件展示、归纳小结,让学生在“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探究从不同的途径验证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在归纳小结中出现下面这样一个小片段。

师:我们刚才用了这么多种方法来验证,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请同学们用肯定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教学诊断

“我们刚才用了这么多种方法来验证,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真的只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就能肯定“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吗?不能!实验归纳的结果不一定靠谱,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还需要依靠演绎推理去验证。

虽然小学阶段关注通过合情推理发现结论,培养演绎推理能力是中学几何教学的核心追求。但是,如果小学阶段不说理、不证明、不启蒙学生的理性精神,甚至错误地完全肯定实验归纳所得到的结论,到了初中阶段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学生会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样的基本结论时,教师让学生用测量、计算、拼接实验的方法“归纳猜想,发现规律(结论)”是没有错误的,但教师最后小结的那段话是违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严重错误。

(三)教学建议

教师可从“发现数学规律”和“启蒙理性精神”两方面改进教学。在总结发现的规律时,教师可以跟学生说:“我们刚才用了这么多种方法,现在我们发现(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随后给出一些“测量会产生误差”“从特殊到一般归纳不一定完全”和“眼见未必为实”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实验归纳的结果不一定靠谱”,所以只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实验归纳是不能肯定“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教师再告诉学生:“2000多年前,数学家欧几里德写了一套名为《几何原本》的书,在他的书中,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这个结论作了证明,从而保证了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现在我们可以相信它是对的。这个证明方法我们将会在初中阶段学习。”

三、课堂改进

数学证明能力的形成往往要经历许多年,需要从找到初步的感觉,到举例论证,再到一般的证明。我们主张在小学阶段开始让学生接触数学证明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吸收部编版教材采取的类似于少年帕斯卡首先使用的“推理论证”方法,帮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广泛阅读各种教材,扬长避短,我们进一步优化《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三种类型的三角形争论内角和大小(如图1)”的趣味情境作為导入,让学生作为“调解员”为它们解决争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明白为什么教材要求“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量一量

4人小组合作完成“量一量”“算一算”实验操作,由小组长向全班展示。教师及时点评,关注每个小组的结果,让学生阐述为什么选择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渗透“分类讨论”和“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周密、严谨、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思维,引发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都是180°。

教师预设学生可能测量结果不一,鼓励学生汇报自己测量的真实数据,及时讨论产生误差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出现误差是实验活动不可避免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拼一拼

“拼一拼”就是通过求“和角”是“平角”来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和角”是一个“数”,“平角”是一个“形”。我们安排了图2的操作来实现“量一量”与“拼一拼”之间的自然过渡,突出“拼一拼”的教育价值。

随后,教师引出问题“只有一个三角形,能否组成平角”,如图3。

(三)巧妙设疑,让学生真有思考

教师先通过实例让学生思考:“查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册,我发现1号同学数学及格,2号同学数学及格,3号同学数学及格,4号同学数学及格,5号同学数学及格,6号同学数学及格,7号同学数学及格,8号同学数学及格,我就得到全班所有同学数学成绩及格。事实证明我是错的,为什么老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呢?”学生明白了我们只能对我们测量过的对象下结论,“从特殊到一般”的“实验归纳”并不完全。因此,通过“量一量”“拼一拼”不能保证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图4,学生大多觉得∠AOB=180°,∠COD不等于180°,实际上,∠AOB=179.5°,∠COD=181°,以此让学生明白“平角”不是看出来的,也不是用工具测量出来的(测量工具有误差)。

学生感受到“眼见未必为实”,认为“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凑在一起,然后通过观察得到它是一个平角”这种方法是不可靠、不严谨的。

(四)推理论证

教师结合“帕斯卡的推理”,带领学生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过程如下。

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演示: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作一个与其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新组合,拼成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它的内角和是360°。学生交流、反馈,得到“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一个“一般”的三角形并证明它的内角和也是180°(如图5):任意一个锐角三角,作三角形的一条高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因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有两个直角拼在一起了,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2+∠3+∠4+∠5=180°×2=360°,∠4+∠5=90°+90°=180°,所以∠1+∠2+∠3=180°,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現在我们能说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了吗?为什么?我们只能说‘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还需要论证‘每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意识到数学论证需要经过全面、周密、严谨的思考,保证数学结论具有科学性。

(五)升华情感

教师向学生讲述少年帕斯卡的故事:“300多年前,法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叫帕斯卡,他在12岁的时候就发现这一规律,他还用‘推理的方法确保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以此激励学生刻苦钻研。

(六)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略)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情境让学生感悟到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不靠谱,适度吸收部编版教材的“证明法”,即少年帕斯卡的推理进行说理论证。我们称之为“实验法+证明法”。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核心目标不是培养演绎推理能力,少年帕斯卡的推理论证也许谈不上是“演绎推理”的证明,我们采用“实验法+证明法”进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合情推理、发现规律,符合课标要求的“启蒙理性精神和演绎推理意识”。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提升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效果的路径研究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高中地理教学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数学教学效率论”的后续研究与实践
2014.3新高考高二数学配送练习参考答案“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