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混合多元学习视域下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2018-04-22刘素稳周洁芳董雪童李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时间雨课堂

刘素稳 周洁芳 董雪童 李军

摘 要 问题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与雨课堂混合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微信平台,使学生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学习,化繁为简,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

关键词 问题导向 雨课堂 翻转课堂 时间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课程标准、大纲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基本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提问,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启发诱导学生,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其中,问题启发式教学,也称问题导向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 年由美國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在我国,孔子是“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主张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根据老师的议题提出新的扩展问题。 再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在思考过程中遇到坎,不能逾越时,教师在合适的时机和位置适当点拨。而后,学生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个断桥,且无法迈过时,教师再去恰当的位置点拨,从而使学生恍然大悟,柳暗花明。

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也有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建校十几年。在建校之初,就已经设计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室和实验室。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所有课程都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学校。每个教室有5个大桌子,5个学生围坐,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观察,给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则占少部分,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思路的设计是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分配任务——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集中会议——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在此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深层次的思考,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并可能转化为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2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雨课堂”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研发的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清华大学研发。它是通过MOOC 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使教师和学生既可以线上交流又可以线下互动,以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微信,建立了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的功能。通过“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将带有MOOC 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实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通过微信平台,使学生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学习,让手机变成“微课堂”,更易实现课堂翻转教学。 雨课堂是一项易用的教学工具,但工具总有其局限性,课堂对于学生有多大吸引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以较好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如何吸引学生,启发其学习兴趣,是否能利用包括雨课堂在内的工具更好地控制课堂节奏,与学生进行课前、课上、课后的互动。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增进课堂互动。

通常,学生在上一门新课或上第一次课时都有新奇感,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教师寄于希望。其真实的学习目的在于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程度不一的偏差,部分学生没有为学习做好准备,或是因为他们觉得某些课程和以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另外一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积极性。雨课堂使教学互动化云为雨,不仅表现在课堂气氛活跃,更使大部分学生跟上课程进度。将教学的重心成功地转移到学生自身上来,这不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更是教学的本源回归。

3雨课堂与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的联谊

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选择、提炼并转化成实践应用,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思考。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接受程度进行把握,对于工科难懂课程,理论的讲授很枯燥,教师自娱自乐的状况很容易出现。所以要在课堂组织、调动学生情绪上作文章,下功夫,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策略。食品《仪器分析》教学从案例出发,问题开始。基于雨课堂混合多元学习视域下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实践,将有效问题导向贯穿于整个雨课堂混合教学过程中,构建问题导向在混合学习中的学习框架,促进学习者完成知识同化——顺化——意义构建递进与循环,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构建知识意义的学习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发展能力,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科必修课程《仪器分析》第八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一节“分子吸收分析法”为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4基于雨课堂混合多元学习视域下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雨课堂混合多元学习视域下PBL教学实践,是尝试构建一种问题导向、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雨课堂混合多元教学框架。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忌将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进行简单叠加,只注重形式上的“混合”,而忽视内涵上的“融合”。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主要模块包含教学情境创设、导学测试、阶段总结、成果评价等四个维度。

(1)情境创设: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结构,与现实有关的真实情景。为学习者提供情境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导学。通过雨课堂的实时推送功能将问题推送到学生手机端,课上进行第一次会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思考、拟定和分配实际任务。

(2)导学测试:结合教学大纲和本章节教学情境,设置简单引导问题。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确立小组组长,分配任务,学生在各自的组别内进行独立的探索。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及问题导向搜寻和阅读资料,构建初步的解题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

(3)阶段总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设计层层递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每人发言,引发学习者进行深度思考,学习和借鉴,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创造即质性顺化。在进一步的基础上,老师通过观察每组学生,了解学习进度,针对共性问题,集中探讨,个别问题特殊解决,协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并进入第二次自由讨论,继续探讨问题,再次查阅资料,并深度阅读和剖析,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制定更精细的解题方案,并准备演示讨论的最终结果。

(4)成果评价:学生演示最终成果,可以是PPT、书写,演讲等形式并进行答辩。学生观摩,取长补短,并通过提问了解其他组别的解决方案,老师进行探究并给予评价。应用雨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自评与在线互评结合、个性化推送,使每个学生实时实地的学习。每个学生写好反思日志,每日得到反馈,包括口述反馈(课堂交流),书面反馈等。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态度,表现,团队精神等。教师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讲解,适时推送小视频、自己制作的课件视频等,以提高学生对本模块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5结束语

雨课堂作为一款优秀的课堂组织和管理信息化软件,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为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问题启发式教学与雨课堂混合模式的结合是一种以师生互动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整合性教学策略。在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合理要素的基础上,体现了构建知识体系的现实化和实用化,表达了对教学情境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的关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

基金项目:资助基金:2018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ZL201810)。

参考文献

[1] 薛继东.“问题导向”的大学课堂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S3):76-78.

[2] 潘鹤林,张辉,齐鸣斋,陈敏恒.化工原理(少学时)课程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5(01):47-51.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时间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时间消灭空间?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