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方向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2018-04-22郝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新时代习近平

郝帅

摘 要 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向。如何贯彻落实这新时代精神,就要把握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充分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新方向,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发展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正确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各领域实践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自信和丰富的素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高度,带领全国人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更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要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坚实地、更富成效地不断创新发展。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背景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基础,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和历史使命,这一思想理论成果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在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对我国国情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从思想渊源来看,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系列政治思想改革的继承和发展,是根据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与其与时俱进而又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它们的共同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前提,同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实现当前发展实际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

从时代背景来看,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抉择。从世情来看,我国日益走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各国文化互相交融冲突,从国情来看,当今时代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需要新的理论引领中国实现新的发展。

从现实基础来看,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共产党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现实基础和现实依据。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现实依据,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进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思想认识的实践活动,是人们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在不断反复的运动中求得真理的活动。马克思说过:“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环境要求我们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活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目前所要解决的新的历史课题,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目标和新使命,重点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价值的新方向。

2.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新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仁义礼仪新”的创新与延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教育对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对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坚持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尤其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在于要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

习近平提出的“愚公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相与中国梦精神相结合,用时代发展的眼光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的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与时代相结合,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精神气质创造理论基础。说明“愚公精神”、“红船精神”等并没有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弘扬和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

2.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新方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生态环境的恶化归结为资产阶级私有制盲目剥削和扩张从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的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类依靠自然界生存和发展,反过来,自然界也同样影响着人的生产生活。将马克思的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新问题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直接影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社会生产活动,更重要的是促使人民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再一次写进了十九大报告,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需要、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党的宗旨和使命所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人们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让人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2.3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新方向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对人的培养是全方面、全方位的,尤其是对“劳”的重新阐述,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更要树立人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意识。时代的发展在于实践,不能只做眼高手低的建设者。新时代阐述的对个人价值新方向的要求关乎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3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历史现象,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历史环境的发展伴随产生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必然与时代共同发展。新时代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现实有针对性的分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3.1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思想建筑,体现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思想理論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了一个民族思维、精神文明发展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正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核心地位,要加快健全学科体系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使各学科之间的学术研究和成果相互促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世界各国家间文化思潮、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精神的侵蚀。中国哲学科学体系的建设要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研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点。

3.2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展宣传新时代思想的途径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政治工作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应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用新时代的精神塑造群众思想,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范围。例如近日,某主播在公众平台上公然把南京大屠杀、东三省沦陷等民族惨痛记忆,作为调侃的笑料,她向公众所传达的错误思想观念极有可能引导一部分思想不成熟的观众,造成错误的示范作用。新媒体具有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缺少有效监督的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当今社会,图像传播和短视频传播吸引了大部分的人群,它们的来源更加贴近生活,可以说是群众生活的缩影。特别是一些违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内容会使人们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的影响或熏陶。

新媒体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代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分享的电子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工作融为一体,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互联网体制,坚决抵制落后和腐朽的文化,严格审查新媒体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传播的内容。

3.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借鉴吸取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教育事业的支持,需要创新的科学知识和优秀的人才,这是目前我们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要同社会实践发展相结合,是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渠道”,要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对公民的思想意识进行规范和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传播方式自建立以来就一直不断在探索和改革的道路中,理论教学法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传播方式,因为人的活动离不开理论和思想的指导,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意识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宣传、实践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一次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且要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保持一致,是时代发展主题的体现。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教育的传播方式,要在坚持理论教育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实践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管理制度等潜移默化地提高公众的精神文明境界,在树立公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同时,营造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

3.4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的实践需要借助时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来保证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前提,同时也需要激发人民投入到广泛的民族振兴与民族建设中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力量,提高人才的民族忧患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适合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准确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才能更好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富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2.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1.

[4]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5]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02).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9.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02).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新时代习近平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