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知研究
——以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为例

2018-04-22朴世英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设计模式滨江样点

王 敏 朴世英

0 引 言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不断压缩激发了人们对良好公共开放空间的渴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进入细致入微的观察阶段,生态主义观念初步形成并影响城市发展[1-2]。景观作为一个包含着人类审美理想沉淀的、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时空综合体,并非仅仅是一个自然或者人工的纯属客观的存在,而是人类通过心灵与情感选择和认识自然的结果[3]。生态感知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具有促进公众健康和幸福、增加人与自然联系的重要作用,是一种实现人与自然交融的景观审美体验新范式。反思过去的景观实践,不断出现要么过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的创意或构思,要么过于倾向于生态功能主义或生态经验主义的现象[4],景观“生态化”设计普遍缺乏人文目标体系。基于此,本文在归纳总结景观生态设计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并确定其主要景观空间表征因子与综合特征;之后遴选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特征的16个景观空间样点,应用问卷法进行滨江景观生态感知的公众偏好调研,旨在明晰显著影响公众生态感知的绿地景观空间特征,探讨不同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知倾向,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空间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提供一定“人本化”实证依据。

1 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

目前公认的生态设计定义为西姆·范·德(Sim Van der)等人在《生态设计》一书中提出的: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5]。在景观生态实践中可表现为生态过程优化与艺术性的协调、人居环境营造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协调、技术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协调等,最终为具有可持续性的人文生态系统营造服务。约翰·莱尔(John Lyle)的人文生态系统设计[6]思想体系和再生设计提供了12种途径,强调如何依托自然进行高效率的设计,如让自然做工、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背景、系统整合而非孤立、呼应需求的多功能性、技术上以适用为目的而不过分追求高科技、减量消耗、提供多方案解决途径、寻求不同问题的共同解决途径、储存(包括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管理被视为关键因素、环境形态引导功能流动、环境形态的营造成为标识过程的手段、可持续等[6]。分析约翰·莱尔的12种途径的模式特征,进一步结合西姆·范·德和考恩(Cowan)的生态原理框架,景观生态设计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以下设计特征与实现途径:第一,地方性,强调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重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第二,保护与节约,即提倡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鼓励营造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栖息环境;第三,“让自然做工”,强调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是依托于生态系统过程,承载生物多样性的设计;第四,“显露自然”,强调公开性与景观艺术性的结合,鼓励用更直白、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原本被认为“不可见”的自然过程凝练于景观设计之中,揭露人类活动带给自然的影响。这四种景观生态设计基本途径以人类与自然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平衡为出发点,体现出西方风景园林历史上的生态设计思想的4种倾向,分别为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7]。

图1 景观生态设计发展倾向的概念判读与设计特征Fig.1 conceptual interpreta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表1 生态设计模式的综合特征与景观空间表征因子Tab.1 the integrated features of ecological design mod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factors of landscape spaces

进一步的概念判读与设计特征分析可知(图1),四种景观生态设计倾向在拥有自身特征的同时,无法与其它几类严格区分开,如修复性设计同时有可能是依托于保护性设计方法。综合上述景观生态设计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本文提出如下四类基本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并确定其主要景观空间表征因子与综合特征,作为进一步展开绿地空间生态感知研究的重要基础(表1)。

模式一:地方传统型,包含彰显区域传统特色(如植物设计中运用乡土型植物)、适应场地生态过程、运用亲自然材料等设计特征。

模式二:保护节约型,包含资源保护、提倡减量消耗与高效利用、废弃或搁置的资源再利用、系统再生(主要指植物、昆虫、鸟类等再生环境营造)等设计特征。

模式三:生态循环型,特征为依托于生态系统功能,注重生态循环作用。包含自然物质循环利用(自然无废物,主要指水循环)、利用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基于边缘效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设计特征。

模式四:示景模拟型,包含显露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令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显露被隐藏而看不见的系统与过程、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8]、模拟或强化自然氛围(如局部模拟森林深处氛围、示意自然原生态氛围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中的后滩公园段与虹口滨江绿地段作为研究区域,遴选16个具有代表性生态特征的景观空间样点作为具体调研对象。后滩公园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区西端,占地约14.2 hm2,长1.7 km,原为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城。面对文脉延续、湿地修复、防洪等现实问题,设计建立了一整套水系统处理模式净化来自黄浦江的公园水体,并利用堤岸形成缓冲区构建生态防洪体系,同时运用创意设计营造“空中花园”广场、芦荻台、红绸带等景观环境;在狭窄的场地中利用乡土乔木与地形结合手法创造丰富的溪谷景观。虹口滨江绿地位于黄浦江的中心地带,与陆家嘴隔江相望,占地约 6.7 hm2,长0.8 km。面对场地缺乏活力、亲水性和可达性的现状,设计以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形成使用者体验为主导的城市滨江绿地环境,蜿蜒连接东部开放式高档写字楼区与西部国际客运站的“一滴水”玻璃建筑景观区,辅以植被群落,营造出一个“亲水、通透、美观”的滨江绿地景观。

表2 16个样点的生态感知强度排序及其景观空间生态设计模式特征Tab.2 the order of ecological perception intensity of 16 sample poi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design modes

2.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主要包括16个滨江绿地景观空间样点的照片采集与设计模式解析,以及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的16个样点的景观生态感知的公众偏好一手数据。调研过程中,首先依据表1完成16个典型景观空间样点的选取、现场照片采集及其生态设计模式分析;之后,依据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的综合特征,拟定判别梯度语句,用符号法标记,结合照片展示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样点的生态感知强弱排序,及其所包含的景观空间特征状况,包括直接询问、单个样点要素排序以及多个样点比较排序三个部分。问卷调查于2017年11月开展,共发放问卷97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调研对象包含规划设计相关人士48人,环境生态类专业人士5人,艺术类相关人士5人,其他普通民众34人;样本数据中女性约占2/3;年龄分布以20~29岁段人群最多,30~50岁人群有11人,0~19岁人群有6人。最后,研究通过关联景观生态设计模式与景观空间综合特征,分析16个景观空间样点的生态感知强度排序与景观生态设计模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明确显著影响公众感知的生态景观空间特征,探讨不同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知倾向。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感知强度排序与景观空间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分析

16个样点的景观生态设计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基本涵盖4类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的主要空间特征,其生态感知强度排序如表2所示。整体上比较,虹口滨江绿地的生态感知明显弱于后滩公园;后滩公园的景观空间具有更为显著的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并且运用的生态设计模式更加多样化;相比之下,虹口滨江绿地的生态设计以地方传统型为主,且景观空间特征模糊。分析结果显示,越是生态感知强度高的样点,越具有多样化的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并且其空间特征更容易被认知和认可;具有“尊重场地特征与乡土性”“运用亲自然材料”“运用边缘效应”“模拟自然氛围”等空间特征更有利于生态感知提升。

表3 16个样点的生态感知强度排序及其景观空间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强度赋值Tab.3 the order of ecological perception intensity of 16 sample poi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tensity assignment of ecological design modes

3.2 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知倾向

进一步对各样点的空间特征状况进行赋值,“非常符合”3分,“很符合”2分,“较符合”1分,“不符合”0分,“反向较符合”-1分,“反向符合”-2分,得到每一个景观空间样点的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强度值得分,即每个设计模式对应的条件语句得分的平均值(表3)。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感知强度高的空间样点,其模式特征强度平均水平较高(图2)。分别比较四种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对于公众生态感知强度的影响(图3),地方传统型与示景模拟型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地方传统型最为明显),随着景观空间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强度降低,生态感知强度随之呈现下降趋势;保护节约型与生态循环型设计对于生态感知强度的影响较弱。

4 结论与讨论

图2 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强度与生态感知强度的整体分析Fig.2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tensity and ecological perception intensity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modes

图3 四种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特征强度影响生态感知强度的比较分析Fig.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four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modes on ecological perception intensity

在归纳总结景观生态设计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四种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包括地方传统型、保护节约型、生态循环型和示景模拟型。笔者选取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16个具有代表性生态特征的景观空间样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对于公众生态感知的影响不同。其中“地方传统型”的公众感知最强,包含尊重设计场所、设计适应自然过程、运用亲自然材料等空间综合特征,建议可作为直接影响设计决策“人本化”的景观空间生态设计导则。实践表明,地方性明显的景观设计通常具有强烈的场所感表达能力。

其次为“示景模拟型”,包含显露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令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显露被隐藏看不见的生态系统和过程、模拟或强化自然氛围(如局部模拟森林深处氛围、示意自然原生态氛围等)等空间综合特征。该设计模式往往在一些结合生态教育性与大众艺术性的景观作品中凸显独特魅力。例如后滩公园作为重要的湿地生态教育景观,具有多个该类型的景观节点,极大提升了生态感知的整体强度。建议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中可以结合项目主题策划适当增加示景模拟型景观空间节点。

“保护节约型”与“生态循环型”设计模式的生态感知较弱,可能原因在于这两种设计模式的空间表征较为隐晦,例如减量消耗与高效利用、动植物栖息环境恢复再生、水循环等。但它们对于景观生态化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前者强调设计过程中对于资源、能源的保护与节约,倡导减量设计;后者强调设计紧密结合自然生态过程,如水、土壤、风、能量和种群等因素的流动与循环过程,追随“拥有深远形式的设计才具有永恒不朽的潜力”的设计思想,即便它在视觉上没有什么优点[6]。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提供我们的不只是实际感知层面的效果,缺乏生态功能的设计亦不能被称之为生态设计。

本研究提出的四种生态设计模式本质上均来源于西姆·范·德等人于20世纪末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大部分景观生态空间都是四种生态设计模式的不同组合结果。我们通常运用模式化的方式表达生态设计的类型,但联系的观点比模式化本身更为重要,因为由生态设计模式应用产生的物质空间结果最终会与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环境改造力量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提高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感知,借助公众力量促进景观保护与生态修复是本研究探索生态设计模式应用策略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设计模式滨江样点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三维协同设计模式下的航天项目管理实践与展望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